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点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1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_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3.含义(1)____________上“百花齐放”。(2)____________上“百家争鸣”。4.特点“双百”方针是一个__________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5.成就(1)内容:描绘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风貌。(2)代表①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__________》,杨沫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等。②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刊物质量也有提高。6.影响丰富了____________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1)____________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____”的到来。(2)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____________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王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的寓言诗《__________》,昆曲《__________》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2)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________________”。3.影响(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____________百花凋零。(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2三、文艺的春天1.背景(1)“文革”结束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______”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____________。(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________,要为人民服务,为____________服务。(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________”方针,发展我国科学文化。(5)20世纪80年代初,以“________”“________”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以____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出现反映____________的戏剧、电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3.影响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____________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4.前景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__________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________。知识点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关于“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④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B.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9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4.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双百”方针的提出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广大科技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④政治运动的开展和“文革”的进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曲折的年代5.“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基本方针3B.坚持正义的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C.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D.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7.在下列作品中,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而遭受错误批判的有()①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②艾青的诗《蝉的歌》③老舍的话剧《茶馆》④电影《早春二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三文艺的春天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主要归功于()A.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实施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9.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与同时代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电影。它们应创作于()A.新中国成立之初B.“双百”方针提出的50年代C.改革开放后D.21世纪初10.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记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1956年2月中共中央4《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材料二下面的几幅图片是建国初期的电影剧照材料三“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材料四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劳动,斗争与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的相关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电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有何艺术特色?(3)材料三、四反映了怎样不同的文艺创作方针?有何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是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材料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力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5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毛泽东“不让哪几种开放”,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清单一、1.(1)社会交往方式(2)知识分子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1)艺术问题(2)学术问题4.基本性5.(1)人民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①蔡文姬青春之歌6.社会主义二、1.(1)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2)阶级斗争2.(1)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蝉的歌李慧娘(2)反动学术权威3.(1)文艺园地(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1.(1)文学艺术学术领域左(2)人民生活(3)人民社会主义(4)双百(5)五讲四美2.(1)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改革实践(3)社会生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3.学术讨论4.多样化世界对点训练1.A[该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双百”方针的识记和理解。“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在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是一个基本性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④错,故A项符合题意。]2.C[从材料中我们知道“百花齐放”方针。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颠覆国家政权的思想不能自由传播。]3.B[本题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结合题干中的1959年,不难得出答案为B项。]4.A[解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时间的审查和分析。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可排除④项。]5.C[注意题目设问指向是“直接原因”,恶意篡改和歪曲“双百”方针的正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实行的是法西斯文化专制。]6.D[“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历经曲折,主要是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7.B[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可用排除法。由所学知识可知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在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代表作品,不是遭受批判的作品,其它三项都受到错误批判,故答案是B项。]8.C[改革开放后,文艺领域清除了极“左”路线,“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实施,6推动了文艺工作的繁荣。]9.C这些作品属于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作品,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10.C[从观众对“百花奖”评选的热情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的迫切需求,A、B、D三项的观点都是片面性的,不能准确反映题意。]综合运用11.(1)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需要进一步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的提出。(2)1956年党中央正式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特色:内容大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欣欣向荣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人物形象新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3)材料三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材料四强调学术思想的自由和艺术创作的自由。表明凡是受“左”倾思想影响和干扰,就会扼杀文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凡是遵循“双百”方针,坚持创作自由,提倡艺术民主,文艺创作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12.(1)实质:“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2)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从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点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