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05 实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第五章 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对科研论文进行简明扼要地概括的文字,科研论文篇幅都比较长,用几行文字交代一下论文的主体内容,可以让读者了解这篇论文的学科归属和大致内容。很多时候科研论文是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通过摘要可以让读者了解这篇论文到底属于哪个学科,同时也了解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或者是作者的创见,帮助读者决定要不要花时间读这篇文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摘要是为了弥补标题信息量之不足,很多时候我们从标题可以判断一篇论文的学科归属和大致内容,但是当标题所提供的信息论不足时,摘要刚好可以增补读者所需要的信息。摘要的功能类型信息型把论文作者的主要研究发现和论文结论表述出来,即第三人称的陈述陈述型相当于第一人称的表述覃先美、李阳(2012)也区分了两种,与此处的区分类似。1.陈述性摘要(descriptiveabstract)或者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abstract)2.资料性摘要或者信息性摘要(informativeabstract)一.信息式的摘要以“可能世界与心理空间”这篇论文为例:摘要:可能世界语义学和心理空间理论是两种比较接近但又各有千秋的语言理论,它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上的对立。前者奉行的是客观主义,而后者以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与客观主义应该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才有利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这段摘要完全是客观的表述,说话人在表述文章内容时似乎他自己是不存在的,不以自己的存在为参照。二、陈述式的摘要以“优选论在语用学的发展”这篇文章为例: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优选论的产生和发展,并简单介绍了优选论在语用学领域的发展成就。然后,以优选论对称赞语回复策略(CRS)分析为例,论证了优选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天然理论优势,可对语用学中很多尚存问题做出很好解释。笔者认为,用优选理论解释语用现象有很大研究空间。“陈述式的”必然有一个“陈述者”,陈述者以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为参照点,对另一客体进行点评,“本文”二字体现了说话人的存在,即说话人当下所关注的文章,既有时间信息,即当下,又有空间信息,即摆在说话人眼前的。“然后”体现时间过渡,其参照系也是说话人的当下。“笔者认为”中的“笔者”是说话人在明白表明自己的身份,表明说话人是在场的点评者、参与者。大部分学术期刊都要求论文摘要采用信息型的方式,明确指出不能使用“本文”“笔者”“我们”等字样。只要论文内容能通过审稿,编辑部在发录用通知时,一般都会通知作者按信息型摘要的规范修改摘要,一般不会因为摘要不合格而使论文不被录用,但是那样一来就得多花时间了。所以,养成了撰写信息型摘要的习惯,可以为自己节省很多时间。要说明的是,对摘要是否做严格的要求,既取决于期刊的品位和宗旨,也取决于编辑的业务水平。•首先,为了向读者或检索系统提供有关当前论文的重要信息,作者要有对文中关键概念的敏锐识别能力,并能有条理性地将这些概念组织起来,用通顺、简炼的语言加以表达。•第二,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得到与原文等量的主要信息。•第三,正如上文所说,摘要可以是陈述式的,也可以是信息式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作为一般的学术论文,通常采用信息式的摘要,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题的目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及结论;评论、综述性文章以及专著等,通常采用陈述式摘要。•第四,摘要一般以不超过300字为宜,英文摘要篇幅以250个实词左右为宜(按照美国工程索引的要求,其录入文献摘要每篇不超过150个实词),英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达方式,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或过去时。以“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信息结构”这篇论文的英文摘要为例:Abstract:Cognitionhasacloserelationshipwithtext.Onthebasisofanintroductiontoinformationstructureoftext,thispaperattemptstoanalyzethedistributionanddynamicchangeofinformationstructurefromtheperspectiveofprominenceviewandattentionalview.Italsopointsoutthatthecognitivestudytotheinformationstructureoftextstillneedsfurtherefforts.这个例子是一位研究生同学写的,字句上欠斟酌的地方我们权且忽略(下文的例子也忽略欠斟酌的地方)。它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如has)和第三人称(如thispaper,it);从类型上讲是陈述型的,而不是信息型的。强调一下:最好写信息型的摘要。•第五,信息型摘要可以采用“研究了……”“探讨了……”“分析了……”等,不用“本文”、“我们”等作为主语。这里我们必须考虑语言类型学上的一些规律:汉语可以省略主语,用无主语句,英语惯用被动句,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第六,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字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不要使用方言或俚俗词语,更不要使用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网络用语。•第七,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或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用公里/千米、米、厘米等单位,一般不用英尺/码/里/分/毫等单位;用克/千克/公斤等,一般不用斤、两、钱等单位。