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1115培优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解答:解:(1)如图,过B点作BC⊥x轴,垂足为C,则∠BCO=90°,∵∠AOB=120°,∴∠BOC=60°,又∵OA=OB=4,∴OC=OB=×4=2,BC=OB•sin60°=4×=2,∴点B的坐标为(﹣2,﹣2);(2)∵抛物线过原点O和点A.B,∴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将A(4,0),B(﹣2.﹣2)代入,得,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3)存在,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直线x=2与x轴的交点为D,设点P的坐标为(2,y),①若OB=OP,则22+|y|2=42,解得y=±2,当y=2时,在Rt△POD中,∠PDO=90°,sin∠POD==,∴∠POD=60°,∴∠POB=∠POD+∠AOB=60°+120°=180°,即P、O、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y=2不符合题意,舍去,∴点P的坐标为(2,﹣2)②若OB=PB,则42+|y+2|2=42,解得y=﹣2,故点P的坐标为(2,﹣2),③若OP=BP,则22+|y|2=42+|y+2|2,解得y=﹣2,故点P的坐标为(2,﹣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只有一个,其坐标为(2,﹣2),在2011年的湖南湘潭市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一,直线交轴于A点,交轴于B点,过A、B两点的抛物线交轴于另一点C(3,0)。图一(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AB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略(2)∵,∴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点Q坐标为(1,m),则,又。当AB=AQ时(即第一种情况,图五),,解得:,∴Q点坐标为(1,)或(1,);当AB=BQ时(即第二种情况,图六),,解得:,∴Q点坐标为(1,0)或(1,6),又∵点(1,6)在直线上,∴点A、B、Q在同一直线,不成立,∴Q点坐标为(1,0)。当AQ=BQ时(即第三种情况,图七),,解得:,∴Q点坐标为(1,1)。∴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存在着点Q(1,)、(1,)、(1,0)、(1,1),使△ABQ是等腰三角形。利用分类思想,通过直观作图,可以直接做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避免了思考不全面而出现漏解的现象,有效的解答了动点与等腰三角形为背景的综合性问题。(2009)23.(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②共有三个时刻.…………………8分t1=163,t2=4013,t3=8525.…………………11分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近年来,将等腰三角形和函数结合在一起的中考题经常出现,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对此特别归纳如下:1、直角坐标系与等腰三角形例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C的坐标分别为A(-2,0),C(0,32),在坐标平面xOy内是否存在点M,使AC为等腰三角形ACM的一边,且底角为30°,若存在,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分析:已知点A、C的坐标,即△AOC确定。又AC=4,∠AOC=30°,∠CAO=60°由AC为等腰三角形ACM的一边知AC既可以是腰,又可以是底边。①当AC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时,可求得M坐标:
本文标题:20141115培优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5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