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中央、全省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做好我区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就2009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今年经济工作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一、客观总结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的若干意见》带来的机遇,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部署要求,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6.96亿元,比增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25亿元,比增26.1%;实现财政总收入16.77亿元,比增13.5%,其中地方级收入7.96亿元,比增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5元,比增10.5%;农民人均纯收入7220元,比增9.2%,继续保持全市经济领头羊地位。一是工业经济质效提高。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出台《工业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把服务企业做为保增长的关键环节来抓,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44.26亿元,比增1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30家,336家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410.45亿元,增长20.3%。“4+4”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主持制定国内食品行业“卤蛋”和“即食海带”标准化修订,“国圣”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区已拥有4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省级名牌产品,22个省级著名商标和25家省市2级企业技术中心,品牌数量和产品研发水平均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高新区位列全省十大经济开发区第四位,与去年相比位次上升两位。新涵工业集中区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临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二是三农工作基础扎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8亿元,比增6.1%。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净增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龙头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9.5亿元。“华林蔬菜”再获省级品牌农业金奖,我区品牌农业占全市五分之三。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累计受益人口13.28万人。完成22个村庄规划设计和论证,再增1个省级村镇住宅示范小区,总数达6个,枫林小区被评为福建省第六批优秀住宅小区,我区作为全省建国60周年新农村建设成果专题展播。累计争取扩大内需水利建设专项资金6493万元,实施陂头泵站改造等一批农田水利工程。新增通自然村道路硬化50公里,被评为“全省万里公路建设管理先进区”。实施省级森林防火试点工作,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得到提高,经验做法在全市介绍推广。三是第三产业稳定繁荣。充分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建场扶市,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6亿元,比增20.9%。全力推进小商品批发市场整体规划建设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国际商贸城建设,一期副食品(荼叶)批发市场投入营业。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引进恒港物流、盛辉物流等大型现代企业。大力扶持建筑企业发展,##涵城建筑有限公司获得一级资质,##鑫秋对外劳务工程公司获得一级劳务企业资质。3华侨新城、飞旋新天第、宝厦金象花园等19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商品房销售企稳回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加大旅游宣传、旅游景点投入,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等旅游消费新热点不断形成,旅游业发展加快。四是融入海西取得突破。抓住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的机遇,对接省市海西建设大局,提出了建设莆台产业合作的前沿阵地、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新兴基地、闽东南沿海区域性重要通道、海峡两岸重要商贸物流节点和水乡特色明显的宜居旅游城市五大发展定位。依托对台产业合作优势,申报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我市对接海西唯一上报的国家级特殊监管区。区委区政府首次独立组团赴台交流,台湾汽车电子行业公会、电机电子同业公会等民间团体先后来涵洽谈合作,特别是台湾中部苗粟、台中、嘉义等县市农特产品经销商已经与我区签订合作协议,首批入驻国际商贸城副食品市场近百个直销点,可望建成台湾农特产品大陆批发展销中心,涵台合作取得了新突破。大力宣传推介兴化湾南岸##港位置独特、港阔水深、腹地丰富和城市支撑的资源优势,持续运作推动港口开发前期工作,争取到兴化湾南岸港口开发先在##港江口作业区启动。推进省道201、202及后郭路三条疏港道路建设,构建了“以港兴区”的战略平台。五是项目带动成效明显。坚持项目抓手,强化落实领导挂钩联系、项目建设效能督查等工作机制,开展迎国庆项目攻坚大会战,举行元旦、五一、国庆共140个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剪彩仪式,推进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全年105个区级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3亿元,完成100.6%。08年和09年增投项目共完成投资1.5亿元。新世纪覆铜板二期、新华昌首饰城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佩吉服饰、亿倍通电子等企业相继竣工投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4加快、投资加大,南环城路、河滨路等工程建设进度明显。新组建深圳、北京两个异地商会,积极参加“9.8”、“6.18”等投洽会,不断加强招商工作。全年共签约项目103个,总投资89.63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78个,投资总额49亿元。新批外资项目17个(含增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1.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秋芦风力发电项目,为我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六是城乡面貌不断改观。配合推进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扩展至55平方公里,为##城市化赢得空间。着力完善城区道路格局,推进塘北路建设,全面实施新涵大街北伸、北环城路改造完善和福厦路##中心城区路段拓改与电缆下地工程。着力打造城市新片区。塘北新型小区开发和宫口、孝义等旧城改造同步推进。着力改善城区环境。以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为载体,大力实施城市“洁亮绿”工程,启动环卫体制改革,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城区面貌有新变化。深入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全市唯一被评为省级“2006-2008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区”。