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年埭头中学《文化生活》模拟试题
12012~2013学年度埭头中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情况调研高二政治(选修)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②2012年3月1日,第8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广州黄埔“菠萝诞”庙会在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开幕③2012年3月5日,广东省21个地市及顺德区活动组委会同步启动粤首个“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系列活动④2012广东安铺特色美食文化节开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党的十七大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丰富的养料和动力。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文化决定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象征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2012年继续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4.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获取信息、与人交流。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能够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向世界传播D.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6.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l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①具有继承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8.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建筑设计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9.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近年来,扬州在进行城市改造提升时,不断将壁画、雕塑、盆景、楹联、诗词等文化符号“注”入古运河,使古运河成为扬州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在交流中继承和发展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下面漫画说明了()A.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B.封建落后思想残余在当今社会还起着消极影响C.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D.落后文化变换新的形式在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1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2.排舞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也叫牛仔舞。可以大家一起舞,也可以一个人独自跳,曲目多达上千首,我国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举办排舞大赛()①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有利于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取长补短④有利于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完全融合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13.“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C.文化要与政治相互交融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14.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C.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15.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④16.11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传播文化信息的新技术在15世纪传入欧洲,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勃发的近代文艺复兴时期。这主要体现了()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②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③东方的文明决定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④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7.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囤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B.中华文化独领风骚C.两岸文化同根同源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18.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主要表明()①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②中华民族宽容豁达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尊崇③中国的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胁世界和平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两岸客家一脉情,宁化石壁是台湾地区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当前,应通过发挥客家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和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弘扬客家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利用客家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是()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各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0.“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可见雷锋精神()①仍有现实意义②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④是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1.第五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的剧目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凸显了岭南粤剧时尚化、人文化和风俗化的风格,为广大戏迷送上了精美的文化盛宴。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创作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③社会发展要求粤剧被赋予时代精神④粤剧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22.2012年2月,深圳第三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等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推动城市的文明和进步,提升城市价值和市民素质。这有利于()①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④推动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广州“托举哥”周冲、杭州“最美司机”吴彬、黑龙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这一系列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很多学校纷纷开展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活动对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思想情操②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③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公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崇拜对象的统计结果: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B.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和行为C.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今社会的思潮D.提倡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意识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25.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6.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与这一论断相一致的是()A.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B.德者,才之帅也C.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D.才者,德之资27.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对象科学家时代英雄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自己反面人物无偶像其他人数30187944349134然保持着魁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①历久弥新,足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8.2012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点灯仪式分为三个篇章,以传统儒学文化精粹的“礼”贯穿始终,用现代科技和歌舞演绎“天下文枢,智慧之光”的主题,展现南京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9.当前,红色影视剧创作成为文化热点和文化时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C.继承与发展的关系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30.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C.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D.优秀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31.2012年丽水世博会于5月12日至8月12日在韩国举办。各国都以各具特色的展馆建筑演绎着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全部承载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④各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无法相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2.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
本文标题:2013年埭头中学《文化生活》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2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