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004_713_语言综合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3]考试科目名称:语言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语言学概论约50分古代汉语约50分现代汉语约5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语言学概论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语言学概论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考试内容:导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和说话;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关于聋哑人的思维;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符号以及用符号来交际;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合乎线条性;2.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3.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语音1.语音研究的诸方面语音的最小单位;音标;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2.音响语音四要素;音质的音响分析;研究音响的仪器3.发音发音器官;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元音;辅音4.音位对立和互补;音位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5.音位的聚合区别特征;聚合群6.音位的组合音节;语流音变第四章语法1.语法和语法单位说话要符合规则;语法规则;语法单位2.组合规则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组合的层次性;组合的递归性3.聚合规则词类;形态;语法范畴4.变换变换和句型;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和句法多义5.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词义1.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2.词义的聚合单义和多义;同义词;反义词3.词义的组合词语的搭配;词义和环境;“言内意外”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和语言文字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汉语2.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文字的改进和改革3.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的特点2.语言的分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3.语言的统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共同语;共同语的规范第八章语言的接触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借词;结构规则的借用2.语言的融合语言系统的排挤和皆代;融合的原因;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融合的过程3.语言接触的一些特征形式“洋泾浜”;混合语、国际辅助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1.语音的发展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2.语法的发展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3.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现代汉语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2.我国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第二章语音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调值、调类。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啊”的音变;第三章文字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性。4.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第四章词汇1.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素、。;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6.语义场:同义词及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7.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8.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第五章语法1.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4、句类:分类标准,疑问句的种类。5.句型:主谓句的种类、非主谓句的种类,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变式句和省略句。6.句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单句。7.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关系,复句的主要类型。8.分析多重复句:指出层次、指明关系。9.改正单句、复句中常见的病句。第六章修辞1.修辞的含义,原则,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2.修辞的内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古代汉语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考试内容:第一章文字1.汉字的形体结构内容包括传统六书的定义及其应用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分析,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汉字书体的演变内容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的通行时代和主要特点,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隶变造成的简省讹变字例。3.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歧异现象内容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的概念,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及文选中字例分析,通假字的对应本字及其意义,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分析。第二章词汇1.词语的演变与类型内容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偏义复词的概念。2.词语的意义内容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同义词的辨析,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第三章训诂1.训诂的含义2.训诂的材料与内容3.训诂的术语4.训诂的方式5.古注的读法6.校勘第四章音韵1.音韵概说2.声母、韵母和声调分析3.中古语音系统4上古语音系统5.近体诗的格律第五章语法1.古代汉语实词的语法特点内容包括词类活用的性质和主要类型,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充当状语的类型及其作用,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2.古代汉语虚词的语法特点内容包括介词“于(於、乎)、以、为”,连词“而、以、则、然”,助词“之、是、者、所”,语气词“盖、也、矣、乎、夫、哉、邪(耶)”。3.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内容包括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否定句的特点及构成,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第六章文选的阅读1标点:对没有标点的古文,能按句子内容和语气用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正确标点。2.翻译:要求译文语句通顺,文字规范。三、主要参考书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本文标题:004_713_语言综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7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