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以高考真题为例,从高考阅卷谈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1从高考阅卷谈高三复习的有效性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吴师均2013年10月以2013年文综40(3)为例2一、高考评卷操作流程二、高考评分细则三、试题命题特点及得失四、考生答题的得与失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3一、高考评卷操作流程1、程序(1)小题组长集中学习试题和参考答案,拟定评分细则初稿,经学科组讨论并征得专家意见后确定评分细则。(2)召集题组评卷人员熟悉试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评分细则,然后进行试评。(3)汇集试评中发现的各种答案,进一步完善评分细则。(4)正评:标准统一,要点明确,分值固定,专家组和小题组长随时解决评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2、机制非选择题的每一道题目都必须经过二评,阅卷系统对每道题目设定分差,当二次评定所得到的分值恰好在所设定的分差之内,则该题所得的分值为二次评定所得分值的平均值。否则该题自动转给第三位阅卷教师,当第三位教师所给的分值与上两次阅评所给的分值之一在所设定的分差之内,阅卷系统自动采用这两个分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题的最终评定分值,另一位教师所给的分值无效,他参阅的该份试卷对其来说称为无效卷。如果第三位教师所给的分值与上两次评定的分值两两分差均超过设定分差,则该题又自动转给小题组长,由小题组长评阅,小题组长所给的分值作为该题最终得分。53、网上阅卷的弊端(1)重点轻句学生答题一定要抓牢关键词(2)重对轻错要求学生答题要保证观点正确(3)重条理轻泛谈学生答题一定要条理清晰(4)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学生答题一定要正确使用学科术语6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年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研究与试验放在经费支出(亿元)GDP(万亿元)20062566300321.620084490461631.420106654706240.22012-1024250.8二、高考评分细则7材料二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注:①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1分)00.511.522.532006200820102012每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氯)(千万吨)8(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11分)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经济建设重要消耗能源与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制约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经济建设为生态保护提供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参考答案』9该题总分11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原理表述,3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分)注:只写“对立统一”得1分;完整写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的给2分;写出两者对立性和统一性的再得1分。用其它原理如“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等答题均不给分。『评分细则』10第二部分(结合材料分析,8分):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关系结合材料展开分析:经济建设总要消耗能源和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制约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4分)。注:分号前后各2分。前者只要写出“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即得1分,准确结合材料答出消耗能源和资源,排放污染物等负面影响理由的再得1分;同理后者只要写“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的的1分,紧密结合材料答出“制约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财力物力”等影响机理的,再得1分。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经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注:本部分两句话,第一句分号前后各2分:前者只要写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即得1分;答出具体机理的再给1分。同理,后者只要答出“经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即得1分,写出具体机理,再给1分。第二句,属方法论启示,估计有较高的区分度,考虑到平衡分值及评卷的可操作性,采取“加分”方式赋分,最多加2分,加分后总得分不得超过11分。)另外,“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答题顺序可以调换,阅评时要看完全部答案后赋分,以免漏改、错改。12三、试题命题特点及得失1、设问直接,规定性强。知识范围确定(对立统一观点),主题内容明确(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答题指向清楚(阐明两者关系)。2、参考答案,层次分明。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组织答案,先原理后分析;结合材料,分别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阐述彼此关系。3、试题不难,但得分不高而区分度高。可能由于教材编写结构和教师教学的偏差,使得好大一部分考生在审题时出现误读,导致答题时没能紧扣题意而失分。13值得探讨问题:命题和教材如何衔接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本题所用的“对立统一”原理出自此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四、考生答题的得与失题号40.140.240.341.141.2自选7自选8模块经济经济哲学文化政治经济学法律满分8121110111010含零5.665.052.83.912.555.596.29得分率70.75%42.08%25.45%39.10%23.18%55.90%62.90%不含零6.15.763.184.392.955.627.21得分率76.25%48.00%28.91%43.90%26.82%56.20%72.10%1、政治主观题得分情况152、40(3)平均分2.8/3.2,各分值分布分值01234567891011占比(%)11.910.921.622.516.89.54.31.80.60.200高分占比较低,最高分9分,只有18份,8分以上只占不到1%,5——7分占16%多,4分以下占比82%,0分(多数是未答卷)占11.8%。163、各档卷概况(1)高分卷(7分以上)学生能准确把握题意,尤其能较好理解设问,抓住“对立统一”这一观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分析全面。能较好地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阐述得较为全面。