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同志们:这次县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县委常委会对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对开好这次会议做了充分准备。同时,决定会议范围扩大到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一级。目的是把我们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讲清、讲透,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下面,受县委常委会委托,我就全县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向大会作报告。一、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今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极不平常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和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的特殊形势,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县委“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强化措施,奋力而为,努力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落到实处,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9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同比增长5.9%。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825万元,占预算任务的54.4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50万元,占预算任务的50.3%;财政支出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3161万元,同比增长20.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17.3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24元,增加42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24元,增加320元。综合分析,全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1、项目拉动工业经济逆势增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我县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省财政直管县、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全国农村电气化示范县的历史机遇,我们积极争取、衍生孵化落实项目,共争取国家投资项目18项,总投资6859.4万元,其中到位国家资金3943.6万元,同比增长73%。全县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87项,完成投资5.72亿元,同比增长20.9%,占年计划10.5亿元的54.4%。其中: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2项,完成投资1.06亿元。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具体情况是:长山子煤矿已开工建设,进展较快;花草滩煤矿新的治水方案和后续产业开发方案已正式通过论证,9月份可复工恢复建设;东水泉矿业公司年产15万吨草沟矿井改造的机械设备全部购置到位,10月份建成投产;新唐矿业公司年产30万吨(三号、五号井)原煤矿井改造正在进行煤矿技改核准申报工作;中牧山丹马场年产30万吨原煤矿井改造已完成矿井设计和各种手续的办理,即将开工建设;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0万元新上了6万吨硅锰废渣和1万吨硅铁烟尘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了4台矿热炉改造项目;甘肃金威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项目,9月份可投入生产;丹马油脂公司年产2.4万吨毛油生产线扩建项目已建成投产;中牧山丹马场屠宰厂已开工建设,9月底即可投入生产;全县水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的熟料技改项目已全部完工,生产能力提高到了130万吨;恒昌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免烧砖和耐火材料生产线建设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预计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5.3%。2、特色支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山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2个试点乡镇、18个试点村以及5个单项制度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山丹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扶持补助试行办法》,整合涉农资[FS:PAGE]金500多万元,采取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试点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改造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围绕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工程建设,与农垦集团合作,组建了脱毒种薯快繁中心、芋兴粉业、瑞达淀粉三个龙头企业和一个机械化种植协会,形成1200万粒微型薯原原种、3500吨原种、3.5万吨一级良种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县内种薯繁育、基地规模种植、订单种植加工、机械化种植和品牌促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重点抓好瑞源、金威啤酒麦芽、丹马油脂等龙头企业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促其达产达标,做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围绕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和百万只肉羊育肥流通大县建设,组织实施了“双百三十工程”(百万只羊、百万只鸡、十万口猪、十万头牛、十万亩优质牧草),重点在规模化、工厂化、小区化上下功夫。今年已开工建设肉羊养殖小区4个,累计达到15个。新增50只以上养羊大户86户,累计达到7184户,规模户育肥贩运量达到66.8万只。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村2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4个,培育3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1173户,规模户养牛达到1万头以上。把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作为解决资源型缺水矛盾的重要途径,规划建设1.7万亩的山丹县万亩寒旱区高效节水红地球葡萄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发展设施葡萄、精细蔬菜和花卉制种等现代农业,辐射带动全县新建大棚400座,促进了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劳务产业。以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为主线,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共培训劳动力8600人,输转劳动力4.7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6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3万人,扶持发展境外劳务机构1个,劳务经纪人4人,向中亚国家输送劳务人员403人,境外务工人员达到803人。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马营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达到计划进度。投资8500万元、总里程286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全县新建沼气户1550户,绿化村庄道路35公里,开工建设小康住宅1580户,其中657户完成主体工程。陈户乡东门村和清泉镇东街村、西街村群众自愿集资修建农民住宅楼6栋,已入住140户。3、完善功能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按照内部提升、外部拓展,拉开城市大框架的建设经营思路,投资1亿元,续建新建城市建设项目14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投资3200万元改造了长7.86公里的312国道城区过境段道路。