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考政治总复习 48 走近国际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1.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2.点击考点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2.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说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行使主权是符合国际法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3.提示重点近三年高考考频较高的知识点依次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与联合国;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4.复习建议1.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基本道理,分析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中美因人民币汇率问题所引起的摩擦2.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说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行使主权是符合国际法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3.通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中国与东盟峰会,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说明各国基于国家利益的合作与博弈5.考点剖析一、国际社会的成员6.提示: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如台湾。7.注意:(1)理解联合国作用要与选修3的联合国的集体安全机制等内容相结合。(2)理解国际组织的作用必须把必修2与选修3相关叙述相结合。8.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提示: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但不能因此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9.10.问题探究1.辨析:“人权高于主权。”2.判断:下列事例分别是主权国家的哪项权利?①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②外交文件使用本国文字。()③泰国骚乱,我外交部派专机接回滞留泰国机场的中国游客。()④我国边防渔政船只前往南沙群岛驱走非法占据我南沙群岛的外国人。()11.3.辨析:我国一贯支持和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活动。4.欧盟、WTO、奥委会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5.简析:怎样理解“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国家利益。”12.自我校对:问题探究1.主权是国家所固有而非外界所赋予的,不从属于外来的意志,不受外来意志的干预;人权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作用,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公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而人权是主权的体现。13.2.判断:①独立权、②平等权、③管辖权、④自卫权3.①我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所做的各项努力,支持联合国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②对于联合国的活动我们是有原则地参与。对于少数西方大国企图通过联合国垄断和操纵国际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径经,对于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做法,我们不仅不参与、不支持,而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14.4.欧盟:政府、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WTO:政府间、全球性、专门性国际组织奥委会:全球性、专门性、非政府国际组织15.5.国家间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关系,因此,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所以只有不变的国家利益。16.一、知识归纳:全面深入认识“国家主权”正确理解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在国家构成要素中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点说明:从国家与地区的区别认识主权的重要性。地区一般也有人口、领土和政权组织,但它并不具有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主权,而主权国家都是具有国家主权的。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点,从中可以认识主权的重要性。17.从现实政治生活看,台湾一直以来图谋加入联合国,但最终未能得逞,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拥有独立的主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神圣的领土。从历史上的某些事实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地区扶植傀儡溥仪成立伪满洲国,但因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其主权未能得逞。18.从国家主权的特征及其表现上看,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因此说,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19.1.在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报中,美方就明确承诺:不寻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准备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终解决。然而,近30年来,美国依据其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已80多次对台售武,总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美方的行径()①一再违反承诺,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生命和灵魂——政治信用②侵犯中国的主权、干涉中国的内政,损害了中国的核心政治利益③无视国际关系准则,将自身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④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损害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20.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我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①不选。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美国的行为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②不选。③④正确且切题。答案:B21.二、纵连横比:把握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外交政策的内在联系(1)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①理解国家利益的地位,应从“最高”两字入手。第一,国家利益集中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需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兴衰和荣辱。第二,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第三,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就是要根据国家利益决定自己怎样做,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②理解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问题,应着重把握“准则”两个字的含义。第一,国家利益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准则。第二,国家利益是确定国家关系的准则。第三,国家利益是判断战略决策是非利害的准则。23.(3)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个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际关系产生相应的变化。(4)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根本利益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斗争,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实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24.2.(2010年安徽文综)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协调国家间利益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25.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我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①不选。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美国的行为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②不选。③④正确且切题。答案:B26.考向一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27.(2011年天津卷)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B.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中国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援助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体现了中国对主权国家权利的尊重,故C正确。A中促进“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说法错误。B夸大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材料没有说明中国帮助的对象只是邻国,D不选。【答案】C29.1.(2011年海南卷)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1年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博鳌亚洲论坛是()A.亚太经合组织主导的非政府组织B.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全球论坛C.世界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D.区域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30.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判断分析能力。博鳌亚洲论坛是非政府间的论坛,由此可排除A、C、D。答案:B31.考向二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32.(2010年江苏)2009年9月14日,就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表明,中国政府坚定地维护()A.国际政治新秩序B.我国的国家利益C.和平共处原则D.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33.【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知识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违背了WTO的有关规则,也侵害了我国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国坚定维护的只能是我国的国家利益,A、C、D均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34.2.(2010年浙江文综)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D.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35.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议题困难重重,各国主张观点差异在于国家利益的不同,维护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均错误。答案:B36.1.(2012年新课标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7.解析:本题考察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看不出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故排除②,④表述错误,由材料第一句,最后一句可知,①③正确。答案:B38.2.(2012年广东卷)在2011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9.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世贸组织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说法正确,权利是对称的,说法错误;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不能消除竞争和冲突;故①④不选;选②③。答案:C40.3.(2012年浙江卷)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总复习 48 走近国际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7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