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3北京朝阳高考一模生物(含解析)
1/72013北京朝阳高考一模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与直接培养微生物无关的是A.制作果醋需将环境温度保持在30~35℃B.将土壤稀释液涂布于选择培养基上培养C.将样品显色液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D.制作腐乳时,需先将豆腐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放置5天2.下图为部分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说明的是A.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的合成场所在细胞中的分布有差别B.构成线粒体的部分物质的合成受细胞核控制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参与细胞内也参与细胞外蛋白的加工D.①和②部位的核糖体的结构不相同3.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能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进化过程中,隔离的实质是种群间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没有离子的进出D.T细胞受损可能导致各种免疫功能的丧失2/75.下图是分别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则B处溶液浓度一定小于A处B.图2中,与C相比,D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若秋天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可能只分离到色素带1和2D.能发生图1生理现象的洋葱细胞一般不能发生图2所示现象二、非选择题29.(16分)在夏季的晴天某科研小组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其二者的杂交后代(杂种沙棘)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由图可知:清晨到8:24左右随着__________增强,气温升高,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杂种沙棘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2)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午后高温的适应性比较强的是__________。(3)杂种沙棘兼具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特性,但又与双亲不完全相同,根本原因主要是_________,此现象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时期。(4)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多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为了计算某地区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5)科研人员多年连续跟踪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有白僵菌自然感染死亡现象。白僵菌与沙棘木蠹蛾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3/730.(14分)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个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可以是左旋的,也可以是右旋的。以下是以纯合椎实螺为亲本对其外壳旋向的遗传方式所做的研究:实验一实验二亲本右旋♀×左旋♂左旋♀×右旋♂F1全部右旋全部左旋F2全部右旋全部右旋F3右旋:左旋=3:1右旋:左旋=3:1(1)有人根据上述实验做了如下推理:若椎实螺外壳旋向只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应该出现的结果是两组实验中F1性状表现应__________,F2应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且比例为__________。(2)后经实验证实:椎实螺外壳旋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下一代螺壳的表现型决定于上一代母本的基因型。由此推测:①实验一中__________代个体全部为杂合子,且亲本中雄性个体的母本为__________;②实验二F2椎实螺群体中,外壳左旋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具有左旋基因的个体占__________。31.(20分)从某地分离到能分泌纤维素酶的枯草杆菌,对此菌进行诱变,利用染色法筛选纤维素酶产量高的菌体。(染色法:染料和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发生颜色反应,当纤维素被菌体水解,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1)实验材料:菌体悬液,紫外灯,添加__________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皿等(2)实验过程及结果预期:a.将菌体悬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平均分成甲、乙两组。b.甲组用__________的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乙组不做处理。c.__________接种至选择培养基上。d.观察并测量__________的直径与相应菌落直径e.若甲组中出现了纤维素酶产量高的菌体,其形成的菌落表现为__________比乙组相应值的平均值大。(3)甲组中会出现纤维素酶产量不同的菌体,此现象是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改变了基因的_________,即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异类型),体现了此变异的__________特点。(4)枯草杆菌因没有__________系统,其分泌纤维素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5)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上述细菌,研究其数量变化规律,绘制出该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下图,据图描述此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4/72013北京朝阳高考一模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CDCBA二、非选择题29.(16分)(1)光照强度(逐渐)增大(2)CO2吸收减少中国沙棘(3)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4)样方(5)寄生30.(14分)(1)相同性状分离3:1(2)①F1隐性纯合子②50%3/431.(20分)(1)纤维素(2)b.适当剂量(强度)c.将等量甲乙两组菌液d.透明圈e.透明圈的直径与相应菌落直径比值(3)结构(或碱基排列顺序)基因突变不定向(4)生物膜(5)先S型增长后下降(首先平稳随后增加再平稳之后下降)5/72013北京朝阳高考一模生物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相关知识。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故A与微生物有关。土壤中有很多的微生物,涂在选择培养基上,目的是选择微生物,故B与微生物有关系。将样品显色液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故C与微生物无关系。腐乳的制作需要毛霉等微生物,放置5天的目的让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故D与微生物有关系。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合成分泌蛋白的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合成胞内蛋白的核糖体在细胞质基质中,故A正确;核基因表达产生的部分蛋白质进入线粒体中参与酶的合成,故B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参与细胞内也参与细胞外蛋白的加工,故C正确;附着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的结构相同,故D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相关内容。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故A错误;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血浆渗透压较大,尿液渗透压较小,故B错误;若尿崩症因肾小球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原因不是激素含量的问题,可能是受体细胞的问题,该激素在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故C正确;由题干可知,该激素是九肽激素,即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被消耗成氨基酸,故D错误。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相关内容。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可能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故A错误;隔离的实质是种群间的基因不能交流,故B正确;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故C错误;体液免疫中T细胞能识别呈递抗原,而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T细胞受损可导致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丧失,故D错误。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内容。图1所示细胞可能出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B处溶液浓度不一定小于A处,故A错误;图2中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与C相比,D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故B正确;图3中,色素带1到4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秋天温度降低,导致叶绿素被破坏,同时叶绿素合成速度极慢,所以在秋天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可能只分离到色素带1和2,故C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所以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现象,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6/729.【答案】(1)光照强度(逐渐)增大(2)CO2吸收减少中国沙棘(3)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4)样方(5)寄生【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光合作用、遗传变异、种群数量、种间关系相关内容(1)由图可知,清晨到8:24左右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气温逐渐升高,酶活性增强,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杂种沙棘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大。(2)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CO2吸收减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进而影响光合速率。高温时,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将气孔关闭。由图2可知,在午后高温时,中国沙棘的气孔导度最大,说明中国沙棘对午后高温的适应性比较强。(3)杂种沙棘是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杂交形成的,所以其兼具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特性,但亲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基因重组,所以其与双亲又不完全相同。(4)调查种群密度时,往往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所以要计算某地区沙棘林的有虫株率,应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5)沙棘木蠹蛾有白僵菌自然感染死亡现象,说明白僵菌与沙棘木蠹蛾之间是寄生关系。30.【答案】(1)相同性状分离3:1(2)①F1隐性纯合子②50%3/4【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遗传推断相关内容。(1)若椎实螺外壳旋向只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应该出现的结果是两组实验中F1性状表现应相同,F2应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且比例为3:1。(2)分析实验: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实验结果一致,且都出现右旋:左旋=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控制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且右旋相对于左旋为显性性状。①因为亲本均为纯合子,所有实验一中F1代个体全部为杂合子。因为下一代螺壳的表现型决定于上一代母本的基因型,所以亲本中雄性个体(左旋)的母本为隐性纯合子。②实验二F2椎实螺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所以外壳左旋基因(a)的频率为50%,具有左旋基因的个体占3/4。31.【答案】(1)纤维素(2)b.适当剂量(强度)c.将等量甲乙两组菌液d.透明圈e.透明圈的直径与相应菌落直径比值(3)结构(或碱基排列顺序)基因突变不定向(4)生物膜(5)先S型增长后下降(首先平稳随后增加再平稳之后下降)【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培养相关的内容。(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2)甲组属于实验组,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唯一的变量就是否用紫外线处理,其他的都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比如两组中菌液的用量就应该相同;观察的标准就是看透明圈的大小,透明圈大说明纤维素酶的产量高。7/7(3)紫外线进行诱变的本质是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定向向,所以导致甲组中会出现纤维素酶产量不同的酶体。(4)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所以像真核生物复杂的膜系统。(5)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菌的数量按“S”型增长曲线,但是当营养物质耗尽以后,菌的数量也会下降。
本文标题:2013北京朝阳高考一模生物(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3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