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地理2012 课件完全版
目录(一)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四章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第五章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第六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第七章世界能源贸易地理第八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第九章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第十章国际贸易运输地理目录二目录(二)分论*第一章超级大国----美国*第二章发达国家(一)----欧盟四国*第三章发达国家(二)----日本*第四章原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俄罗斯*第五章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印度*第六章新型工业化国家----韩国、巴西与新加坡目录一第七章农矿资源出口大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第八章非洲贸易地理第一章绪论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特点、性质: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联系,研究影响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诸因素的学科,研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活动关系,着重于研究国际商品流通与市场的地理分布的学科。二、《国际贸易地理》的学习目的研究世界商品生产规律和商品市场的变化,了解世界主要经贸区域的经贸特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分布与发展前景及各国各地区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市场特点、进出口商品结构,揭示各国各地区商品流通与贸易地区组合的原因及发展趋势,阐明世界范围内商品地区间流通分布的规律。返回目录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一、早期世界政治经济地理面貌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原始社会------不存在对外贸易奴隶社会------交易商品(奴隶,奢侈品)(古希腊,古罗马)封建社会------我国开辟“丝绸之路”地图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东方出口:香料、绸缎、珍珠、宝石。西方出口:毛织品、亚麻布、建筑材料、谷物等。二、“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的形成1497年,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1499年首次饶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成功“新航线的开发”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始航行,1506年哥伦布病死“新大陆的发现”1519年9月,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1522年9月,10名水手返回西班牙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一、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的隔绝、扩大了世界市场、把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二、新、旧大陆的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使世界贸易航线和贸易中心发生了改变。地理位置的影响10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它们是国际贸易的自然物质基础。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地理位置的影响111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世界上社会经济最繁荣、交往最密切、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几个区域,几乎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等三洲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的影响12濒临海洋或深居内陆,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内部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美国是地跨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国家”,便利发达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航运优势,使得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总额已超过其与欧洲的贸易总额。地理位置的影响132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多得力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中纬度、海陆交通便利,尤其是在江河入海口所形成的平坦地域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的集散地。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北纬31度),地处达令-墨累河冲积平原的澳大利亚悉尼(南纬32度),地处哈德逊出海口的美国纽约(北纬41度)。新加坡、巴拿马等国家,因位处沟通两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国际航线的要冲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依靠大量船舶过往、停靠及其供养补给、维修保养,使其成为周围地区与国家的物资转运点或集散中心,繁荣了该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地理位置的影响143地理位置的优劣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交易、运输成本国际贸易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占较大比重。海洋运输相对于陆路和航空等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的特点。港口城市以船舶装载大量货物运往国外港口城市。靠近国际航线的沿海城市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如汉堡、芝加哥、鹿特丹、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均是著名的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地理位置的影响154地理位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的优劣并非是经济贸易发达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技术的进步如互联网通讯和高速便捷的航空运输将削减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德国的法兰克福虽然地处大陆内地,但却是重要的重要的国际航空运输中心。气候条件的影响16气候条件是指一国或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天气状况。主要表现为地域性气候和季节性气候。地域性气候表现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等等,决定物产种类、出口品种、质量、数量等。季节性气候表现为季风性气候,对经济贸易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气候条件的影响171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和流向,制约着经贸活动。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作为人类衣食主要来源的棉花和粮食,主要产于温带地区。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谷物的主要出口国是位于温带中纬度范围的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气候条件的影响18咖啡、可可、油棕、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主要适宜种植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就成为这些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俄罗斯、加拿大由于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森林茂密,则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材及木制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气候条件的影响192贸易航路沿线的不同气候类型可以直接影响国际贸易运输的成本和效率。