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Word版含解析
-1-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度货币的本质1易货币的种类与形式3、4中价格的决定与变动5、6中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7、8、9中消费及其类型10、11、14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12、13、14中、中、难、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浙江六校二次联考)201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4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该普通纪念币面额为l元,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1亿枚。该纪念币()A.收藏价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B.其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D.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解析:D该纪念币的质地是黄铜合金,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因此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故D正确;A错在了决定二字;B说法错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选项C说法错误,其购买力不能由国家决定。2.(2014浙江六校二次联考)关于幸福的话题,有人认为“若因为你变富而使我受损失,我不觉得幸福;若因为我变富而使你受穷,我同样不觉得幸福;但若你或者我在变富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那才是幸福。”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①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同时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②在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条件④要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A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共同富裕的知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知,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同时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故①正确;在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符合题意,题肢②正确;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3.(2014昆明一模)某市首家持卡消费标准化市场正式投入运营。在该市场,消费者在总台购买储值卡,通过该卡进行消费结算。这种交易方式()A.是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和行为B.有利于促进市场的标准化发展C.意味着纸币将退出商品流通领域D.增加了货币风险和妨碍商品流通解析:A此题考查信用工具的使用。材料中刷卡消费避免了现金使用的麻烦,并保障了现金安全,故A正确。B与刷卡消费这种方式无关。这种交易方式只是现金消费的新形式,不会带来金融风险,反而会促进商品流通,排除C、D。4.(2014鲁迅中学适应性考试)英国财政部部长奥斯本与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尚达曼达成协议,双方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继续扮演推手角色,以进一步扩大双边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的合作。尚达曼表示,目前,伦敦和新加坡是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领先全球的人民币交易和融资中心,双方的合作将推动人民币兑换活动在全球的发展。这说明人民币()①将会保持升值的良好态势②可以与该地币种直接兑换-2-③成为了世界货币④加快了国际化进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海外人民币交易和融资中心的建立,可以在当地直接办理兑换人民币的业务,加快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②④符合材料的要求。人民币是否升值,取决于货币市场,与材料中的内容无关,①不选。③中的观点不符合实际,不选。5.(2014鲁迅中学适应性考试)“最后一千米”的意思,就是指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鲜蔬菜行业,从销售地批发商至消费者菜篮子的这段距离,由于处于销售末端,且加价幅度最大,直接导致了蔬菜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下列做法中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提高生鲜蔬菜补贴,扩大生产规模B.加快蔬菜配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C.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D.增加蔬菜供应数量,降低蔬菜价格解析:C材料中要解决的“问题”是:蔬菜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从销售地批发商到消费者菜篮子的这段距离加价幅度最大。解决问题的措施是C中的“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蔬菜供应数量等都可以降低商品的价格,但都不是针对材料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不选。6.(2014河南毕业班综合考试)假定2013年某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920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800元/100欧元。如果2014年2月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欧元贬值2%。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以欧元标价应为()A.196欧元B.188.16欧元C.204欧元D.195.84欧元解析:A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后,该商品人民币价格为1920÷(1+20%)=1600(元)。人民币贬值2%后,汇率为100欧元=800÷(1-2%)元人民币,此时该商品的欧元标价为1600÷(800÷98%)×100=196欧元,故排除B、C、D,答案为A。7.(2014河南综合考试)如图为M、N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其中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M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②N商品需求弹性小,更适合“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③M商品是汽车,若汽油价格上涨,曲线M可能会向左平移④N商品为汽车,若购置税减半,曲线N可能会向右平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由图表可知价格变动对M商品影响较大,对N商品影响较小,所以M商品是高档耐用品,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M商品适合“薄利多销”,故排除②④,①正确。汽油价格上涨,汽车需求量减少,故③正确。8.(2014威海一模)阶梯电价和水价是指把户均用电用水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即每超过一定量的用电用水,价格将会逐步提高。这一做法()①利用了价格的导向作用②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节约资源意识③会加重人们的生活压力④顺应了人们收入不断提高的社会现状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解析:A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阶梯价格依据消费量确定不同价格标准,有利于引导人们消费需求,促进资源节约,故①②正确。阶梯价格的目的是促进资源节约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故排除③④。9.(2014杭州外国语学校3月模拟)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不升反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①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②任何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④只有提高劳动力价格才能促使企业改进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C价格变动会给生产者带来影响。价格的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材料中“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体现了该观点,①正确;该企业正是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去改进技术的,所以这也是动力,③正确;②错误,某些特殊商品比如名人字画其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是促进企业改进技术的必要条件,④说法不正确。10.(2014四川联测)四川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7年41.2%52.3%2012年40.4%46.8%图表说明,几年来四川省城乡居民()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食品支出金额减少③消费结构逐渐改善④收入差距不断缩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B此题考查消费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明生活水平提高,故①正确。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缩小,可知③正确。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并不表明支出总量减少,排除②。题干无法体现收入差距,排除④。11.(2014枣庄一模)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出现下图所示特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消费水平越高消费结构就越合理B.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也越高C.收入水平制约消费行为的选择D.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渐被享受资料消费取代解析:C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水平高并不意味着消费结构合理,生活健康,排除A。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排除B。图表表明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故选C。生存资料消费是人必需的,排除D。12.伴随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搭乘地铁和骑自行车出行。这表明()①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②居民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消费成本变化影响消费行为选择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成为一种时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解析:D此题考查消费观念。生产决定消费,排除①。由搭乘地铁和骑自行车可见②正确。由于拥堵导致开车费用提高,所以消费行为发生改变,故③正确。④中“成为一种时尚”不符合现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14杭州最后冲刺)材料一注:①空气质量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300),严重污染(大于300)。②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7%、浙江省8.2%。材料二造成空气质量差的因素主要有工业企业污染物,一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缺乏,能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城市的发展密度高,人们生活中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车辆、船舶、飞机排泄的废气,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微粒、重金属等污染物。材料三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是什么?(6分)(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和消费者”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12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14分)解析:第(1)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经济信息。这必须以认真分析材料为基础。材料一共有三个部分,一是74个城市日空气质量分布,数据表明处于污染状态的城市占多数,说明全国污染严重;二是浙江的空气质量在全国属于较差的,污染严重;三是两个小注,注①是对材料中“最差的10个城市”图示的补充,注②中的信息是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分别有:我国空气污染严重;浙江的环境污染比全国更为严重;我国应该实现-5-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少污染,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更应该如此。第(2)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和消费者”的相关知识来说明如何“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企业和消费者”的要求提示我们要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方面回答问题;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主要运用如何经营的知识,从经营战略的制定、科学技术的运用、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说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第(3)问要求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只要知道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就不难从材料中提取出相关的信息来。答案:(1)①2013年12月,全国74个城市中多数处于污染状态;(2分)②空气质量最严重城市浙江省占比例多;(2分)③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粗放式发展,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大于全国,更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2)①消费者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人们生活中要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大气污染和防治做出贡献。(3分)②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发展要以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3分)③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④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企业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废气废水排放,更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长远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