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2-13海淀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有答案
1/1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生物2012.11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纸(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l分,共30分)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徽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2.图1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3.图2示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和发酵装置简图,与此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选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再反复冲洗干净后备用B.葡萄汁装瓶发酵时,要留出约1/3空间,以保证发酵前期氧气供应C.果酒接种醋酸菌后,需适当提高温度,并不断通入无菌空气D.排气口采用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4.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5.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氮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6.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2/1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C.乳酸菌是异养厌氧菌D.只有奶粉为乳酸发酵提供氮源7.研究者采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得原生质体B.用聚乙二醇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取样后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8.图3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的DNA和RNAB.a~d的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比例不同C.脱分化发生在a~b步骤,再分化发生在a~d步骤D.从花药到完整植株的形成过程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9.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其有调节作用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10.图4为某种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C.把该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该植物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对某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将等量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会观察到甲比乙细胞数量多12.图5是一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示意图,对此解释正确的()3/11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B.亚硝酸盐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发生在e时期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13.在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应该从该植物根尖分生区获取部分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B.应先把获取的材料放在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溶液中解离C.为便于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可用吡罗红(派洛宁)进行染色D.观察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只需观察一个活细胞即可14.用带放射性的胸苷培养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换无放射性培养液定期检测,结果见图6。若加入过量胸苷,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B.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用时7.9hC.处于该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12→24→12D.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1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一种可逆的、持久的变化过程B.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C.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缩小,呼吸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D.白血病可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骨髓可为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16.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壤农杆菌的质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B.蓝藻具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拟核转录,在核糖体翻译17.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猪的胰腺中提取DNA时,胰蛋白酶可水解胰岛素基因B.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须往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C.DNA分子断裂成小片段后,在酒精溶液中不能形成絮状沉淀4/11D.DNA粗提取液中的RNA会严重干扰DNA与二苯胺试剂的显色反应18.图7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DNA分子中G-C碱基对比例较高,则热稳定性较低B.④由①②③组成,它代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DNA复制时,⑨断裂需解旋酶,②和③连接需聚合酶D.如果复制时⑦可脱氨为“U”,则能产生U-G碱基对19.下列属于克隆的是()①将表达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②由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细胞群③运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胚胎分割技术产生的动物④由一个细菌分裂出多个和它完全一样的细菌而形成菌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B.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D.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21.下列关于建立cDNA文库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DNA或RNAB.用反转录酶合成mRNA的互补单链DNAC.以新合成的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D.新合成的双链DNA需要连接在载体上22.图8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23.图9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甲、图乙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11A.用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B.图甲所示的质粒分子在经SmaⅠ酶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为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DNA聚合酶D.用EcoRⅠ、HindⅢ和BamHⅠ中的任意一种酶切割质粒和外源基因都可以24.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转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AB.用氯化钙处理玫瑰叶肉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C.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玫瑰细胞D.将基因A导入玫瑰细胞液泡中,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25.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边解旋边复制②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需要引物④过程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等步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6.下列对“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培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试管婴儿”的产生是有性生殖②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生殖③“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的技术④可以用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2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A.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菌株时必须用37oC下就会死亡的菌株B.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C.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品化可能对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D.转基因微生物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菌获得抗药性2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营养级升高,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定有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个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越少29.图10是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6/11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引人蛆蛹、食用菌可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C.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30.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31.有关图11所示五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b、e三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水解B.a和b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C.c伸出伪足和e出芽的现象都和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d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RNA32.图12甲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1、2、3号试管中分别培养的是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B.图乙中a、b、c分别表示2、3和1号试管中的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C.将混杂在一起的三类微生物接种到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中,可分离出硝化细菌D.用混有酵母菌的乳酸菌制酸奶,向牛奶中加入青霉素,密封即可7/1133.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在有氧状态下可利用细胞中的相关酶系合成ATPB.效应B细胞含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抗体的功能相适应C.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具线粒体,靠无氧呼吸供能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34.某一质粒载体具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见图13),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内有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glⅠ的切点。现用BglⅠ切割该载体进行基
本文标题:2012-13海淀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7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