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课程导入为什么要有理想?有一句流行语:“我平庸,我快乐”。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人的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给自我预留的生活空间就会越来越不宽松,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你如何看这种观点?思考题:你的观点是什么?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湖南株洲教师尹建庭因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这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找问题在一个初中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拔鼠,土拔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的同学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哪?”老师继续问。直到同学们再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拔鼠到哪里去了?”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你的生活目标选定了吗?如果你还没确定,那就及早选择吧。同学建立自己的目标:目标是理想的具体化本章基本结构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大学生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思考:理想是什么?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一、什么是理想信念有人这样比喻过,说理想是远处山岗上的一棵树。理想是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理想是心灵的寄托1.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注意区分“理想”、“空想”、“幻想”辨别下列命题分别属于什么“想”?嫦娥奔月点石成金永动机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幻想、空想•幻想: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如:嫦娥奔月。•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缺乏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是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能实现的。•理想、幻想、空想都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性,但理想的内容有客观性、符合规律性,幻想的内容是对客观性的超越,空想是纯粹的主观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出舱活动挥动五星红旗神舟七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2.理想的类型性质和层次时序对象内容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一般理想崇高理想长远理想近期理想社会理想个人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3、理想的特征超越性时代性实践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人们对未来现实的期望与表达。未来城市超越性•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时代性(历史差异性)柏拉图马克思70年代的理想:三转一响一咔嚓中国人物质生活“三大件”的演变;80年代的理想:三机一箱当前的理想:房子、车子、票子•理想——流沙河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方志敏(1)执着性(2)多样性信念的特征:◆信念的执著性,是信念在意志上的反应,更多地是指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的强烈持久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行为状态。◆执著于正确信念,往往能够促使人们事业的成功。◆执著于错误信念,往往会使人们的行为出现偏差。◆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政治立场等差异会具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的发现。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查明,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这些新的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走上了集体自杀的道路。20世纪初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陈果的悲剧陈果,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在大家眼里是一名好学生。1999年学校的领导老师发现她练“法轮功”后多次努力,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表示不再参加“法轮功”的活动。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其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同学们说一说:一个大学生何以会成为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忠实信徒,以至于走上自焚的道路?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需自觉用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去校正自己的信念,不可死抱着不放。错误的信念需要及时调整!37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信仰是指人对宗教或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信仰的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和唯一性•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案例】信仰的力量•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扣押。随后,他被解往上饶牢房,接着又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据当时的军统特务头子沈醉记载,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叶挺先被送进“优待室”,蒋介石当面劝他“悔过”,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叶挺被关入重庆中美合作所,对威胁利诱全然不理,于渣滓洞集中营二号牢房墙壁上,大书一首《囚歌》,以表心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大地震中,不断有奇迹发生,是灾难创造了诸多奇迹,在72小时黄金时间过后,100个小时,136小时,148小时,169小时,178小时,甚至是216小时!这些奇迹的发生就是有一个信念,信念是支撑生命的基石,是让受灾群众活下来的动力!在废墟下,有位小女孩打着手电筒读书;有两位女孩互相鼓励,硬是等到救援队的到来;一对医生夫妻互相喊着双方亲切的称呼;有人唱着国歌……奇迹是不同的,可战胜大地震的信心是相同的,信念是相同的,一定要活下来,要好好的活,活就活的有意义,不放弃不抛弃。还有什么故事呢?倾听与分享:生活中的信念故事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典出:清《格言联璧》释义: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案例:“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终于成了你”汶川地震少年从军寻找恩人强天林来自四川广元,2008年汶川地震时年仅14岁的他在回家途中遭遇余震,一名解放军军官用身体为他挡住了落石并将他护送到安置点。中国军人的担当和血性让他永生难忘,他告诉军人“叔叔,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案例:“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终于成了你”汶川地震少年从军寻找恩人经过不懈努力,10年后他终于成为国防科技大学一名中尉排长。从一个成绩垫底的懵懂男孩成长为一个目光如炬、胸怀坦荡的优秀青年,10年的实践,那份冲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他的信仰。他正在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攀登。•1)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2)信念是理想实现的保障。追求理想需要信念的支持。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与信念总是相互依存……(1)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2)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的侧重点在于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二、理想的重要性——“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一)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青年啊,你们面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才能有达到那个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流沙河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一个人在孤独之中寻找理想、寻找生命着落点的痛苦时刻。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人生奋斗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一个人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而努力的过程。第三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苦苦寻求和努力,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或领悟后的心理。人生就是不断确立和调整目标的过程。大学生活是人生旅途中确立阶段性目标的重要的环节。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二)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人们一直认为4分钟跑1英里是不可能的事。但1954年,著名短跑名将罗杰·班纳斯特却做到了。他的成功得益于体能上的苦练和精神上的突破。他曾在脑海里多次模拟4分钟跑完1英里,长久下来便成为一种强烈的信念,有了无比的创造力。案例: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复旦大学钟扬教授•“梦想无论多么遥远,总驻守在我们心底。创新的心永远无法平静。只要心在不断飞翔,路就不断向前延伸。”•“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启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能够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他就会自觉地以自己的全部感情、意图和行为服从于这一目标,他就会达到理想的客观效果,就会得到肯定的价值评价。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
本文标题: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2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