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应试技巧与答题技巧专题10100010011
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应试技巧与答题技巧专题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重。选择题有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技巧多样性等特点,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命题人往往通过设置陷阱,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如何才能轻松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1、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基本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2、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避开“陷阱”物质的性质不能只停留于记住,关键是能够灵活应用,避开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以不变应万变3、准确把握限定条件避开“陷阱”4、克服思维定势避开“陷阱”人们往往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命题人根据同学的这一弱点,常在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5、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开“陷阱”化学虽不像语文在语法上那么讲究,但正确运用语法完全可以避开“陷阱”,准确答题。6、谨防因一字之差落入“陷阱”审题时要看清每一个字,特别是关键信息,谨防因粗心大意,落入“陷阱”。这就要求学生在读题时要养成用笔在题目关键字下作标记的习惯,才能防止落入“陷阱”。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二、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三、高考化学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1.选择题: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8个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把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做答,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的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2.填空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在理综试卷II卷大题中按照近几年情况看看,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一个、无机推断一个、有机推断一个、其他题目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2)专业用语不能错。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虚”;“萃取”不能写成“卒取”;“坩埚”不能写成“坩锅”等等。(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主语;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高考考生在理综化学训练卷和答卷中,就答题规范性问题暴露出一些问题,不难发现有许多共同之处,如:1、基础不够扎实;2、实验不够重视;3、审题不够仔细;4、表达不够清楚;5、书写不够规范;6、思维不够灵活;7、时间不够充裕。其中“审题不够仔细、表达不够清楚、书写不够规范、时间不够充裕”几个问题是考生在临场答卷中最常出现的“技术性”问题或“低级”错误,也就是我们平时说非智力失分,由于这些问题和错误的出现而失分很不值得,其实若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下面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一、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答非所问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几种具体的方法:1、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多层次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纵览”再“深挖”、先“泛读”再“精读”,即先粗略将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概况。如涉及了哪部分化学知识,描述了什么现象和化学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注解和图表的关键之处,要敏锐捕捉、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图、表中挖掘解题关键和线索,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2、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的具体问题,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恰好”“过量”等等,因为化学变化的结果往往因温度、压强、浓度、溶剂、酸碱性、试剂加入顺序以及用量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审题时应边读边想,读到关键(或易遗漏)处,反复推敲,从中捕捉解题信息。在化学题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1)、“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等;(2)、“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3)、“短周期”“主族”“同周期”“同主族”等;(4)、“等体积”“等质量”等;(5)、单位:“mL”与“L”、“m3”与“cm3”、“mol·L-1·min-1”与“mol·L-1·S-1”等;(6)、“已知”中的内容、“()”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7)、有关化学反应(尤其是平衡问题)问题的三“看”:①看特征:物质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等;②看条件:是否恒温、恒压、恒容等;③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需要换算。(8)、溶液的酸、碱性和颜色等。3、排除干扰,滤取有用信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并不一定都是解题所必需的,有些或许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有些则是题目的“引子”,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不要仅仅与平时做过的类似问题进行简单类比,生搬硬套,“想当然”,而不注意两者在条件、情境等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化学的本质,抓住化学变化的特点,摒弃干扰,滤取有用信息。4、深入分析,挖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注解、提示、“已知”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化学情境、化学变化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化学情境,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已学知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来并充分加以利用。5、借助流程图,串联解题信息:流程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实验情境,可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形象具体。实践证明,画流程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准确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步骤较多的化学问题,只要画出了流程图,解题思路立刻就畅通起来,一些容易疏忽和遗漏的信息也会凸显出来,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二、理清解题思路规范答题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解题的落点是用简练的化学语言(专用语),完整、严谨、科学、规范、无歧义的将问题表述清楚,这往往是提高高考化学填空题成绩的有效途径。最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历年高考化学题及其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教材上的叙述以及化学教师规范的化学语言。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顺着出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书写注意规范严谨:1、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2、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3、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4、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5、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等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①物质状态。②“+”“-”号。③“kJ/mol”④系数与热量值的对应7、所填数值的单位、所填计算式中的数值的单位8、一些容易写错的化学名词或术语中的字:“羟、羧、醛、羰”、“脂”和“酯”、“氨”和“铵”、“溶”和“熔”、“溢”和“逸”、“汽化、水浴、萃取、坩埚、蒸发、分馏、过滤、戊、苯、蓝、褪、褐”等此外,解题中还须注意的一些问题有:(1)、不要忽略体积变化(加倍、减半等)对溶液中粒子的浓度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所填空白区域的大小与应填入内容之间的关系。(3)、注意角标的处理(如pH计算时的H2SO4、配平时的K2Cr2O7等)。(4)、题目中所给或所求数据是物质的量(n)还是物质的量浓度(c)等。(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原子的连接和H原子数)。(6)、有效数字问题总之,高考是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考查,只有沉着、细致、严谨、规范的解答,才会获得满意的成绩。1、对格式的要求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字,并且二次修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2006年高三有机化学专题训练姓名:班级:1.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2、据央视报道,自2005年12月1日起在武汉九市进行车用乙醇汽油封闭推广行动。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经多项检测结
本文标题: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应试技巧与答题技巧专题10100010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2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