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煤城大街)1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煤城大街道路位于辽源市中部,为新建道路工程,本工程道路自然地貌为丘陵地势,纵横断面起伏较大,较为复杂,沿线途经草地及密集建筑物。1.2、工程规模及设计主要内容煤城大街道路北起一环路北段,南至既有铁路,道路全长1367.733米。根据规划煤城大街道路横断面为单幅路形式,道路红线宽度32米。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35052.7平方米;人行道铺装面积:7648.71平方米;立缘石:2675.87米;平缘石:2573.36米d500雨水连接管:166.5米;d300雨水连接管:434米;雨水管线:1531米.1.2.1、道路工程设计①现状踏查,公用管线调查;②道路结构设计;③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④路基、路面设计;⑤交通组织及设施设计⑥绿化工程设计;⑦照明工程设计⑧文本编写,预算编制。1.2.2、排水工程设计①雨水管线水利计算;②排水支线分布③检查井及管道基础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2.1、规划及技术规范依据1、辽源市公用事业局《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委托书》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7、预算依据《吉林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JLJD-SZ-20098、道路中心线根据辽源市公用事业局提供的道路中心坐标确定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1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建质[2004]16号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17、《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第218号)2004年18、长春市海威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一环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hwsz-kc-2011-05)19、吉林省天威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关于《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意见》(审查编号twst-2011-029)20、本工程坐标采用辽源市统一坐标、高程系统。以及其它有关的地方性规范和标准。设计基础资料:1、辽源市地形图(1:1000);2、道路纵、横断地面高程测量数据;3、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煤城大街)2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2.3、技术标准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见设计规范要求值与煤城大街设计采用值对照表序号项目设计规范值设计采用值1道路分类、等级城市次干路Ⅱ级同规范要求2设计车速30-4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3车道数双向6车道4路面荷载标准Bzz-100同规范要求5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同规范要求7停车视距30米同规范要求8最大纵坡6%5.5%9最小纵坡0.3%0.311%10最小坡长85110米11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150520米12一般凸形最小半径4001500米13一般凹形最小半径4001500米14竖曲线最小长度35米49.67米2.3.2、雨水工程技术标准:雨水设计流量计算Q=qψf暴雨强度公式:q=937.7×(1+0.7LgP)/T0.6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ec)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设计重现期p=1年;地面集水时间t=12min;设计综合径流系数ψ=0.5。3、设计原则及要点1、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2、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体制。3、注意道路施工和运营中的环境保护。4、工程地质4.1、工程地质概述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东经124度46分至125度50分,北纬42度8分至43度13分,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区。近代地震最大震级为5级。4.2、地层岩性概述根据现场勘察,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6层,具体如下:第①层填土:近现代人工堆积,杂色,以粘性土为主,含有砾砂、砖石、垃圾等杂物,湿,松散,均匀性差。沿线普遍分布。层厚0.3~0.5米,层底标高300.36~313.49米。第②层粉质粘土:第四纪沉积层,黄褐色、褐色,可塑状态,湿,含砂石,含氧化铁。稍有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沿线分布有限,仅在部分钻孔中出现。层厚为3.70~4.70米,层底标高为304.47~306.54米。第③层粗砾砂:第四纪沉积层,杂色,湿,松散状态,该层以碎石为主,空隙以粘性土、砂石填充,含泥量较大,级配不均匀,母岩成分复杂,最大粒径dmax=8~10cm。沿线分布有限,仅在部分钻孔中出现。层厚为1.60~3.00米,层顶标高为298.76~311.29米。第④层强风化花岗岩:黄色,呈全风化程度,主要为泥钙质胶结,成岩较差,碎裂状~层块状结构,极破碎,为硬质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干钻不易钻进,岩芯钻易钻进,钻进速度一般,岩芯采取率低,浸水后极易软化、崩解,手可捏碎,呈散砂状。风化界限不明显,标贯击数及单轴抗压强度离散性较大,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未钻穿,最大揭露深度3.00米,层顶标高298.76~311.29米。4.3、区域气候条件该地质区域属欧亚大陆东部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历史最高气温39.2℃,最低-34.6℃。年平均降水量644.7㎜,历史最大降水量1008.1㎜,最小量406.60㎜,降水量集中在6到9月份,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历年来最大冻结深度为1.60米。