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作业疗法科闫晓梅一、Bobath疗法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Bobath(神经生理学家)共同创立用于评价和治疗脑瘫和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B.Bobath于1970年出版:≪成人偏瘫的评价与治疗≫,1990年第三版Bobath疗法,又称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therapy,NDT)Bobath疗法:20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Bobath对偏瘫本质的认识:①肌张力异常②姿势控制能力丧失③运动协调性异常④功能活动异常屈肌联带运动肩胛骨:上抬、后撤肩jt:屈曲、外展、外旋肘jt:屈曲前臂:旋后腕jt:掌曲手指:屈曲伸肌联带运动肩胛骨:前突肩jt:伸展、内收、内旋肘jt:伸展前臂:旋前腕jt:背伸手指:伸展偏瘫患者典型的痉挛模式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上肢(屈曲模式):肩胛带:下沉、后撤肩jt:内收、内旋肘jt:屈曲前臂:旋前腕jt:掌屈、尺偏手指:拇指内收、四指屈曲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目标:①采用抑制技术减少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不对称性姿势和联带运动②采用易化技术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间正常的运动模式③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代偿及适应性辅助具或设备的使用二、Bobath评价法1.评价目的:确定异常肌张力是否存在及其分布确定有无异常运动模式寻找运动反应障碍点分析患者完成功能性运动能力水平2.评价方法:随意运动模式质量平衡反应上肢保护性伸展和支撑三、Bobath治疗技术1.控制关键点(Keypointsofcontrol)手法: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肌张力和运动质量的方法近端控制点:胸廓、骨盆、肩jt远端控制点:手(腕、拇指)、足作用:①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②减轻或消除异常的肌张力和运动模式③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④促使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方法:☞节奏要缓慢:使患者有时间去理解运动、做出反应☞强、有力的手法:缓解痉挛☞轻柔的手法:引导患者以正常的模式进行运动,体会运动感觉,诱发主动反应2.抑制技术: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被动体位——反射抑制性姿势:静止性姿势(reflexinhibitingpostures,RIP)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易化与抑制(reflexinhibitingmovementpatterns)反射抑制模式(reflexinhibitingpatterns)目的:抑制异常的肌张力抑制上肢、躯干屈肌痉挛方法:颈与躯干伸展肩jt外展、外旋,肘jt伸展前臂旋后腕jt背屈、拇指外展作用与方法:①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如脊柱侧弯、患侧躯干短缩一手置于胸骨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双手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矫正后令患者维持正常姿势反复训练②抑制痉挛a.患侧负重(weightbearing)使肌张力正常化提供本体感觉输入,增加患者对患侧部分的感觉降低恐惧心理b.前臂快速擦刷从肘jt伸肌群开始快速滑向指尖c.拇指的控制d.躯干旋转上下肢肌张力正常化易化正常的运动上身和下身扭转:e.肩向前伸抑制上肢屈肌联带运动促进肩胛带的运动f.正确坐位躯干伸直髋、膝、踝jt均保持90°V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肢置于前方桌面③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肩胛骨下降、后撤→上提、向前前臂旋前→旋后、重心左右转移④自主抑制训练通过患者学习并掌握一些动作要领,用自我训练的方法达到抑制联合反应、痉挛等障碍的过程3.易化技术:运用各种手法或通过运动帮助患者诱发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应及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作用与方法:①诱发弛缓肌的等长、等张性收缩☞建立肩胛骨与肩肱jt的正常对线关系☞在进行肩肱jt负重时,叩打刺激三角肌、冈上肌肌腹☞增强jt周围肌肉的收缩力②易化正常的姿势反应诱发平衡反应:坐位→膝手位→跪位→立位③易化正常的运动模式反射抑制运动模式:易化与抑制(reflexinhibitingmovementpatterns)自发的自主运动(activeautomaticmovement)随意运动(voluntarymovement)④自主易化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反复练习(病房、家中)☞强化、提高正常的运动模式双手交叉技术床上搭桥训练4.注意事项:☞哪些部位的肌张力应该↓、↑?☞↑哪些部位的稳定性?☞抑制姿势模式或运动反应、易化姿势反应或运动模式?☞精细动作的种类、顺序、方法?☞全面评价→同时或交替进行抑制、易化技术如:弛缓期(刺激、易化)痉挛期(抑制、易化)四、康复训练规律:减少辅助被动辅助主辅助主动主动运动主动运动运动动运动运动(姿势控制)(随意运动)(辅助量大)(辅助量小)输入正确禁止过力运动模式运动五、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1.评价与治疗的一致性2.治疗中应避免采用可能增加患侧肌张力或异常反应的运动和活动3.治疗应以建立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为目标4.患侧身体参与治疗活动5.正确选择治疗手法6.训练时要使患者精力集中六、Bobath疗法的特点抑制痉挛诱发平衡反应进行主动关节运动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七、Bobath疗法的应用Bobath认为偏瘫患者恢复阶段分为三期:弛缓期(initialflaccidstage)痉挛期(stageofspasticity)相对恢复期(stageofrelativerecovery)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恢复阶段主要问题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弛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性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预防jt挛缩、畸形的出现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良肢位的保持床上体位转移训练jt被动运动患侧肢体主动运动痉挛期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jt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jt被动运动肌肉持续牵拉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矫正异常姿势相对恢复期痉挛逐渐减轻jt出现分离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平衡性基本接近正常加强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加强身体耐力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加强步行能力双侧肢体协调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运动速度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步行训练(一)弛缓期☞良肢位的摆放☞患侧肩胛带活动度训练☞翻身、起坐训练☞患侧上、下肢负重训练☞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良肢位的摆放:患侧肩胛带活动度训练:翻身、起坐训练:患侧上、下肢负重训练: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二)痉挛期☞坐位、站起训练☞上肢控制训练☞肘jt选择性控制训练☞步行训练坐位、站起训练:上肢控制训练:肘jt选择性控制训练:(三)相对恢复期☞上肢分离运动训练☞上肢协调性训练☞坐、立位平衡训练☞各种ADL训练☞改善步态训练上肢分离运动训练上肢协调性训练:坐、立位平衡训练:各种ADL训练:
本文标题: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5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