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3年河南政法干警热点预测及分析——区域发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学习目标】1、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2、深刻认识我国区域问题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3、“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4、“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背景链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于国家于地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十一五”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可谓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文件,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进一步细化,大大地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虽然我国区域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奠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按照纲要要求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是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着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标准表述】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特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家层面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尤其是大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面临区域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地区差距问题。这是最核心的区域问题,也是多种区域问题的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地区差距,只是地区差距的程度不同。二是落后地区发展问题。许多大国,甚至是富裕的大国也都存在落后地区。这些落后地区大多出现在传统农业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等。三是产业转型和资源枯竭地区问题。传统产业地区的经济衰退及其转型困难,是一些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较难解决的区域问题。四是过度开发地区问题。当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过度集聚时,就会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密、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成本过高等“膨胀病”。五是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地区的竞争力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发达地区竞争力,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上述这些区域问题,概括起来实际上指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核心是缩小地区间存在的差距或者说缩小两极差距。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创新能力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很多方面,一般的,包括经济发展程度、公共服务水平、人均富裕程度等;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包括创新潜力、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由这些差别产生的不平衡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些区域问题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地区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3-差距过大常常会导致地区关系紧张,甚至带来社会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区差距过大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纠葛在一起时,往往成为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均比较重视区域问题,采取相应应对措施,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努力解决这些问题。【问题】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尽管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加速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过大,而且呈继续扩大的态势。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依然显著。二是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封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政策予以解决。从政府角度讲,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的责任。从群众角度讲,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别和贫富悬殊太大,既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影响到推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家层面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概言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于国家于地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4-【总体措施】第一,着力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应该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这并不意味着要放慢条件较好地区的发展速度,而是要突出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一方面,要把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把支持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着力点,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破解发展瓶颈,改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第二,着力推进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努力使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三,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跨行政区、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为主体的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是近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趋向。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应该大力促进重点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第四,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确定合理开发强度,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十二五”时期,要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具体措施】第一,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5-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在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第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在中部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第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在东部地区,要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6-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第五,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在老少边穷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课后练习题】基本医保政策统一、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就业服务城乡平等……在成都,原来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待遇”,如今已经惠及农村居民在很多方面,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这一切,都源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请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谈谈你得看法?
本文标题:13年河南政法干警热点预测及分析——区域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0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