继续实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工程,新建##高新区、赤港省级绿化示范基地,城乡人居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秋芦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赤港开发区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取得成效。“两违”和闲置土地清理有效推进,制止违法用地98宗,督促34宗1524亩工业闲置项目动工建设。七是和谐社会深入构建。科教战略深入实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创建实现“四连冠”。顺利通过教育“两项督导”省级考评,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实现“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创建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年度1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基本完成,保民生、保稳定得到落实。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认真开5展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防控工作。社会各项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8%。卓坡经济适用房和配建廉租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赤港侨居廉租住房一期工程。重点项目安置房基本投入使用。推进秋芦潭井省级“造福工程”示范点建设,加大农村扶贫力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区”称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一是应对金融危机、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二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还比较少,争取建设项目、落实建设用地、筹措建设资金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与快速增长的工业相比,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四是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征迁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影响项目建设和城市改造进度;五是农业发展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农民增收幅度相对滞后。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科学安排2010年经济各项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精神和区委的研究,##书记在讲话中明确了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注重持续、有效提升、力求突破,始终突出项目抓手,全面加快“以港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创建##台商投资区,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开发##港、筹6建国际商贸城、建设宜居##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海西新兴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在港城崛起中持续领跑,多做贡献。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区委、区政府研究计划安排今年我区要在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16%,实现“保二增三超百”的奋斗目标,即“确保全区财政总收入净增2个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量超百亿元”。各项预期性指标安排为:全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16%;规模工业总产值510亿元,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29.5%;财政总收入要力争完成19亿元,增长13.3%;地方级收入8.79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增长15.4%;外贸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增长9.2%;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各1.8亿美元,与09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950元,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先行先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牢牢把握海西建设机遇,筹建##台商投资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打牢经济发展“促转变”基础。一要加快建设##台商投资区。积极协调做好土地调整、环评报批,完成各项申报前期工作,以最快的速度争取上报国务院审批。抓好各功能园区的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布局产业,提高园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能力。巩固对台农业合作基础,做强做大台湾农特产品营运中心,筹建海峡两岸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促进台湾诚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继续组织赴台经贸交流,宣传推介台商投资区,引导台商投资向商贸服务、水乡开发、港7口建设等领域发展。二要加速启动##港开发。加快港口岸线规划,协调海域功能调整,做好##港临港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促进江口作业区率先开发建设。全力推进三条疏港公路建设,年内打通省道201线的塘头段、江口段,开工涵黄公路扩建工程及省道202线庄边--白沙段工程。完成后郭路3.5公里道路和上跨福泉高速公路桥梁建设,构建完备的疏港道路体系。实施##港两条航道疏竣工程,加快三江口3000吨级陆岛多用途交通码头建设,做好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发展临港产业,策划包装一批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项目,加强与央企和国际投融资机构对接,争取大项目、大产业在##港布局建设。三要创新机制招商引资。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中,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招商机制,出台招商实施意见,下达分解招商引资任务,增加人员和经费投入,设置招商分局,分区域常年驻外招商。发挥区政府发展服务中心作用,健全跟踪协调机制,推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帮助引进的项目做好落地报批工作。全年要确保引进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超50亿元。四要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安排区级在建设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1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78亿元。预备项目30个,总投资48.57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南环城路三江口段、鉴前路南伸、人民街北伸、涵港大道南伸、园区基础设施、火车站配套设施、县道改造等17个项目,总投资41亿元,年内完成投资8.5亿元。加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66个
本文标题: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