•第八,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要先用全称并在括号里标注缩略形式,以后再出现时可以直接使用缩略语。Abstract:Chineselexicalabbreviations(CLAs)areofonesignificantanduniquelanguagephenomenon,thestudyofwhosemotivationisbeneficialtoreflecttheirrelevantfactors.Thus,wecanimplementdeepresearchandthoroughstudyofthegroundworkofCLAs.Localscholarsandexpertshavealreadydescribedandillustratedthiskindoflanguagephenomenonwithcertaineffortsandachievements.ButforthemotivationofCLAs,wearestillinshortageofthoroughexplorationortheoreticalsupportfromgenerallinguistics.However,OptimalityTheory(OT)broughtforthbyphonologistAlanPrinceandcognitivescientistPaulSmolenskyatthebeginningof90'sinthe20thcenturyisakindofinvaluableaidinrevealingthemotivationofCLAsandprovidestheoreticaldirectionforit.ThissystemictheorycangenerateallkindsofpossiblecandidatesforCLAsandmaketheoptimaloneCLAwithconstraintsofdifferentranks,i.e.faithfulnessconstraintsandmarkednessconstraints.Ourresearchisexactlybasedonitsprincipleandprocedure,whichmakesanattempttostudytherealisticandlinguisticregulationsofCLAsultimatelyandtodiscovertherootcausesofthislanguagephenomenon.ThismethodwillprovidesystemicandtheoreticaldirectionandcompletelynewanglefortheresearchofmotivationsofCLAstocomplementandenhancetheachievementsofCLAs.如AStudyofChineseLexicalAbbreviationsfromthePerspectiveofOptimalityTheory中的摘要:用颜色交替表明不同成分补充玛格丽特·卡吉尔&帕特里克·奥康纳(2013第十一章)认为英语期刊论文一般在250-350个单词。他们还罗列了摘要的常见要素,对下文的分析起到借鉴作用。•摘要的信息要素(WeissbergandBuker1990)•一些背景信息B•主要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活动(目的)P•研究中所用的方法M•最重要得到研究结果R•陈述结论或建议C•以上五个可以压缩为下面的几个要素:•研究的主要活动/目的和方法P+M•结果R•结论(和建议)C•可见,他们也认为摘要中一般不需要包含背景信息。•覃先美、李阳(2012)认为摘要的三要素是目的、方法和结论(结果)。•陈新仁(2012)六个要素覃先美、李阳(2012)总结了摘要撰写的原则:•必须忠于原文,反映论文主题;•必须客观准确,不得任意发挥;•必须文字精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型;•必须意思连贯,具有独立的语篇功能。•和小窍门•先写论文,后写摘要。•牢记摘要撰写原则和内容要求。•参照目录写摘要。•他们还提出,英语类硕士论文长度应该在300个单词最合适。可300-500。例1:寓言类隐喻的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摘要:寓言类隐喻是隐喻的一个次类,寓言类隐喻的形式结构包括四维结构和表层情节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包括认知映射和情感映射。形式结构决定语义结构,体现为表层情节意象图式是认知映射的基础。在认知映射中知识映射是最重要的,但只有情感映射才能决定读者的观念意志和行为意志。情感以空位为载体,情感映射以空位映射为依托,并强化关系、属性和知识的映射。对寓言类隐喻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研究能够充实或补充隐喻研究的理论建构。陈述型摘要为大家所熟知,而信息型摘要较为陌生,在此着重分析信息型摘要,这些例子中没有一处使用“本文”“笔者”“我们”等文字。例2:寓言的明喻特征与解读方法摘要:寓言和明喻都包括三个要素,即现实场景/本体、故事本身/喻体和寓意/喻底,但寓言的故事部分是铺展开来的喻体,所以称作“扩展的明喻”。对于特殊的听话人群体来说,明喻句也可能以陈述或举例的方式补足相关的语境信息,但不能取代喻体和本体。寓言故事向现实情景的映射可以从大链条隐喻理论得到解释,即寓言故事中的具体图式通过“一般是具体”这一隐喻抽象为一般的图式,再映射为无数个具体的现实场景。寓言和讽喻虽然内部结构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解读结果能保证语义和语篇的连贯,寓言完全可以被解读为讽喻。例3:寓言的隐喻特异性与寓言类隐喻的解读困惑——以《百喻经》和《新约全书》为例摘要:寓言具有隐喻的部分特征,可以称为寓言类隐喻。相对于常规隐喻,寓言类隐喻的喻体和本体(如果有的话)都没有词汇化,其修辞目标是激发某种情绪反应,情绪反应从源域向目标域映射。对寓言细节的过度解读,受困于寓言意象的表面冲突,面对多种寓意时难以取舍,是寓言解读时的三类困惑。对不变原则的表述内容做进一步拓展,坚持情绪反应的部分映射,就能解释或化解寓言类隐喻解读时的种种困惑。例4:隐喻结构的数学解析摘要:隐喻包括三种结构形式,即二元结构、三元结构和四元结构。四元结构可以有条件地压缩成为三元或二元结构,压缩的条件是语义项之间的蕴含关系。比例式的数学运算可以证明为什么某些四元结构可以压缩成为三元或二元结构,另一些却不能被压缩。三元和二元结构理解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证明。从比例式的运算规则,还可以解释四元隐喻不同句型结构之间的转换。例5:家用电风扇
本文标题:05 实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第五章 论文摘要怎么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2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