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河北环境保护厅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河北省环科院2005.4.6一、现状评价•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质断面占50%以上;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劣Ⅴ类水质断面占40.6%;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淮河干流以Ⅳ类水体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质仍然较差;松花江水系以Ⅳ类水体为主;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以Ⅱ类水体为主。•按照综合污染指数比较,2003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二、规划技术路线基本思路•实现有限目标;•建立综合指标;•完善总量控制。有限目标的总量目标•包括总量目标与削减量两项目标;•目标初步值:废水总量保持稳定;COD、氨氮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5~10%;•测算依据: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明显提高,由40%提高到60~70%;工业污水预测与达标。•流域分配:利用基尼系数法分配到各流域和各省,各省再分配到地市。•指标考核:依靠环境统计与宏观测算,到各省有限目标有限的水质目标•“十一五”不要求5年内解决所有的水环境问题、水体都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而是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近年来水质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改善目标。•水质目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目标,跨省界水质目标,每个城市确定一个重点河段水质目标;部分流域水质较好,可确定水质保持目标。•确定依据:水源地保护目标由省级政府确定;省界断面水质由国家协调各省确定;城市河段水质目标由各城市确定,选择污染重、影响大的河段,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改善目标;水质保持目标由各省确定。•考核手段:省界断面、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由国家监控,各市重点河段由国控与市控相结合,总局审核并发布;•公众监督:每年发布一次水质考核情况。有限目标治理指标•治理指标有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等,反映流域与区域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基本处理水平。•确定范围:按国家、流域、各省层次提出目标;•确定依据:现有水平,水质改善需求,国家战略。年度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比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1999年33.4%2000年28.6%5.8%34.2%2001年18.5%18.5%36.5%2002年17.4%22.3%39.9%2003年16.6%25.8%42.1%《三部委请示文件提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编制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是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60%》)综合指标区域绩效指标•区域绩效指标:是指区域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单位GDPCOD(氨氮)排放量等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综合指标;•按流域,各省执行。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单位GDPCOD排放量等绩效指标,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提高30~50%,并逐步纳入政绩考核。综合指标行业绩效指标•区域行业排污水平,单位万元产值COD(氨氮)排放量。•比如造纸全国平均水平为116公斤/万元产值,其中东部地区69公斤/万元产值,中部地区222公斤/万元产值,西部地区241公斤/万元产值。•推荐实施,与达标配合。综合指标流域总量控制•从上而下的总量分配计划,衔接现有环境统计与管理体制;•在合理确定流域总量基数的基础上,制定总量目标,一方面衔接现有管理政策,一方面能对区域水污染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总量控制重点单元改善目标•要求各地市按照“质量、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确定重点河段控制单元的治理目标和项目投资计划,由总局组织方案审批后实施。总量控制三、规划任务1、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要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必须达到60%,从根本上遏制避免城市水环境的继续恶化。各级城镇要因地制宜协调好供水、用水、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缺水城镇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全国城镇要大力进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系统改造,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效率。采用“管网优先”的原则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十一五”期间,投产当年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不得低于设计能力的60%,投产三年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不得低于设计能力的75%。要综合采取金融、财政与行政手段,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经费,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全面规范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监管。“十一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建立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控网络系统,实现全国污水处理厂排污的实时、动态、全面的监督与管理。2、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业企业要实现全面稳定达标。3、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按照国家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范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饮用水源的水质控制标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立排污口,禁止开展水产养殖、水上游览等对水质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增排污口,关、停、改造对饮用水源有污染威胁的企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土地、植被等开发活动。•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受上游污染、降雨径流、农田退水等因素影响较大饮用水源,要建立相应的污染预警制度,形成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预警和水厂处理预警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安全预警体系。4、加强重点河段综合整治•集中解决跨界污染纠纷。省界的水质纠纷要根据国家流域规划确定的各省权利、责任与义务认真落实解决;区域内污染纠纷要根据省级政府批复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与上下游政府之间的协调治理方案予以妥善处理。必要的情况下,应启动相应的法律诉讼程序。•集中解决重点水域水污染。“十一五”期间,各地市级政府应把水污染治理作为本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采取截污导流、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水资源调配等多种手段,切实改善本地至少一条(一段)污染重、影响大的水域。四、规划方案与规划实施流域规划方案设计•规划目标在原有规划基础上调整,补充必要的规划目标与指标;•对区域排污量要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量确定削减量;•工业污染治理要明确重点、调整布局的方向,有条件的流域可提出具体的政策;•对治理项目进行调整、充实;加强项目技术审查,没有依据的项目坚决不再纳入规划;•有条件的流域,筛选单元制定控制单元治理方案规划实施与评估•2006年批复总体规划;•每年年底制定下一年度的实施计划;•凡是有国家配套资金的项目必须制定单元实施方案,并由总局组织审核后方可实施;•每年总局公布重点流域重点河段治理进展;•2008年进行06~07年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2010年进行总体评估。五、技术要点1、基尼系数评价法00.20.40.60.8100.20.40.60.81各流域水资源量累计比例COD污染负荷累计比例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反映平均水平,即单位水资源量承担的污染负荷,957(水利)494吨/万吨(环保)反映各流域单位水资源量承担的污染负荷顺序水环境压力最大的是海河、辽河、淮河、黄河基于水资源分布的环境基尼系数为0.32基于GDP的基尼系数:0.0600.20.40.60.8100.20.40.60.81GDP的水环境基尼系数是反映不同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排污公平性指标;七大流域单位GDP排污量分布非常平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流域内各省单位GDP排污量差异很大,最大可达4倍环保与水利两部门统计口径差异较大:266吨/万元GDP(水利)156吨/万元GDP(环保)各流域GDP累计比例COD污染负荷累计比例海河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珠江淮河基于人口的基尼系数:0.1900.20.40.60.8100.20.40.60.81人口的水环境基尼系数是反映不同流域基于人口分布的排污公平性指标;各流域人均排污量分布不平衡,污染重的流域人均排污量并不一定高。两部门指标差异较大:213吨/万人(水利)105吨/万人(环保)各流域人口累计比例COD污染负荷累计比例黄河淮河长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基尼系数:0.2700.20.40.60.8100.20.40.60.81水环境容量的基尼系数是反映不同流域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排污公平性指标;水环境压力最大的是海河(排放量超过容量8倍)、淮河、辽河、黄河各流域纳污能力累计比例COD污染负荷累计比例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辽河淮河海河2、区域总量分配方法时间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按照大纲要求,组织进行本辖区内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求在2005年4月底前完成规划初稿,上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5月-2005年6月,环境规划院组织专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初稿进行技术审核,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划草稿。•2005年7月-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按照审核意见,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要求在2005年8月底前完成规划修改稿,上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八、流域规划重点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两市共28个地市重点任务•1、水质目标•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重点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于桥水库、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岳城水库、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等);•跨省界断面水质改善,重点为豫鲁边界和冀鲁边界;跨省界污染控制,重点为漳卫南运河子流域•各地级市重点河流水质改善;•2、治理任务•实施造纸、化工、酿造等重点行业废水处理工程,提高流域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实施城镇排水管网改造完善工程,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城市重点河流综合治理,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3、监管措施•重点工业企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建立水环境保护的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机制;•建立重点河流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制度;•规划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本文标题: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河北环境保护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1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