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试卷语文整理录入:青峰弦月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殷红/殷切纤夫/纤尘不染下载/载誉而归强词夺理/生性倔强B.创伤/重创模仿/装模作样曾祖/曾经沧海点头应允/应答如流C.粘粥/粘贴揣度/置之度外悄悄/悄寂无声舆论哄然/一哄而散D.朝晖/朝觐逐渐/熏陶渐染剥削/瘦削不堪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因到北京替兰考农民卖大米,而成为全国新闻人物,虽然她曾离开过兰考两年,但她在兰考乡村建设上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息。B.市残联为培养残疾青少年的自强意识和肢体康复训练,挑选了十余名5周岁到16周岁的脑瘫、肢体残疾青少年,对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C.房地产市场从年初“试探性抄底”到年中“放量大涨”,从年底“恐慌性抢购”到国务院出手四道遏制高房价的“金牌”,使新年楼市生态顿时大变。D.国家领导人运用手机信息系统,向百万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发短信,使基层干部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中央的声音。3.下面是关于反倾销税的新闻与相关知识,请提取反映反倾销税发生过程的四个关键词语。(不超过20个字)(4分)(一)最近,美国商务部宣称,经调查证实,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在美销售的油井管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决定对多家中国公司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该案是迄今外国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最大案值的案件,涉案中国钢企达90余家。(二)为了保扩国内产业,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往往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这就是反倾销税。它通常由受损害产业有关当事人提出出口国进行倾销的事实,请求本国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反映反倾销税发生过程的四个关键词语:4.请阅读下面一段话,以“回望2009年”为内容展开,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60字。(5分)刚刚过去的2009年大事不断,心中多少感慨!激动,欢喜,烦恼……回望2009年,许多年后,只要想起这些事件,或许就会忆起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踯躅并存、快乐与烦恼交织的这一年。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克戬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谥忠确。(选自《宋史》,有删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姓怙势持官府怙:依仗B.阴结党欲为内应阴:阴谋C.乃益厉兵儆守厉:约束D.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迄:最终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治政严厉、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3分)()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②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③皆泣不能仰视④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⑤焚香南向拜,自引决⑥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A.①②⑤B.①②③C.③④⑥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担任吴县县令期间,张克戬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B.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来攻打汾州,张克戬竭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城里内应,再出奇兵扰乱敌人,敌人畏惧而退。C.太原被围、汾州危急,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D.汾州城将被攻破,张克戬给朝廷上了表,给家人留下遗书;自杀后,金人很佩服他,为他立庙,拜祭致礼。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3分)(2)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4分)(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兵持抵京师。(3分)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请简要分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是怎样描写景物的。(4分)(2)“雪净胡天牧马还”渲染了什么样的边地氛围?(2分)(3)在表达思乡情怀上,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汩余若将不及兮,。(屈原《离骚》)(2)别有幽愁暗恨生,。(白居易《琵琶行》)(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五、现代文阅读A.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杨公堤随想张抗抗①刚听说“杨公堤”这个名字,不由心生疑窦——苏堤、白堤已占尽西湖风光,何以掉下一条杨公堤?烟波浩森的外湖里湖,哪里还有杨公堤的位置?②车至杨公堤入口处,不由哑然——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熟知的西山旱路么?