173、各档卷概况(2)中档卷(4——6分)一是原理运用得当,但结合材料分析展开不充分,往往只有单向思考;二是运用多个原理答题(其中包含对立统一观点),每个原理都只是简单概括,不能做到全面论述;三是原理运用和结合材料分析都不全面。183、各档卷概况(3)低分卷(1——3分)一是原理表述不全;二是原理调用错误,普遍使用“主次矛盾关系”或者“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等矛盾观点答题;三是原理调用不准,运用“一分为二”、“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等矛盾观点答题的大有人在;四是结合材料分析不到位。194、失分的主要原因(1)原理调用错误这是本题平均分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本题要求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考生们却使用多种甚至全部矛盾观点答题。有的考生写得满满的,却因原理调用错误,只能得1——2分,非常可惜。(2)结合材料分析不全面本题要求分析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很多考生只写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而不能辩证全面地分析两者关系,导致严重失分。20(3)答题指向错误本题侧重从世界观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而有点考生过多从方法论的角度反复出现“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之类的答案。(4)答题轻重不分从本题答题要求及评分分值看,重点在于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分析,(8分),而许多考生在原理上写得很多,写了很多的矛盾观点,而在结合材料分析上却寥寥无几。4、失分的主要原因21(5)答题不规范有些答卷表述不当,口语化现象严重,不善于使用学科语言,表述不准确,不科学,反映出不少考生文科基础极其薄弱。有些答卷段落不分,层次不清,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无纲无目,答题缺乏层次性、条理性、简洁性和逻辑性。有些答卷内容太多,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以为多写点老师会多给点分,贪多求稳,事实上往往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4、失分的主要原因22(5)答题不规范有些答卷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的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针对性不强,得分不高。有些答卷字迹潦草,书写模糊,乱改滥涂,布局混乱。特别是有些考生,字体过小,有没有控制好行间距,密密麻麻,挤成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给阅卷带来很大难度。有些答卷答错位置。4、失分的主要原因23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1、要高度重视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高考复习不能被各种模拟试题误导,而是要反复研究并使用好历年高考真题,从中发掘所包含的各种有效信息,如题型、设问(知识范围、主题内容、答题指向)、考点、答题思路、答案组织等等。24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1、要高度重视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2、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我们高三老师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唯有这样学生做政治主观题就会有意识地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不至于出现答题不完整而导致较大失分。25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1、要高度重视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2、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3、要指导学生审清设问根据题意准确答题。教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答题思路和习惯,无需将试题分成这类那类的,弄得学生无从适从。审题一定要仔细,26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4、要训练学生答题规范而减少失分。(1)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2)在答案的编写上做到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3)在答案的内容的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4)要摒弃投机取巧心理。27五、对高三教学的启示1、要高度重视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2、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3、要指导学生审清设问根据题意准确答题。4、要训练学生答题规范而减少失分。5、强化理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政治素养28谢谢!!!29该题总分10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合并为4分第二部分有6分,三个要点:第一点,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分)1、只答“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或“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或“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给1分2、“民族凝聚力”可由“民族认同感”或“民族归属感”替代41(1)『评分细则』30第二点,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1、替代答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分)2、只答“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竞争”给1分3、“综合国力竞争”可由“国家实力”或“国际竞争力”替代4、“内容”可替代“因素”31第三点,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精神武器(2分)1、答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也给2分2、答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给2分3、答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武器”给1分4、只答“维护国家利益”或“重要精神武器”或“重要武器”给1分5、答“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或“能够防止文化渗透”或“维护文化安全”给1分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作为第二部分的替代答案。不超过6分。3
本文标题:以高考真题为例,从高考阅卷谈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2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