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11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
第1页共14页2011年春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案例分析能力。2.考核方式以重庆电大期末考试文件为准。3.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4.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案例分析能力。5.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5%);名词解释题(20%);不定项选择题(10%);简答题(30%);论述题(16%);案例分析题(9%)。6.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皮纯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2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教材。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行政法概述一、重点名词行政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法的特点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三、一般掌握1、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2、行政法的法源3、行政法的分类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重点名词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第2页共14页三、一般掌握1、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第三章行政主体一、重点名词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职责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三、一般掌握1、行政主体的范围2、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的区别第四章行政机关一、重点名词国家行政机关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2、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与体制三、一般掌握1、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范围2、哪些机关能作为行政主体第五章公务员一、重点名词公务员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三、一般掌握1、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和属性第六章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一、重点名词行政授权行政委托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特征2、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3、行政委托的条件第3页共14页第七章行政相对方一、重点名词行政相对方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三、一般掌握1、行政相对方的义务第八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一、重点名词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范围三、一般掌握1、行政法制监督的意义第九章行政行为概述一、重点名词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行为的特征2、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三、一般掌握1、行政行为的分类2、行政行为无效情形第十章行政立法一、重点名词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主体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立法的特征2、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第4页共14页三、一般掌握1、行政立法体制及立法权限划分第十一章行政许可一、重点名词行政许可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许可的分类三、一般掌握1、行政许可的程序第十二章行政强制一、重点名词即时强制行政强制执行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2、行政强制执行与即时强制的区别三、一般掌握1、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2、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第十三章行政合同一、重点名词行政合同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2、行政合同的特征3、行政机关的权利4、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三、一般掌握1、行政合同的种类第十四章行政指导一、重点名词行政指导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第5页共14页2、行政指导的种类三、一般掌握1、行政指导的意义2、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行政命令、行政合同的联系和区别第十五章行政处罚一、重点名词行政处罚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申诫罚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处罚的特征2、行政处罚的原则3、行政处罚的程序三、一般掌握1、行政处罚的种类2、行政处罚的设定、适用主体及其管辖第十六章行政监督一、重点名词行政监督一般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相互关系三、一般掌握1、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的内容第十七章行政责任一、重点名词行政违法行政不当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的区别2、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三、一般掌握1、行政责任的追究和承担第十八章行政救济概述一、重点名词行政救济第6页共14页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救济的特征三、一般掌握1、行政救济的种类第十九章行政复议一、重点名词行政复议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复议的特征2、行政复议的范围三、一般掌握1、行政复议的原则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3、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第二十章行政赔偿一、重点名词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赔偿的请求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赔偿的特征2、行政赔偿的范围3、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4、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5、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范围三、一般掌握1、行政赔偿程序2、行政追偿以及我国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概述一、重点名词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2、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和特有原则三、一般掌握第7页共14页1、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2、行政诉讼法的作用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一、重点名词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2、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案件的事项三、一般掌握1、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则2、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第二十三章行政诉讼参加人一、重点名词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代理人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诉讼参加人的特征2、原告的特征3、被告的特征4、第三人的特征5、代理人的特征三、一般掌握1、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第二十四章行政诉讼证据一、重点名词行政诉讼证据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2、行政诉讼证据的分类3、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三、一般掌握1、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2、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第二十五章行政诉讼程序第8页共14页一、重点名词第一审程序起诉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回转再执行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起诉的条件2、执行回转的条件3、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方式三、一般掌握1、诉讼阻却和执行阻却事由2、执行的条件和程序第二十六章行政判决、裁定与决定一、重点名词判决裁定决定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判决的类型2、判决、裁定和决定的适用范围三、一般掌握1、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的依据第二十七章涉外行政诉讼一、重点名词涉外行政诉讼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三、一般掌握1、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第一章1、行政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和三大要素构成。第三章3、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即选任、委任、和。第四章第9页共14页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第九章4、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可以分为和。6、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依法做出维持该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第十一章7、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可将行政许可分为和。8、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第十二章9、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和。第十五章10、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和给予两次或再次以上的行政处罚。第十六章11、行政监督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的法律监督;一类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第十七章12、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或,违反其法院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第十八章13、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2种,即救济和救济。第十九章14、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和进行审查。15、经复议机关复议的,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履行赔偿义务。第二十章16、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和其他有权要求赔偿。17、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18、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有权要求赔偿。19、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由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者由他人代为履行以达到同样目的的行政行为。第二十一章20、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的人民法院管辖。第10页共14页第二十二章2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是否进行审查。第二十五章22、对于起诉和的裁定,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裁定书之次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十六章23、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二、名词解释题第三章1、行政主体2、行政职责第四章3、国家行政机关第六章4、行政授权第九章5、要式行政行为6、不要式行政行为7、具体行政行为第十一章8、行政许可第十二章9、行政诉讼强制措施10、行政强制执行第十三章11、行政合同第十五章12、行政处罚第十七章13、行政责任第十八章14、行政机关救济第二十章15、行政赔偿第二十一章16、行政诉讼参与人17、共同诉讼第二十三章18、行政诉讼参加人第二十四章19、行政诉讼证据第11页共14页三、不定项选择题第一章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A、行政合理性原则B、行政民主原则C、行政合法性原则D、行政公开原则第四章2、街道办事处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A、办事机构B、职能部门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第五章3、下列情形中,属于公务员职务关系消灭的是()。A、转任B、降职C、辞职D、退休第九章4、关于行政处分表述正确地有()。A、行政处分的对象是违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行政处分的对象一般限于行政机关隶属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行政处分属外部行政行为D、行政处分属内部行政行为第十章5、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A、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成部门B、国务院组成部门C、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第十一章6、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在于()。A、行政许可是具体行政行为B、行政许可是依职权行为C、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第十二章7、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A、公安机关B、检察院C、人民法院D、行政机关第十三章8、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A、行政机关B、行政组织C、行政法律主体D、行政主体第十五章9、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A、促使相对方履行义务B、惩戒违法行为人C、补偿违法行为受害方D、保证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工作顺畅第十七章10、下列组织或者人员中,()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不构成行政违法。A、行政机关B、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行政管理相对方第二十章第12页共14页11、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过失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重大过失D、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第二十一章12、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有()。A、不适用调解原则B、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C、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D、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第二十二章13、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提起的行政诉讼。A、抽象行政行为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外部行政行为14、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有()。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B、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C、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D、抽象行政行为四、简答题第一章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第三章2、行政主体
本文标题:2011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0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