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3cpa财管第二部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第二部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专题一:财务管理基础一、财务管理概述本部分内容涉及第一章,历年分值2~3分左右,题型均为选择题,主要考点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原则(新增)、金融市场等。(一)财务管理内容内容含义涉及报表项目长期投资经营性长期资产的直接投资资产负债表左方下半部分的项目,与行业有关长期筹资筹资生产经营所需长期资本(权益资金+长期负债资金),包括股利分配(内部筹资)资产负债表右方下半部分的项目,与企业组织类型有关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投资、营运资本筹资,与营业现金流有密切关系资产负债表上半部分的项目,与行业和组织类型有关(二)财务管理目标1.利润最大化与每股收益最大化(忽视时间、风险因素,利润没有考虑与投资额的关系)2.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时间、风险、投入与产出关系)1)核心观念: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增加是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实质是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财富的增加额)最大化,即:企业价值增量=股东财富增量=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2)股东财富最大化VS股价最大化VS企业价值最大化①企业价值=债务价值+股权价值=债务价值+股东投资资本+权益的市场增加值②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③债务价值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影响股价,不影响股东财富。(三)财务目标与利益相关者1.利益相关者的范围1)广义:一切与企业决策有利益关系的人。2)狭义:除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外的、对企业现金流量有潜在索偿权的人。2.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其协调1)合同利益相关者(主要客户、供应商、员工)——立法调节2)非合同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社区居民、其他群体)——取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3.对合同利益相关者与非合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超出法律和合同约束之外(四)财务管理原则竞争环境(行为规律)1.自利行为(基础)2.双方交易(交易各方均自利,交易为零和博弈,税收会产生非零和博弈)3.信号传递(传递自利信息)4.引导(信号传递的运用、次优化原则)创造价值1.有价值的创意(直接投资、经营与销售)2.比较优势(专长创造价值)3.期权原则(期权具有价值,资产附带的期权价值可能高于资产本身价值)4.净增效益(项目投资的增量现金流量原则)财务交易1.风险-报酬权衡2.投资分散化3.资本市场有效(NPV=0、没有超额收益)4.货币时间价值(五)金融市场1.金融资产VS生产经营资产1)金融资产:代表拥有生产经营资产、分享其收益的所有权凭证,不产生收益,不构成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2)生产经营资产:产生收益,构成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2.金融资产特点:收益性和风险性(资产一般特点);流动性、人为的可分性、人为的期限性、名义价值不变性。3.金融资产分类:固定收益(固定或根据固定公式计算)证券、权益证券、衍生证券。4.金融市场分类:货币市场VS资本市场、债务市场VS股权市场、一级市场VS二级市场、场内市场VS场外市场。5.金融市场功能:资金融通和风险分配(基本功能)、价格发现、调解经济、节约信息成本。二、基本财务分析本部分内容涉及第二章,历年分值在2~3分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点包括:财务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影响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等等。(一)财务分析方法和局限性1.因素分析法:注意分析的顺序性和连环性。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报表本身、可靠性、比较基础。(二)基本财务比率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静态指标(可偿债资产与流动负债比较):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2)动态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较):现金流量比率3)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①增强因素:可动用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②降低因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付款、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期付款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本结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之间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长期资本负债率2)盈利能力(息税前利润、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息费用或债务总额的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债务比3)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长期(经营租赁)、债务担保、未决诉讼3.营运能力(周转率、周转天数、资产/收入):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营运资本、非流动资产、总资产4.盈利能力(结合“杜邦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5.市价比率(结合“相对价值模型”):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收入乘数)三、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本部分内容涉及第四章,历年分值在2分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点包括:报价利率与有效年利率的换算关系、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等。(一)货币时间价值1.货币时间价值基本运算1)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12)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3)年金现值系数×投资回收系数=14)预付年金终值(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现值)系数×(1+利率)①预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基础上,期数+1,系数-1②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基础上,期数-1,系数+15)递延年金递延期的确定:第一笔年金发生的期末时点数减16)插值法的运用:相似三角形原理2.报价利率、计息期利率、有效年利率1)报价利率在1年内复利的次数越多,与之等效的有效年利率越大;2)比较利率时,只能在相同计息周期(1年内复利次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不同计息周期的利率,只有换算为相同计息周期的形式(如有效年利率、计息周期相同的报价利率或计息期利率)才能进行比较;3)计息周期(1年内复利的次数)相同时,若两个利率相等,则二者的报价利率、计息期利率、有效年利率三种等效形式均相等;4)计息周期(1年内复利的次数)不同时,若两个利率在经济上等效,必须满足二者的有效年利率相等。(二)风险与报酬1.