4.4、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4.4.1、场地抗震设防参数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辽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s。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煤城大街)34.4.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可判定粉质粘土、砾砂层为中软土,全风化花岗岩层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4.5、地基土(岩)承载力确定地基土(岩)承载力特征值层号岩土名称承载力容许值fao(kPa)试验值经验值建议值①填土——————②粉质粘土160140140③碎石300280280④强风化花岗岩3503503504.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⑴孔隙潜水:地下水位第四系潜水,微承压,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下径流互补。受季节性降水影响,水位埋深有一定的波动。水质无侵蚀性。⑵渗透系数的确定:本渗透系数K按地区经验提出。地下水属于第四纪孔隙潜水,微承压性:①层填土渗透性主要由人工土的成份及密实性控制,变化较大;②、③⑤层粘性土层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较小,约为8×10-6cm/s,④粗砾砂为强透水层,渗透系数较大,约为4×10-2cm/s;⑥层岩层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不大。⑶工程勘察期间为丰水期,2011年2月初见水位3.00~5.00米,稳定水位为2.80~3.50米,稳定水位标高为297.66~310.79米。根据本公司相关工程资料及地区经验,拟建工程沿线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为弱腐蚀性,地表水其腐蚀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5、工程现状5.1道路现状新建道路(0+000~0+740)段有既有路,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既有路路宽较窄、仅6米宽,现状交通拥挤,路面多有裂缝,新建道路沿线自然地势纵横起伏较大,道路沿线以山坡、草地为主,两侧建筑物较为密集。5.2管线现状道路沿线无既有管线。6、设计概要6.1、道路部分6.1.1、平面线位设计本工程起点、终点坐标由业主提供。煤城大街起点桩号为0+000,坐标为X=754102.298,Y=428572.708;设计终点桩号1+367.733,终点坐标为X=752739.703,Y=428479.7,道路总长度1367.733米。6.1.2、道路横断面设计煤城大街道路红线宽度为32米。规划横断面为单幅路形式。其中机非混行车道宽为26米,人行道宽为3.0×2米。道路横坡设计,根据规范要求,机非混行车道设计横向坡度为1.5%,直线单面坡,坡度方向由内向外;人行横道坡度为2.0%单面坡,坡度方向由外向内。6.1.3、道路纵断面设计煤城大街道路施工图设计是在充分保证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地形及相交道路标高、排水标高以及两侧用地高程进行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0.311%;最大纵坡5.5%,最小坡长110米,最大坡长590米,竖曲线半径为1500-3500m。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满足了排水和两侧用地的标高要求。煤城大街道路纵断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设计标高。6.1.4、路基设计要求(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执行。路面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小于95%。(2)、基层压实度度要求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执行。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5%,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3%。(3)、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执行。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达到下表要求,表中深度范围均为路槽底算起向下方向深度。填挖类型深度范围压实度(%)填方0~80cm9080~150cm90150cm87挖方0~30cm90注:人行道土基压实度≥93%。6.1.5、路面结构设计设计标准:路面临界状态下设计年限为15年。计算方法:采用《路面分析与设计系统》PADS软件。辽源市2011年市区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煤城大街)4荷载标准: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计算方法:以弯沉、拉应力为设计标准的路面结构计算方法。设计弯沉值:27.2(1/100mm)土基回弹模量:35Mpa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5.3(0.01mm)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8.9(0.01mm)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34.6(0.01mm)第4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90.7(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331.5(0.01mm)1、机非混行车道路面结构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PC-3乳化沥青粘层油0.5L/m2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PC-2乳化沥青透层油1.2L/m2(撒钉子石,0.3m3/100m2)20cm二灰碎石(6:14:80)20cm二灰碎石(6:14:80)土基碾压总厚度52cm2、人行道路面结构8.0cm彩色方砖3.0cm水泥砂浆(1:3)15.0cm水泥稳定碎石(4%水泥)土基碾压总厚26cm6.1.6、缘石设计6.1.6.1、立缘石设计立缘石外露20cm,靠近道路一侧上角2cm抹角。材料采用锯切石材(花岗岩)。立缘石规格:40x15x49.5cm。6.1.6.2、平缘石设计平缘石设置在人行道外侧,材料采用锯切石材(花岗岩),平缘石规格:25x10x49.5cm。6.1.7、边沟设计本工程设计三段边沟,分别为边沟一、二、三线,边沟一线位于道路东侧人行道边缘,起点桩号0+500,坐标为X=753602.
本文标题:煤城大街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