很多年来,它都是一条路,一条与苏堤平行,一侧临水、两侧的法国梧桐树森然夹道的林荫路。它何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湖堤呢?③然而,脚下踩的果真是一条长堤。④路既成堤,桥也有了,盈盈湖水在桥洞下穿过来流过去,与西里湖汇合交融。这亦新亦旧的杨公堤,在岁月掩埋了几百年之后,终于被粼粼水波托举着,似那条从雷峰塔下逃逸后归来的青蛇,从此定心驻守西湖的碧水蓝天之下。⑤步行进入湖西景区,隔水遥望赏菊听曲的清雅之地小隐园,顺着“乡间小路”前行,一座新修缮的江南民居很是醒目,粉墙黛瓦,质朴幽静。此屋名燕南寄庐,是耿直执着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忽而想起“文革”中,几个中学同学偶然撞到这里,黑色的大门紧闭,一片萧瑟阴森之气,绕着围墙转了几圈不得进入,悻悻离去。想不到几十年后,大师的故居修复并对外开放,成为湖西一景。⑥沿着水边从容前行,岩芳水秀、五峰草堂、醉白楼、天泽楼等是一座座有着曲折来历和文化内涵的楼台亭阁、雅屋精舍。新近落成的于谦墓,气势宏大,肃穆庄严,可见杭州对清廉正直的才子好官的怀念之情。⑦那些故居旧屋,原本就是西湖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只是被岁月的泥沙年复一年地遮没了,静默地蛰伏于湖山深处难得一见。只因这条杨公堤的恢复,而终于被拂去尘埃,重见天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公堤仍是一条路。⑧走过厚重的木桥,眼前便是开阔荡逸的茅家埠水面。湖水坦坦荡荡地延伸至远山。薄云遮日,波平如镜。湖中近岸处,随意地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芦苇。几只白色的水鸟贴着水面掠过,又翩然飞去。几条小船正从堤上的桥洞里悄然探头,朝着湖湾里缠绕的水巷向另一座石拱桥划过去,欢声笑语就像水珠子一样一滴滴洒落在湖上。那石桥古朴而精巧,如同做工精巧秀气的搭襻,残破的石缝里的浓密的青苔,记录着风雨的道道斑痕。⑨恍惚间觉西湖变得陌生、变得遥远了。西湖在很久以前,就应该是眼前这个样子吧。这不是“新西湖”,而是一个具有乡村风情、比老西湖更老的西湖。这些星星点点的湖塘港潭,原本就在那里散落着,只是被日月存积的腐叶淤泥覆盖了。终于有这样一日,深受西湖恩惠的杭州人,要把西湖的原貌还给西湖了。果然,挖着挖着清水就涌出来了;水漫湖西之时,杨公堤就在湖中游动起来了。现在,因着这一条杨公堤的修复,竟把湖西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都一一激活。西湖是天下人共享的西湖,无论是乡民市民草民,可随时随意漫步杨公堤。⑩“性知执法,心在利民”,语出杨孟瑛当年的《开湖告谕》。当午杭州知府杨孟瑛,力排众议重新疏浚西湖,然后自北而南贯穿整个湖西水域修筑了长堤。如今,我幼时所知的西山旱路,变为湖中长堤,西湖的几百年兴衰,都在这长堤间了。如此说来,杨公堤已不仅仅是一条路。(有删节)11.开头两节的四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12.文中说“杨公堤仍是一条路”,又说“不仅仅是一条路”,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分)13.本文写的是游览杨公堤,但不以记叙见长。请结合全文,具体说明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14.请探究作者在杨公堤上“随想”了哪些内容。(6分)B.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在山西临汾打工的河北人吴利。因一年多来老板欠自己1.2万元工钱且多次索要未果,便利用出车之机顺手牵羊盗取老板现金1.19万元。8月2日,犯罪嫌疑人吴利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三晋都市报》8月3日)盗窃现金,说起来当然是不折不扣的坏人。然而,如吴利这般因欠薪诱发的犯罪,却是“受害人”的道德失范在先,从而使得“加害人”为了维护自已的正当利益走上被法律所禁止的道路。在这种情形下改变的“坏人”,是会受到民间舆论的同情的,不过,他却是社会秩序规范体制中的“坏人”;而与之相反的是“受害人”,虽然是法律中的“受害者”,却会在民间受到相当严厉的道德谴责。因为,正是这些人道德的失范,造成了吴利们的法律失足。打工者的生存环境之恶劣,维护自我正当利益的渠道和有效性之差,都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欠薪问题更是难以彻底解决的“老大难”。君不见跳楼讨薪、自焚讨薪、裸体讨薪等现象层出不穷,而讨薪后面的为富不仁,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打工者其实有很强的道德观念,就拿本案来说,吴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欠薪1.2万元,而他在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盗窃,也不过盗窃了1.19万元。从法律上来说,无论盗窃多少都违法,这毫无疑问。但从具体的心理分析来看,这种行为却是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拿应属于自己的。这种对自己行为的要求,更令人为他的失足感到惋惜。而产生这一切的原因,均在于强势者自己的道德失范。面对这种道德失范,虽然有《劳动法》等法律上的相关制约,事实上却在实践之中归于无形。因为对于相关行为的制裁,既无力度,也缺少监督。欠薪的成本过低,使得相关人乐于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然而,这却造就了一大批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是好人的“制度性坏人”,而造就这些“制度性坏人”的,并不仅仅是欠薪。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吴利盗窃现金一事进行评论,表达了对讨薪后面隐藏的为富不仁影响社会稳定的担忧,立意角度独到。B.法律在给一个人量刑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舆论的压力,否则法律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警戒作用,也会失去民心。C.吴利的失足是由于山西临汾老板的道德失范造成的,因此
本文标题: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1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