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20141201-2014绿色深度编制规定-审查会后修改报厅版
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1页共14页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目录1.总则2.建筑2.1一般规定2.2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2.3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2.4建筑节能3.结构3.1一般规定3.2结构优化设计3.3建筑结构材料3.4工业化住宅结构设计3.5其他4.暖通空调4.1一般规定4.2室内外参数及空调负荷计算4.3冷热源4.4输配系统、末端设备节能控制及运行策略4.5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热回收4.6计量及能耗检测系统4.7其他与绿色设计有关的暖通空调设计5.给排水5.1一般规定5.2水资源综合利用5.3节水措施5.4可再生能源利用5.5其他与绿色设计有关的给排水设计6.电气专业6.1一般规定6.2电气绿色专篇6.3系统图6.4平面图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2页共14页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总则1.0.1为加强我省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1.0.2本规定适用于我省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设计。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设计可参照执行。1.0.3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应按本规定进行编制,内容应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等专业设计。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应包括各专业的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以及各专业与绿色设计相关的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备表、计算书等。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分专业编制,并由建筑专业综合协调。1.0.4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内容。按本规定编制的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节能,不需另设建筑节能专篇。1.0.5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除应满足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建筑2.1一般规定2.1.1建筑专业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建筑)(以下简称“建筑绿色专篇”)和与建筑专业绿色设计相关的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2.1.2建筑绿色专篇应包括:项目概况、设计依据、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建筑节能等内容。2.1.3建筑绿色专篇的项目概况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工程所在城市、其城市所在的气候分区、建筑性质(如办公、商业、酒店、住宅等)、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等)、结构形式等基本内容。2.1.4建筑绿色专篇的设计依据应主要包括: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3页共14页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6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7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批文8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2.1.5建筑绿色专篇应明确工程项目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和节能水平。2.2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2.2.1建筑绿色专篇中应列出项目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地上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建筑)、车位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数量)、停车方式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2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以下内容:1场地内有无超标排放的污染源。2场地内人行通道、停车位的无障碍设计要求。3室外停车场、人行道、广场、休憩设施的遮阴、避雨措施。2.2.3建筑绿色专篇中应提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透水铺装、停车场遮阴避雨、植物种类、植物种植密度等配置要求。2.3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2.3.1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内容除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外,尚应表达下列内容:1建筑总平面或平立剖面、大样图中应反映建筑新风和排风竖井分布位置及间距和高度。2住宅平面图或户型大样平面图中列出居住建筑的客厅、卧室、厨房的窗地比、采光系数(窗户外部有遮挡时)及通风面积比等计算指标。2.3.2建筑绿色专篇中应列出主要功能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应满足的隔声性能指标及主要功能空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限值要求,提供必要的隔声构造大样或标准图集。2.3.3当产生较大噪声的电梯机房、设备机房、管井等噪声源空间与有安静要求的空间相邻时,在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中应有明确的隔声减振措施。2.3.4建筑绿色专篇中应明确公共建筑中需进行声学专项设计的房间(如观众厅、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2.3.5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住宅建筑中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楼板的隔声要求,提供相应的隔声构造大样或标准图。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4页共14页2.3.6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控制指标的要求。2.3.7当设计中有吸烟室、复印室、打印室、垃圾间、清洁间等产生异味或污染物的房间时,在设计图纸中应有封闭成独立空间的措施。2.3.8建筑绿色专篇及设计图纸中应明确厨房、暗卫生间的专用烟气道、地下车库排风口的位置和构造。2.3.9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装饰装修设计时不应破坏结构主体的要求。2.3.10建筑材料不得采用国家、江苏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宜选用现行推广的建筑材料及制品。2.4建筑节能2.4.1公共建筑应说明建筑类别(甲类建筑、乙类建筑),居住建筑应说明建筑采暖空调形式(主动建筑、被动建筑)。2.4.2围护结构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居住建筑及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建筑物的体形系数。2屋面、外墙(含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居住建筑)。3门窗(含透明幕墙、天窗):1)居住建筑应分别给出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可开启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户门的种类及传热系数。