世界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带已经伸入寒冷的北极圈范围内,因而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处高纬度的港口,秋冬季节气温太低,洋面封冰,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无法运行,严重影响了沿岸国家的对外贸易。气候条件的影响20–3恶劣气候甚至对工业也将造成影响。–恶劣气候如飓风、洪水、强雷暴或雪灾将影响采油业、运输业和通讯业等等。–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使占美国全国大约四分之一石油产量的产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国内油价大涨,带动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进而带来工业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的上涨。气候条件的影响214气候条件对消费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反常性气候既可能造成贸易损失,也可能带来大量商机。例如2008年中国南方遭受大面积的雪灾,一些以往不需要的商品开始在南方地区走俏。法国冬暖夏凉,空调在这里向来没有市场。但随着近年来反常气候的频繁出现,空调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有调查显示,今年夏季以来,法国市场的空调销售量以两位数增长,订货量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成以上。自然资源的影响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土地、水、矿产、森林)和无形资源(阳光、风力、地热、潮汐)。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财富源泉。自然资源是目前国际贸易大宗交易的主要标的(矿产),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2自然资源的影响24矿产资源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质,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其消耗量与日俱增。矿产资源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换、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自然资源的影响2520世纪50年代,广大西亚地区还被列为世界最贫困地区之一,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亚成为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油极”。大量外汇财源滚滚而来,带动和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对外贸易突飞猛进,昔日的贫困地区,当今已跨入人均产值最高行列,成了世界上重要的资金、劳务和消费市场之一。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国家、居民、语言、法律、宗教、饮食、服饰、风俗等许多要素。人文地理环境33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语言、政治、宗教等人文环境带有明显地域特点,并对经济贸易有不同的影响人文环境的差异将带来生产成本差异化、产品差异化、需求差异化,从而奠定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流向人口、民族、语言的影响34人口对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较高的人口数量一方面创造了较高的产出,带来了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费较大的产出。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导致人口质量的下降。绝对数量的增加带来了粮食、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高教育水平的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新增人口集中在教育缺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规模和价格中占主导地位,导致世界人口集中度与国际贸易集中度成反比。世界人口最稠密的三大地区:1、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2、西欧和南欧:尤其是利物浦-汉堡-巴塞尔-巴黎这一四边形范围内3、北美洲的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域:包括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北极圈地带、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沙漠等地区,因自然条件恶劣,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烟稀少;自然条件较好的亚马逊河流域,赤道非洲,因开发难度大,人口也不多。世界上的种族与民族1、黄种人----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居民。2、黑种人----非洲的中部及南部,美洲3、白种人----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的巴基斯坦、印度、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4、棕色人---大洋州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岛上“绿色人种”,“蓝色人种”人口在1亿以上民族有7个人口、民族、语言的影响37民族之间长期的尖锐矛盾,将影响该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不同民族对颜色、图案、数字等有着不同的爱好和禁忌。–荷花在我国是纯洁的象征,颇受欢迎,而在日本传统上认为它是不吉祥的标志;菊花在中国和日本受到尊重,而意大利和拉美一些国家则认为它是“妖花”;传统基督教徒讨厌黄色,而中国、泰国等东方国家则喜欢黄色人口、民族、语言的影响38–不同民族对商品具有不同的好恶。如印度民族将牛视作圣物,而西方国家将狗看做朋友。阿拉伯民族则不吃猪肉。–我国某外贸公司向中东地区的客户出口一批北京冻鸭,合同规定必须按伊斯兰教的有关方法宰杀(直接割断血管),并需出具我国伊斯兰教协会的证明,以示守约。我国采取的是从口内进刀切断血管的钳杀法,被认为违背合同,招致退货索赔,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人口、民族、语言的影响39世界上语言种类众多,其中使用人数超过5000万的共13种,如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印度语、孟加拉语、日语、葡萄牙语、德语等。前6种为联合国官方用语。–英语是国际商业用语,国际贸易中许多术语、略语均来自英语,一些多民族国家,往往官方语言有两种以上(例如加拿大),存在着民族或地区的差异–出口商品的名称、商标和说明书文字的使用和翻译存在不同语言的差异政治401战争或和平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战争使交战国双方经济受到破坏,贸易中止。和平环境则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和石油进口国,不断加强对战略资源的控制,甚至不惜动用军事力量。如伊拉克战争。资源类国家的战略地位加强。石油价格上升提高了中东非洲拉美国家的话语权,也使这些地区成为争夺的焦点。政治2地缘政治影响国家战略,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地缘政治是指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国家或地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因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多少、资源配置、民族宗教等因素多考虑的政治制衡手段。国家之间由于错综复杂的战略关系和政治矛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联系和冲突,将对经济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41政治423一国政治制度及政局的稳定程度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从事国际经营的企业在其产品在打入某国市场时,往往认真甄别贸易对象国有关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稳定程度。–在同一个国家中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地理2012 课件完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8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