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5年中考生物专题七上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用1)1.(1分)(2015•淄博)“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用1)1.(1分)(2015•枣庄)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枣庄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D【解析】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应采用调查法。(用1)8.(2分)(2015•广东)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A【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用1)1.(2分)(2015•潍坊)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具有细胞核B.呼吸并消耗氧气C.繁殖后代D.能进行反射C【解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用1)1.(2分)(2015•兰州)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C【解析】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1.(1分)(2015•威海)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C【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用1)15.(0.5分)(2015•锦州)通过对生物的特征的学习,请你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B.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D.生物都需要进行有氧呼吸A【解析】A、生物繁殖后代是一切生物的特征,B、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的,病毒属于生物没有细胞结构;C、动物一般能自由运动,而植物一般不能自由的活动;D、厌氧性呼吸如绿脓杆菌的呼吸不需要吸入氧气。1.(2分)(2015•济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有的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你认为)A.玉米B.蟋蟀C.木耳D.病毒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用1)1.(2分)(2015•滨州)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呼吸B.遗传C.营养D.生长C【解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2015•衡阳)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用1)2.(1分)(2015•威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空气C.光照D.水分A【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用1)21.(2分)(2015•滨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C.春风又绿江南岸D.大树底下好乘凉D【解析】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将体内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所以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感到凉爽。(用1)1.(2分)(2015•烟台)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A【解析】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连翘和紫荆在春季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阳光造成的。(用1)7.(1分)(2015•威海)下列谚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解析】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用1)5.(1分)(2015•枣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能影响生物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能适应环境B【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1.5分)(2015•云南)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B【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提高了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2分)(2015•兰州)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A【解析】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1.(2分)(2015•太原)我市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A【解析】因为汾河湿地公园环境适合生存,吸引了鸟类的到来。(用1)18.(1分)(2015•菏泽)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解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2分)(2015•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A.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C.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解析】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1)3.(2分)(2015•东营)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A【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1.(2分)(2015•聊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竞争关系D【解析】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5.(0.5分)(2015•锦州)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之间形成的关系是()A.合作关系B.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C【解析】杂草和水稻都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竞争关系。(用1)5.(1.5分)(2015•云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罗平油菜田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C.香格里拉依拉草原D.大理洱海B【解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用1)5.(1分)(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B【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选项中四种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少,自我调节能力弱.(用1)6.(2分)(2015•福州)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河流B.草原C.生物圈D.森林C【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菁优网版权所有(用1)15.(1分)(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D【解析】据资料可见: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10.(2分)(2015•烟台)“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C【解析】由于食物链延长,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能量逐级消耗,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增加。(用1)3.(1分)(2015•淄博)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3条食物链B.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C.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蛇C【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1.(2分)(2015•潍坊)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A.①④⑦B.①②④C.②③④D.⑤⑥⑦A【解析】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⑦表示分解者的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5.(2分)(2015•济宁)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C【解析】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2.(2015•衡阳)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B【解析】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人属于动物。(用1)1.(2分)(2015•泰安)诗歌词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C【解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2.(2分)(2015•黄冈)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B【解析】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1.(2分)(2015•长沙)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兔→鹰B.草→兔→鹰→细菌C.草→兔→鹰D.鹰→兔→草→阳光C【解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用1)3.(2分)(2015•聊城)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那条食物链正常流动()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草虫→鼠→青蛙C.草→兔子→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A【解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
本文标题:2015年中考生物专题七上第一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2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