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报酬1)报酬:期望值——各种可能出现的报酬率,以其出现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值2)风险(离散程度)①方差与标准差——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情况②变化系数(标准离差率)——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或者不同的情况2.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报酬1)预期报酬率:组合内各资产收益率以其投资比重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值2)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①对于两种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若:-1<相关系数<+1,则:0<组合风险<不变(各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②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只受证券之间协方差或相关系数(即共同变动程度)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个别风险)无关。3)系统风险VS非系统风险①非系统风险(特殊风险、可分散风险):能够被分散的风险,无权要求获得风险补偿②系统风险(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不能被分散的风险,应获得风险补偿3.投资组合的机会集与有效集(以两种资产组合为例)1)无效集——风险分散效应较强的标志①存在条件:相关系数足够小②存在标志:机会集曲线向左侧凸出(向左上方弯曲);最小方差组合点在最低预期收益组合点左上方(风险更低、收益更高)2)有效集:最小方差组合点(风险最低)到最高预期报酬率组合点(收益最高)一段曲线4.资本市场线——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市场组合M)的投资组合的有效集1)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Q×RM+(1-Q)×Rf2)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的标准差=Q×σM3)若Q<1(M点左侧):贷出资金,即投资者将一部分自有资金投资于市场组合M,另一部分投资于无风险资产4)若Q>1(M点右侧):借入资金,即投资者不仅把全部自有资金投资于市场组合M,而且按无风险利率借入资金进一步投资于风险组合M5)分离定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仅影响Q(投资于风险组合M的比例),不影响M(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专题二:价值评估与长期投资决策一、企业价值评估本部分内容涉及第七章,历年分值在10分左右,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点包括:企业价值的概念、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相对价值模型等。(一)企业价值评估对象——整体经济价值1.整体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来源于要素的有机结合方式,产生整体功能——通过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为股东增加财富2.经济价值:公平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3.整体经济价值的类别1)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债务价值2)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较高者为企业价值3)少数股权(承认企业现有经营管理战略)价值与控股权(有权改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价值:两种不同的资产,在不同的市场进行交易(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见跨章节知识点(三)相对价值模型1.驱动因素1)共同驱动因素: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风险(股权资本成本的高低与其风险有关)2)关键驱动因素市盈率:增长潜力市净率:权益净利率收入乘数:销售净利率2.模型的适用性与优缺点优点缺点适用性市盈率数据容易取得;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综合性较高。亏损企业无法采用;受到整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β值偏离1的企业不适用。连续盈利,并且β值接近于1的企业。优点缺点适用性市净率亏损企业可以采用;受人为操纵小;会计标准合理、会计政策一致,可以反映企业价值变化。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固定资产很少的服务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及资不抵债企业不适用。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优点缺点适用性收入乘数亏损企业和资不抵债的企业可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以使用;不容易被操纵;对价格政策和企业战略变化敏感。类企业,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3.模型的修正:用目标企业的关键因素替代可比企业的关键因素1)修正的市价比率法:先平均、再修正2)股价平均法:先修正、再平均二、资本预算本部分内容涉及第八章,历年分值在10分左右,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点包括: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投资项目的风险衡量与处置。(一)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则:企业价值及股东财富将增加(表现为:净现值0),导致股价上升。2.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计算、决策规则、优缺点)1)动态指标: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动态回收期2)静态指标:静态回收期、会计报酬率(二)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参见跨章节知识点(三)互斥项目的优选——净现值为基本标准1.寿命相同:比较净现值2.寿命不同:比较调整净现值(共同年限法、等额年金法)(四)总量有限时的资本分配(独立项目排序决策)——∑NPV最大化1.决策方法:按现值指数由大至小顺序选取,并做适当调整,保证充分利用限额,并使∑NPV最大——仅适用于单一期间的资本分配2.从理论上说,资本总量受限不符合资本市场的原理(五)项目风险的衡量与处置1.项目风险类别——三个风险层次(特有风险、公司风险、市场风险)、两层(企业内部资产组合,股东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效应2.项目风险处置的一般方法——现金流量与折现率相互匹配1)调整现金流量法:用肯定当量系数“去除”现金流量中的全部风险,用无风险折现率折现,时间调整和风险调整分开进行;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将风险因素加入折现率,用风险调整折现率折现有风险现金流量的预期值,时间调整和风险调整同时进行。3)实务中,用项目的系统风险调整折现率(资本成本),用项目的特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六)项目特有风险的衡量与处置1.敏感性分析: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测定某一个变量发生特定变化时对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的影响,但无法提供概率,包括:最大最小法、敏感程度法。2.情景分析:允许多个变量同时变动,主观估计三种情景及其概率,根据不同情景的三组现金流量分别计算净现值,然后计算期望净现值及其离散程度。3.模拟分析:结合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布原理的分析技术,考虑了无限多的情景,需要知道未来现金流量的连续分布概率(难以取得)。三、期权估价本部分内容涉及第九章,历年分值在2~3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但很有可能在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中出现,主要考点包括:期权投资策略、期权价值影响因素、期权估价、实物期权等。(一)期权
本文标题:2013cpa财管第二部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1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