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独山玉的种类划分,独山玉的颜色品种―元实珠宝玉石学校
独山玉的颜色种类—元实珠宝学校独山玉的宝石学特征•独山玉因产于河南南阳东北的独山而得名。它是一种多矿物岩,即不是以某一种矿物为主要成分,而是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斜长石和黝帘石,还常含有铬云母以及透辉石、阳起石、黑云母,也会含有较少见的绿帘石、金红石、葡萄石、沸石、褐铁矿等等。独山玉的品种划分•独山玉最常见的构造是斑杂状构造和致密块状构造,也有条带状构造或条纹状构造的,偶尔还可见交错条纹构造和放射状构造。由于它的组成矿物比较复杂,这就使其具有了多种不同的色彩,如绿、白、红、黄、褐、紫、黑等等,而且常常各色互相斑驳相杂。根据颜色独山玉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绿独玉•绿独玉: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透明度自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近年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所以,这种“天蓝玉”是目前独玉收藏市场上最热门的投资品种,尤其是一种被称为“白天蓝”的绿独玉,白底见翠,半透明,在独玉中价格最高,是很多人收藏家投资的第一选择。自古以来“玉以绿为贵”,可能以后随着人们对独山玉认识的越来越高,纯绿色的“天蓝玉”的价格可能会高过“白天蓝”的价格。红独玉•红独玉: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因为含量较少,所以此种玉石也收藏者选择的上品之一。白独玉•白独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最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黄独玉•通常具有不同深浅的黄色、黄绿色、褐黄色或灰褐至暗褐色,其中常杂有白色或褐色的团块。团块与周围的颜色呈过渡关系。在矿物组成上,斜长石一般占70%左右,另含黝帘石和绿帘石25%至30%,以及少量的阳起石和榍石。其黄色可能主要来自绿帘石。根据颜色的差异又可再分为“黄玉种”和“褐玉种”。青独玉•一般呈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可以具有较大的块度,常呈块状或条带状产出,通常透明度很差,不透明或近于不透明,是独山玉中较常见的品种,也是品质相对最差的品种。收藏价值不大。•在物质组成上它与其他独山玉有着明显的差异,斜长石含量一般仅占20%左右,另含70%左右的普通辉石类矿物及5%的透辉石,黝帘石的含量通常不超过1%,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辉长岩。在独山玉中它以具有最高的折射率(1.67至1.7)和最大的比重(3至3.2)为特征。黑独玉•黑独玉: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除非是工艺特别好,否则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杂色独山玉•杂色独玉: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厘米的界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杂色独山玉非常适合做摆件,因此在选购杂色独玉时候,一定要注意其整体的设计、意境的表现、俏色的运用以及玉雕技术。只有设计别出心裁,意境深远,俏色运用生动,雕功精细的独玉才是收藏投资的首选。•上述分类中,除绿独玉及杂色独玉外,其它品种的主体颜色分布面积应占整个块体的90%以上。对于绿独玉,绿色部分浸染于白色独玉之中,当绿色部分面积超过20~30%时,即可称为绿独玉。除此之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均称之为杂色独玉。
本文标题:独山玉的种类划分,独山玉的颜色品种―元实珠宝玉石学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