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08.10-12.4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答案汇总
12012年7月1.A2.D3.C4.B5.A6.C7.A8.C9.A10.A11.C12.A13.B14.D15.D16.A17.D18.B19.A20.B21.D22.C23.D24.B25.A26.B27.C28.C29.C30.D31.ABCD32.ABC33.CD34.CD35.ABCD36.AD37.ABCD38.ABC39.ACD40.ABC4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1)民权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42.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答:(1)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洗礼,积累了经验。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答:3方面(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3)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逐步完善4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46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47.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度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ADADDBACBDCCBCADABBDCACADCBDCA31.CD32.ABCD33.ABC34.ABC35.BC36.BD37.ABCD38.ABC39.BCD40.A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2答: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强调了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了改善工农生活状况。4、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42.1927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和消除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4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44.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2、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45.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2.、提出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3、提出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4、确立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5、提出要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2、关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47.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31、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2、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3、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4、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5、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6、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7、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8、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答案(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A5.D6.B7.A8.A9.D10.C11.A12.C13.D14.D15.B16.B17.A18.A19.C20.D21.B22.B23.D24.A25.B26.B27.A28.C29.C30.A二、多项选择题31.BCD32.ABD33.CD34.ABCD35.ABCD36.ABC37.AC38.ABCD39.ABD40.BCD三、简答题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4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42.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继续革命的精神。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43.中共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将已经发动的抗日抗战转换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2)实行全国军事和人民总动员。3)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人民生活。4)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在国统区防守发动抗日群众运动。4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是什么?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力量都有壮大。全国人民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政房展,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老路。中国面临两个命运的前途和斗争。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4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1)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族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四、论述题4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
本文标题:08.10-12.4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答案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2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