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滨江花园社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滨江花园社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4月19日全市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现场动员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按照关办〔2011〕3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特点、新定位,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新路子,努力把社区建成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平台特制订试点工作方案。一、社区基本情况滨江花园社区基本情况:概况:滨江花园社区于2000年3月由原晓街居委会和栅栏门居委会合并而成,20个小组,总户数1465户,总人口5732人,其中外来人口525人,党员98人,特困家庭47户、人数105人。空巢老人数达15人。育龄妇女524人。滨江花园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历年来十分重视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济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处,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绝不放过细小矛盾纠纷的调处,连续11年来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京市和谐社区、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京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南京市青年文明社区、南京市科普大学、南京市“六好”社区关工委、下关区禁毒工作先进单位、下关区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下关区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二、试点目标总体目标:以建立与“创新管理”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社区党委牵头,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培育社区化组织,拓展社区化服务领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具体目标: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六项体系建设”;①以高效顺畅为目标的网络管理体系;②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建设服务体系;③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④以预警防范为先导的维稳防控系统;⑤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⑥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三、试点重点工作1、完善社区平台:本着“方便群众、便于服务”的原则,建设好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滨江花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设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人员全部公示上墙,实行一站式受理,高效、快捷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2、健全社区组织:①党组织:党总支书记由邱银珠担任,副书记:任翠华,委员:宣金芳、许明芳、逯甲海。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对离退休党员实行“直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管”,对流动党员实行“共管”。发挥无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②社区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邱银珠担任,副主任:黄杰社区委员:陈中建、许明芳、顾巧红。进一步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着力发挥好自治组织的“四大职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搞好社区的卫生、物业、计生、流动人口和治安管理等。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调解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群众间的矛盾,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开展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履行社区服务的职责进行监督,实行居务公开、评议社区干部等制度,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权。③综治办公室:a).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组织机制。大力加强社区综治办建设,按照“112211”要求配备综治办公室人员,综治办主任由邱银珠担任,成员有:许明芳、任翠华、韩恒俊、田慧、顾巧红、钟剑。整合、配备社区综治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其统揽社区维稳工作的重要作用。b).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阵地。建立集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防邪反邪、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宣传、群防群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综治警务室,组织开展社区的各项综治基础工作,切实筑牢“长安滨江”建设的根基。c).进一步强化社区综治组织功能。及时收集掌握各类社会信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抓好重点特殊人群教育管理、外来人员的服务管理等;组织开展治安、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落实源头管控措施;组织巡逻防范工作,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大力开展“平安社区、无邪教社区、无毒社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确保社区居民安居乐业。④共青团:书记:黄春梅,主要职责:a).主持团委全面工作,负责召开常委会议、委员会议(扩大)及主要工作会议,传达街道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指示精神,及时向社区支部和上级团委汇报并请示工作。b).主持制定团委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c).组织好团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社区共青团工作的规律、特点,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团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d).抓好团委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搞好班子的团结,关心班子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e).负责协调好与社区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社区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加强与各兄弟社区团委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吸取和借鉴好的工作经验。f).负责团委各项经费的审批和使用。g).负责审阅批示上级各类文件,签发团委文件和其他规章制度。h).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⑤妇联:妇女主任:胡红果,主要职责:a).积极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教育社区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b).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反映妇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妇女参与社区事务决策。c).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d).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如实申报生育指标,填报人口出生,及时动员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监测。e).负责做好本社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⑥综治巡逻队:队长:顾巧红,成员:刘殿清、王秀英、黄世华、刘玉霞、卓莉萍、吴来喜。主要任务:a).收集治安信息。对辖区内的不安定因素、安全隐患、违法线索、社情民意等信息进行排查、采集、上报。b).参与安全防范。参加巡逻,协助民警设卡盘查,协助安全检查及治安重点难点整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安全防范常识,参与宣传方针政策、通报治安动态,指导群众自防。c).调解矛盾纠纷。结合日常工作与生活,主动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并积极调处。重大矛盾纠纷一经发现在第一时间上报,并积极协助调解处置。d).协管外来人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其中的重点人员力求做到信息灵、情况明。3、开展社区服务: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法治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计生卫生服务站,积极抓好社区救助、就业、卫生、养老、计生、文化、体育、教育、法治等民生服务保障。同时建立两支志愿者队伍,分别为治安志愿者服务队,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其中治安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人员达到109人以上,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人员达到216人以上。4、强化社区管理:①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基础,以综治维稳组织为中坚、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以原联组责任区为单元格。大力整合资源,将网格内的党代表、村民代表、治安信息员、党员等明确为网格协管员,确保每个社区小组均有一至二人,进一步健全扩大网格服务管理队伍。社区党组织书记对社区服务管理负总责,联组长是责任网格的第一责任人,网格内的协管队员负有协管责任。要通过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更好地把社区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一并开展起来,切实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效能。②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突出“人”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的实有居住人口、重点人头(社区服刑、两劳释放安置帮教、吸贩毒、邪教人员、精神病人、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员(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点户头(信访人员)、外来人员全部纳入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突出“事”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的各类不稳定事端、不安全隐患、不和谐因素,发生的各类事件,全部摸排纳入到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服务管理做到“耳聪目明”,处置反应快速、及时,确保不发生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突出“物”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由政府、社会投入的公共服务设施、物件全部纳入信息平台,既注重加强日常管护,又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突出“财”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年度的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支出、资产余额、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收益分配等经济事项纳入信息平台,做到及时掌握、按月更新。突出“组织”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互助、志愿、慈善等各类社会组织纳入信息平台,更好地组织社区内的服务、救助等工作,满足社区群众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保证平台信息的新鲜、完整,建立常态的维护管理机制。③加强社区“三防”管控:利用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措施,提升社区维稳防控系统水准。“人防”是建立社区综治巡逻服务队,并确保正常运行发挥作用;“物防”是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开始,一直延伸到社区内的各单位、居民住户。对一楼及重点部位加装防盗门窗;而“技防”则是对辖区内的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率先推进2011年度“技防入户”工程。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④加强社区环境管护:要以巩固南京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居民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型社区的环境管护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意识,落实“门前三包”,使保持环境整洁保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区文化,一种人人应当参与的行为。切实抓好社区“四位一体”的环管网络建设。真正把绿化管理、社区保洁、治安防范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常用态化管理。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加强社区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应用等硬件建设,为抓好社区环境管护提供基础支撑。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环境管护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并积极组织和吸纳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参与环境管护和监督管理的作用。滨江花园社区2011年7月滨江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2011年7月5日上午召开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动员大会,迅速从辖区单位、企业、楼组长、退休干部、单位职工、社区干部40余名成员成立了滨江花园社区义工协会组织。组建了工作队,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滨江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题,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登记组,对辖区所有家庭进行了摸底,建立了民情档案和电子信息。截止目前,社区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了义工队5个,义工组10个。义工队员每天分别开展工作,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此项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义工队分别召开各类会议16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20余条,各义工队员共走访调查住户7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4起,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20余件。一、主要做法在市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在街道综治创新办的具体指导下,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呈现出“目标任务明,工作行动快,宣传氛围浓,活动效果好,责任督办实”五个特点。(一)目标任务明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党支部对义工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即: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以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做到“两个覆盖”就是义工队覆盖全社区所有家庭、义工队员足迹覆盖全社区所有住户;明确“三个载体”就是以义工队员进家庭、六问六帮促发展活动,百余干群唱红歌活动,千余群众读经典活动为载体;注
本文标题:滨江花园社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0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