投资3600万元开工建设昌泰苑、华谊名苑、博兴花园、东泉嘉园经济适用住房等9个房地产项目,年内可新增城区住房面积10万平方米。青年街北段综合开发改造一期、城东物流储运中心、清泉小城镇建设、背街小巷改造、体育运动中心综合集训楼等工程有序推进。投资400万元,实施城西绿化一期工程、北大路绿化美化改造、南环路绿篱改造、城区街道树木补植、“万盆花卉”上大街等绿化美化工程,城市新增绿地2万平方米,新建了一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认真开展“科学发展·从我做起”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4、强化基础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步伐加快。围绕全省首批县域旅游示范县建设,编制完成了《山丹县县域旅游示范县试点建设规划》,对佛山公园、焉支山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作了修编完善。总窟路等旅游公路,8月底可竣工通车。推出东部新河驿长城古军事遗址旅游区、西部佛山宗教文化和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区、南部焉支山森林公园和马场自然风光旅游区、北部国际友人艾黎遗迹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建成了民耕农俗展览馆和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投资687万元的长城新河驿段抢险保护工程[FS:PAGE]批复立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5、改善民生社会各业协调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入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增进和谐。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把116所中小学合并为99所。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建一所高标准城区中学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就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8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76人,城镇登记事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低保和各项社会保障提标扩面达到规定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3.63%,“四免一减一卡通”和“济困病床”制度全面落实。3000户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已开工855户,8月底可全面完工。建设经济适用房96套、7680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830套、41500平方米。省、市、县三级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实事按计划进度得到落实。6、加强党建各项任务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一把手抓党建责任制,围绕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拓展新领域,扩大覆盖面,构建新机制,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围绕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着眼于提高干部选任水平,正在研究中央和省、市的相关政策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政绩观考核和干部选任的相关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培养能人型、产业型相结合的基层班子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狠抓作风建设不放松,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建立完善了运行制度,重点完善和规范了重大事项定期研究、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行政效能检查、营造发展环境、工作落实督查和通讯、接待、用车等公务开支审批管理制度。县一级带头整顿会风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绩效。以干部勤廉度测评试点工作为主要载体,抓住教育和预防这个关键环节,完善试点运行方案,建立了立体化的廉政教育基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预防和教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围绕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县上的工作大局,加大督查力度,在各乡镇和县直各大口部门设置行政效能监察督查员,定期不定期对干部队伍作风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好转。综合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整体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上行压力仍然较大。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不够理想。我县GDP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长7%,在六县区排名第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4元,增加320元,增长6.8%,全市排名倒数第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50万元,占全年任务5470万元的50.3%,全市排名倒数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全市排名第四位。要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工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虽然初步形成了煤炭开发、冶炼化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体系,但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聚集度低,容易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和市场环境的冲击,企业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缺乏强有力支撑。三是财政增收压力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增值税、所得税两大税种增收面临较大困难,加之结构性减税、政策性减收等因素,财税增收空间十分有限,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只能保障工资、重点项目和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支出,其他配套和支出还不能保障到位,培植财源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四是制约我县发展的社会问题增多。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繁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和不确定[FS:PAGE]因素依然存在。五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和部门的工作还停留在一般化水平,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草畜产业发展上,个别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还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亮点工程,一些领导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不强,推动工作的思路不宽,等、靠、要和得过且过的思想依然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思之慎之,既要有面对难题的勇气,更要有破解难题的举措,真正把各项工作拿到手上、落到实处。前些天我们利用四天时间,组织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和各乡镇、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各乡镇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交流分析检查。通过观摩检查和交流对比,综合到六县区观摩的情况,我们深感压力巨大、形势逼人,山丹发展正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
本文标题: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7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