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十章第二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纲展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名师解读]1.识记: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2.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2)实例:株洲沿铁路发展;筑波沿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表现实例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变化嘉兴的城市形态随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沿京杭运河的城市因淤塞,海运发展和建成而发展缓慢,保持的空间形态沿河伸展交通干线发展轴聚落空间形态水路陆路运河京沪铁路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二、对商业网点分布和商业中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区域山区平原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分布大小公路单一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以为原则。(2)表现: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或。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和,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2)集镇:在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或。衰落便捷的交通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布局交通要道繁荣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河流具有运输功能,故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汇合处河口处过河点位置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江西赣州宜宾、重庆、武汉上海、广州伦敦、金边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试题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2015·高考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解析试题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第(1)题,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逐渐完善。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试题1.(2015·高考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回答问题。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注意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线、网等角度分析。比较1905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很大,出现了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增多,交通运输网越来越密集。由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古驿站已成遗址,说明古驿站衰落;读图可知,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祟礼等)等级提升。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试题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014·高考天津卷)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B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图中所建为大型商城,大型商城占地广,应布局在地价较低的郊区,商城“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以此吸引大城市的顾客,但是最有利的是吸引两大城市的顾客。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2.(2015·高考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的有利变化。(2)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试题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考题印证2方法规律3对点训练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第(1)题,图中显示该铁路把港口与内地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对港口来说,可以扩大腹地范围,增加货物集散量。第(2)题,图中甲段线路平直,海拔小于200m;乙线路弯曲较多,穿越多条等高线且地势起伏大;故可从地势起伏角度分析线路平直度,继而分析车速差异。(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堂笔记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上页下页考点一考点二课时跟踪检测本课内容结束
本文标题:第十章第二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2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