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新课标)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题巧练三十三
-1-新课标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之精题巧练三十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刻汽车恰已驶出200m,那么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为()A.25km/hB.50km/hC.80km/hD.90km/h【答案】D【解析】v=2008m/s=90km/h.2.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下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B.10mC.20mD.45m【答案】C【解析】小石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约为vA=st=0.0211000m/s=20m/sh=v2A2g=2022×10m=20m.3.如果有一天,你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不幸在途中,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你怕耽误了上课的时间,你便加快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你行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2-ABCD【答案】C【解析】由位移图象的意义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应选C选项.4.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m处C.B在A前3m处D.B在A前5m处【答案】C【解析】A在3s内的位移sA=6m,B在3s内的位移sB=3m,3s末相遇,说明B在A前3m处,C答案正确.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以下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3分,若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6分,但只要选错一个或不选,该小题就为0分)5.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答案】BC【解析】人的速度与其影子的速度相等,选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选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B、C正确.6.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3-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相遇后不可能再次相遇【答案】CD【解析】A车加速30s时的速度vA=at=12m/s,在30s内A车前进sA=12at2=180m,B车前进sB=vBt=240m,sA<sB,由于vA>vB,经过一段时间A车会追上B车,所以两车能相遇,且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相遇后由于vA>vB,两车不能再次相遇.7.(2012·茂名模拟)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A.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23sB.若a、b在t12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C.若a、b在t12时刻相遇,则s0=s2D.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答案】AC【解析】由题图可知,a车初速度等于2v0,在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b车的位移为s3,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13s=23s,A对;若a、b在t12时刻相遇,则阴影部分为对应距离s0,即s0=34×23s=12s,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可知下次相遇时刻为t1+t12=32t1,C对,B错;若a、b在t1时刻相遇,之后vb>va,不可能再次相遇,D错.-4-8.(2012·惠州第二次调研考试)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D.小车做曲线运动【答案】AB【解析】v-t图线上的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从图象可知0~9s小车做加速运动,9~15s小车做减速运动,但加速度是变化的;当t=9s时,速度最大,vmax≈0.8m/s,故A、B正确.在v-t图中,图线与坐标横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图中每小格的面积表示的位移大小为0.1m,总格数约为83格(大于半格计为一格,小于半格忽略不计),总位移为8.3m,C错.v-t图中,v>0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始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线与运动轨迹不等同,D错.9.如右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3∶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2tC=23tD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vC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答案】AB【解析】v2B=2a·AB,v2C=2a·(2AB),v2D=2a·3(AB),v2E=2a·(4AB),则vB∶vC∶vD∶vE=1∶2∶3∶2,故A项对.AB=12at2B,AC=2AB=12at2C,AD=3AB=12at2D,AE=4AB=12at2E,则tB∶tC∶tD∶tE=1∶2∶3∶2,故B项对.-5-v=vE+02=2vB2=vB,故C错.假设D答案正确,则通过每一小段所用时间相等,而实际上时间是不等的.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s2-s1s3-s2s4-s3s5-s4s6-s5Δs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2)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________s.(3)物体的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为a=________m/s2.(4)计算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在下图中绘出v-t图线,并确定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答案】(1)数据表(单位:cm)s2-s1s3-s2s4-s3s5-s4s6-s5Δs1.601.551.621.531.611.580.05匀变速直线运动(2)0.1(3)4+s5+s6-1+s2+s39Δt21.58(4)0.518(5)v-t图见解析1.58【解析】(1)数据表(单位:cm)-6-s2-s1s3-s2s4-s3s5-s4s6-s5Δs1.601.551.621.531.611.58由数据表分析可知: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在误差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近似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该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纸带上的计数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即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5段相等时间间隔,所以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5×150s=0.1s.(3)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a1=s4-s13Δt2,a2=s5-s23Δt2,a3=s6-s33Δt2,取平均值:a=a1+a2+a33=s4+s5+s6-s1+s2+s39Δt2,将数据代入上式即得加速度的值a=+9.10+-+4.40+9×0.12×10-2m/s2=1.58m/s2.(4)由于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打B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AC段平均速度v=s2+s32Δt=4.40+5.952×0.1×10-2m/s=0.518m/s.(也可以用OD间距离来计算v=s1+s2+s3+s44Δt)(5)分别计算出A、B、C、D、E点的速度,图中描上点,然后画一条斜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如下图所示.由以上数据计算得:vA=36.00cm/s,vB=51.75cm/s,vC=67.60cm/s,vD=83.35cm/s,vE=99.05cm/s.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Δvt,可以求出该斜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即a=1.576m/s2=1.58m/s2.11.(18分)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解析】依题意,要求的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为x,应是汽车从关闭油门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x汽与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自之差,如图所示.-7-汽车减速到4m/s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分别为x汽=v2汽-v2自2a=100-162×6m=7m,t=v汽-v自a=10-46s=1s.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x自=v自t=4×1m=4m,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x=x汽-x自=7m-4m=3m.12.(18分)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kg,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下图表示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升空后0~9s,9~25s,25~45s,即在图线上OA、AB、BC三段对应时间内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解析】(1)根据v-t图象可知:0~9s探测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1=ΔvΔt=649m/s2=7.1m/s2,9s末速度为64m/s.9~25s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ΔvΔt=0-6425-9m/s2=-4m/s2,25s末速度为零,即第25s末运动到最高点.25~45s,竖直向下做加速度为a2=-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5s末刚好回到原升空处.(2)根据题意,速度图象中的△AOB的面积即为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故H=12×25×64m=800m.(3)根据v-t图象可知,9s末发动机关闭,即9s末以后探测器都是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故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6425-9m/s2=4m/s2.-8-
本文标题:(新课标)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题巧练三十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3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