2)公共建筑应分别给出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可开启面积比、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设置天窗时,应给出屋面透明部分与屋面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3)应说明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面积比或通风换气设施、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4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挑空楼板的传热系数。5地下室:公共建筑地下室为采暖、空调空间时,应给出地下室外墙、地面的热阻。注:地下室外墙、地面保温:指自室外地坪算起,沿地下室外墙墙体竖向向下延伸2m的范围;当沿地下室外墙墙体竖向埋深不足2m时,保温构造应继续沿地下室地面向内水平延伸,直至满足2m的要求。公共建筑地下室为非采暖、空调空间时,应给出地上采暖空调房间的地下室顶板的热阻。6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系数。7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分户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的传热系数。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5页共14页8冷桥部位的传热阻或露点温度。2.4.3建筑节能按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居住建筑应提供夏季空调与冬季采暖的耗冷(热)量、耗电量;公共建筑应提供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参照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2.4.4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在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因体形系数超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体、窗户的传热系数、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相近体形系数达标时规定性指标的要求。2因窗墙面积比超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体的传热系数、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满足相近窗墙面积比达标时规定性指标的要求。3因窗传热系数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和墙的传热系数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4因外墙传热系数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和窗的传热系数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5因窗的遮阳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和窗的传热系数、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6以下情况不得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1)屋面的传热系数不达标的;2)窗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同时不达标的;3)窗的遮阳和传热系数同时不达标的;4)居住建筑分户墙、分户楼板、楼梯间隔墙、封闭式外走廊隔墙的传热系数超标的;5)居住建筑南、东、西外窗遮阳系数不达标的。2.4.5建筑节能设计构造做法应包括:1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包括:屋面,外墙(含非透明幕墙),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挑空楼板,分隔采暖空调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楼板,分户墙、分户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采暖空调地下室的外墙、地面或地上采暖空调房间的地下室顶板,屋面、外墙、楼板等冷桥。构造做法应包括说明及主要构造图,关键保温材料应说明主要性能指标和厚度要求。构造做法可引用标准图,引用时需标明图集号和图号。2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外窗、透明幕墙、屋面透明部分及外遮阳等部位的构造做法。构造做法应包括:门窗洞口、窗户(包括玻璃幕墙)型材和玻璃的品种以及主要性能指标要求,中空层厚度,遮阳形式,开启方式与密封措施等。如引用标准图,应标明图集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6页共14页号和图号。2.4.6计算书与计算软件1节能计算书的编制应能反映所计算的主要指标的原始计算参数取值、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与结论。2当采用有关节能设计软件计算时,应选用通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论证的计算软件。生成的计算书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规定的要求外,尚应注明软件名称、计算时间等软件使用信息。2.4.7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太阳能集热器、光伏板应有建筑平面布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2.4.8建筑绿色专篇中应说明电梯、自动扶梯、人行自动坡道的节能要求。3结构3.1一般规定3.1.1结构专业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结构)(以下简称“结构绿色专篇”)和与结构专业绿色设计相关的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高强材料及可再循环再利用材料使用比例统计表等。3.1.2结构绿色专篇应包括:项目概况、设计依据、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优化说明、地基基础优化说明、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选用说明、主要节点或详图索引说明等。3.1.3结构绿色专篇的项目概况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工程所在城市、其城市所在的气候分区、建筑性质(如办公、商业、酒店、住宅等)、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等)、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体系、地基基础类型、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及建筑节能水平等基本内容。3.1.4结构绿色专篇的设计依据应主要包括: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3.2结构优化设计3.2.1在保证安全性、耐久性的前提下,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应进行优化设计。3.2.2结构绿色专篇中,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优化设计,可选项如下: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1201-厅审定会后修改版)第7页共14页1宜选用易实施的结构型式与合理的结构布置。2宜根据受力特点,选择材料用量较少的结构体系。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以上时,甲、乙类建筑宜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结构。4在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中,宜采用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5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和大跨度结构的水平构件宜进行截面优化设计。6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夹心楼板、组合楼板等结构型式。7由强度控制的钢结构构件,宜选用高强钢材;由刚度控制的钢结构,宜调整构件布置。8宜采用节材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水平高的构件。9宜采用高效、轻质围护结构。10其它具有充分可行性的优化。3.2.3结构绿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20141201-2014绿色深度编制规定-审查会后修改报厅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