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二年级2012-201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评之文言文语句翻译
本次考试的三个句子翻译难度不大,有的句子还曾经反复训练过,但得分情况不好。第一句20个2分,10个1分,19个0分,没有得满分的,平均分1.2分;第二句8个3分,14个2分,18个1分,9个0分,平均分1.6分;第二句6个4分,8个3分,12个2分,16个1分,7个0分,平均分1.9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同学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还不是很清楚,没有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的技巧。本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做文言文语句翻译题”。(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点解析: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直接做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以勇气闻于诸侯。“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雅”的标准高考阅卷不作要求。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直译五字法留删换调补翻译下列句子: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翻译下列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顷襄王前诋毁屈原词类活用,形作动翻译下列句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定语后置句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省略宾语:之,他翻译下列句子: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应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也要删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句子省略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小结:1.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3分)参考答案: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所以简略地陈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书”“悉”“固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各1分】考生1:书不能够完全的理解,所以省略写的简陋。(0分)考生2:此书不能详细表达我的意思,所以粗略固陋了一点。(1分)考生3:这封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意,所以略略地陈述我心中的卑微的事。(2分)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分)参考答案: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所以”“极”“信”各1分】考生1:然而游玩观赏,驰骋着胸怀,一定能看到和听到其中的快乐,相信可以很快乐吧。(0分)考生2:于是纵目游览,驰骋胸怀,足够用来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是快乐啊。(2分)考生3:用来纵目游赏驰骋胸怀的景物,足够用来极尽耳目的娱乐了,实在是快乐啊。(3分)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4分)参考答案: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西”(名词作状语)“逾”“宴”(名词作动词)各1分,“栖于厅”(介宾结构后置)1分)】考生1:在东西两面有狗在吠叫,客人来了就到厅中设下宴席,将鸡围在大厅的前面。(0分)考生2:东边的狗向西叫唤,客人需要穿过客厅去厨房吃饭,在客厅休息。(2分)考生4:东面的狗对西边叫,客人从厨房穿过到客厅吃饭,鸡在大厅里休息。(4分)考生3:东面的狗向西面叫,客人来来往往地摆宴吃饭,鸡在大堂里栖息。(3分)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陈宠经常批评这种现象,(他自己)独自努力专心于工作事务,多次向司徒鲍昱陈说当前社会上应解决的问题。(“非”,意动用法,“便宜”之意需根据文意推断,确认“之”指代内容是难点。)1.留: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年号、官爵名、谥号)、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专有名词,都可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对译,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2.删: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3.换: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4.调: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5.补: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等,在翻译时,需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唯有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得完整、通畅、达意。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2012-201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评之文言文语句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1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