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花卉百科:三七、百合科普介绍和栽培技术
1一、三七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是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的变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全球主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文山。历来作为伤科金疮要药,也可作为补品食用。三七形态别称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铜皮铁骨、盘龙七、金不换拉丁学名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拉丁文Panax的意义是'能治百病')产地云南·文山、广西·梧州、江西、四川等地也有栽培。以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为地道名贵中药材。药用分类2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保健主治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6.止血、活血化瘀;7.保肝、抗炎;8.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按品质划分级普通三七、无公害三七、绿色三七、有机三七按采收季节分级分为春七和冬七春三七规格标准:一等:(2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20头以内。长不超过6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3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30头以内。长不超过6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三等:(4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40头以内。长不超过5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四等:(6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60头以内。长不超过4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五等:(8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80头以内。长不超过3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六等:(12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120头以内。长不超过2.5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3七等:(16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160头以内。长不超过2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八等:(200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每500克200头以内。无杂质、虫蛀、霉变。九等:(大二外)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长不超过1.5厘米。每500克在250头以内。无杂质、虫蛀、霉变。十等:(小二外)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长不超过1.5厘米。每500克300头以内。无杂质、虫蛀、霉变。十一等:(无数头):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长不超过1.5厘米。每500克450头以内。无杂质、虫蛀、霉变。十二等:(筋条):干货。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间有从主根上剪下的细支根(筋条)。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味苦微甜。不分春、冬七每500克在450~600头以内。支根上端直径不低于0.8厘米,下端直径不低于0.5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十三等:(剪口):干货。不分春冬七,主要是三七的芦头(羊肠头)及糊七(未烤焦的)均为剪口。无杂质、虫蛀、霉变。冬三七规格标准:各等头数与春七相同。但冬三七的表面灰黄色。有皱纹或抽沟(拉槽)。不饱满,体稍轻。断面黄绿色。无杂质、虫蛀、霉变。备注:1.三七分春七、冬七两类。“春七”是打去花蕾,在七月收获的,体重色好,产量、质量均佳,应提倡生产“春七”。“冬七”是结籽后起收的,体大质松。除有计划的留籽外,不宜生产“冬七”。2.“冬七”外皮多皱纹抽沟,体轻泡,比“春七”质量差,其分等的颗粒标准均与“春七”同,不另分列。适宜人群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高血压、高血脂及贫血人群3.各类血症患者(吐血、呕血、咳血、便血、尿血、淤血)4.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人群5.妇女经期及产后6.生活节奏快的白领人士,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生活节奏快、容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47.应酬多,经常饮酒的人士(三七可以促进受损肝中正常细胞的生长,亦可保护肝脏避免化学性的伤害,如酒精和四氯化碳)——三七适宜人群老少皆宜,独孕妇和儿童禁用。生长周期从播种到收获需三年以上(3年价值最高),且同一块区域收获后5-8年才可栽培三七常用名词解释:谈到三七,经常说到多少头三七,什么春三七,三七根,带不带剪口等常用术语,下文将介绍三七根,春三七,头,剪口,冬三七。头:俗称,表示三七大小专用规格单位,指质量为500g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比如说20头三七表示500克重量有20个左右三七,30头就是500克有30个左右三七,头数越少表示三七越大,质量越好,等级越高。剪口:经加工后根茎的俗称;准确的说是长在土里的三七与长在土外的三七杆连接的关节部位。三七根:就是指三七的支根。