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经济研究所问题提出发展背景:(1)我国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2)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专题结构一、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比较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着力点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比较(一)城镇化的内涵和动力1、城镇化的内涵指由传统(封闭)农村社会形态逐渐向现代(开放)城镇社会形态转移的过程。第一,人口城镇化——生存手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城镇化。第二,景观城镇化第三,功能城镇化——城镇的多种中心功能。2、城镇化本质——人、社会的现代化3、城镇化的动力(1)现代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①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②现代农业第一,现代农业是城镇化的基础10%→80%第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四大贡献”。(2)政府的政策取向影响城镇化第一,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放松户籍限制。(3)农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推拉理论”。(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小城镇,大战略——城镇化战略——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比较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目的(核心土地的城镇化、规模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公平共享)政策取向偏向城市政策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发展方式外延扩张、不可持续(土地、资本的高消耗)内涵发展、可持续(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推进力量政府为主要力量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改革推动)城镇布局城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两横三纵)文化传承过分重视城市景观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2、我省城镇规划布局和思路(1)全省城镇布局“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的城镇群。以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三条走廊。(2)我省城镇化思路——建好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做美城市:一是环境好;二是品位高;三是管理细。——做强县城:一是吸引力强;二是辐射力强;三是功能完善。43个重点县城。——做大集镇。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做好社区:服务周到、便利生活、居民满意。(三)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1、“要劳不要人”,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导致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制约: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2、“要地不要人”,过度依赖土地红利2002-2012年城镇用地年均增长5.8%,比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快2.2个百分点。——制约:18亿亩红线。3、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1)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资源过于集中大中城市。2000-2012年,北京流动人口年均增长43万、上海53万、广州43万、深圳56万。(2)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3)土地管理制度。国有、集体(4)社会保障制度。分割(5)财税金融制度。分税4、城镇化规模巨大,农民进城成本高(1)城镇化规模巨大2.6亿;3亿。(2)农民进城成本高——农民进城的居住、生活成本高。——政府提供的福利成本高。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着力点(一)制定规划,实现科学发展(二)聚集要素,实现集约发展(三)发展现代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企业家是关键。(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人的城镇化(五)城镇建设管理创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1、财税金融创新。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公私合作伙伴模式。2、完善设市标准,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有序改市。3、对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市县分制”。4、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处理好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速度和质量相协调。发达国家城市化时间(二)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造城者→城市管理者。(三)处理好统一规划与突出特色的关系1、统一规划以各地特色为基础。2、结合上级规划发挥自身特色。几个国家城市化路径(四)处理好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1、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择优发展。陕西经验。(五)处理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1、统筹城镇与新农村建设2、城镇反哺农村、农业。——支持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激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小结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为什么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经济日报2013.12.15《赵正永省长在全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陕政通报,第119期《新型城镇化规划》
本文标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1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