根据粗细分为筋条和毛根,中部直径大于0.4cm支根的叫筋条,须根及中部直径小于0.4cm支根的叫毛根,他们都有药用价值,只是相对三七便宜一些,但也有部分地方把三七理解成三七根,实际三七和三七根是三七全株的不同部位。春三七:摘除花籉后采挖的三七,一般三七花是8月份采摘,就是采摘三七花后采挖的三七叫春三七,这个时候采挖的三七饱满,质量高。冬三七:就是留种后采挖的三七,三七花7,8月份现蕾,如果8,9月份采摘干燥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七花,但三七花如果不采摘长到11.12月份,三七花就会变成红色的三七红籽,俗称三七种子,留种后采挖的三七就是冬三七。三七茎叶:三七植株茎和叶的干燥品,都有药用价值。三七切片:鲜三七主根经切片干燥后的初加工制品。三七粉:三七主根部经粉碎后的初加工制品。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采制:5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手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形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具有“铜皮铁骨”之称;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以个头圆大饱满、身干、个大、体重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规格分为春三七、冬三七;按其大小分20头(500g20个以内)、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等规格;很小的称为无数头;另有筋条(从主根上剪下的侧根或细直根);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芦头,又称羊肠头)。性味性温,味甘、微苦。药用分类三七分为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培育方法6三七起源于第三纪,属古热带残遗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小,这主要与三七在生理生态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三七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通常,两年以上的三七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有两个生长高峰,4—6月的营养生长高峰和8—10月的生殖高峰。三七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30℃,最佳温度为20℃,种子的休眠期为45d—60d,种苗在休眠过程中需要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会萌发,而且对光的反应非常敏感;传统认为需要自然光照30%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故三七荫棚有“三成透光,七成蔽荫”之说;据最新研究表明,最适宜的三七棚透光度为8%—12%,超过17%三七的生长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三七从播种到收获,要经3年以上的时间;一年生三七的根通常用做种苗,从第二年的植株起便能开花结实,一般7月现蕾,8月开花,9月结实,10至11月果实分批成熟。云南省三七主产区地处低纬度高原,气候的特点是夏长冬暖,热量比较丰富,年温差变化比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5.8-19.3℃(云南省气象局资料室,1982),一年内除了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日温低气温出现≥0.0℃的天气外,最低气温多年的平均值为0-2℃,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天数为265-307天,年有效积温达4863.7-6436.8℃。夏季由于雨量集中,太阳辐射明显下降,形成6-8月的平均气温为21.5-22.5℃,适宜的温度及水分条件,为三七的生长发育提供优越的自然环境。冬季月平均温度为11℃,地上部分的生长已经停止,但此时5cm地温仍保持14℃(地区平均值),这是三七茎叶在冬季仍能保持生机的原因,较高的地温,有利于根部养份的积累,特别对已播种入土种子的种胚后熟的形态发育极为有利,种胚后熟期能够通过冬季阶段时自然完成,这对三七的育苗工作,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文山州发展三七生产的有利因素。三七产区的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造成气温的垂直差异显著,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及夏末秋初(8-10月),受大气环流冷空气侵袭的影响,造成短时性及局部的霜冻和低温灾害,特别是低温冷害,虽未曾出现降雪和霜冻现象,气温也未降至凝霜0℃值,但气温骤然降低至作物生长的临界值以下造成的危害较大,这类情况几乎隔数年就可能出现。在富宁县海拔低于500m的产区,在夏季气温较高,加上焚风效应及局部环流影响,气温更有增高倾向,可能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蒸发加强,很可能造成植株萎焉。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一定要采取妥善措施,尽量减少损失。7通过栽培实践,了解到三七生长过程中,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三七是典型的阴生植物,这种生态习性与三七本身的组织构造特征相一致。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七农,对三七生长发育期适宜的光照条件,大致为三成透光七成遮阴,在具体做法中又根据三七株龄及不同生育期中透光的需求而有所区别。根据一年中的气候状况及生育期特点,通过调整天棚上荫蔽物的疏密程度,调节园内的透光度。例如在5月上旬,正值各类三七苗的生长初期,此时年降水量偏少,太阳辐射光较强,且日照时数长,为维护这一阶段三七苗的正常生长,应适当加大荫蔽度,棚内的透光度约为25-30%。进入雨季后,由于云量增多,大气湿度增大,日照时数比春季减少,总辐射也较低,而三七正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宜减少荫蔽,加大园内的光照
本文标题:花卉百科:三七、百合科普介绍和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6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