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备考丘火亮
中考高分作文训练的备考策略主讲:丘火亮什么都是半桶水的老师?邮箱:15991778099@163.com电话:18823697877QQ:79939528课前说明:•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一节针对山区或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学生的讲座课,定位在作文水平起点较低的学生。课程主要是介绍中考记叙文的写法和训练方法,内容比训练课要多很多。这些方法还需要做一些专门的训练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请听课的的同学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思考,再做一些专门的训练。一、作文是中考语文的生死阵地•不管中考语文命题如何变化,作文占50分是不变的(按120分计算约占42%),这和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40%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对优秀生而言,如果作文拿不到45分左右,就意味着该生语文这一科基本上退出高分行列。对一个班而言,如果出现几个低分作文,就意味着平均分大幅下降。所以,对于奋战在中考第一线的语文老师而言,占领了作文这个阵地就意味着基本上处于不败之地。二、中考作文考点要求(摘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写记叙性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内容要求写法要求文体要求三、中考作文评价的主要标准•切题:不走题,不偏题,主题积极健康。•丰富:内容丰富,具体而言就是情节和情感曲折有变化。•生动:写好细节描写是文章生动的关键。•通透:结构清晰,分段合理,书写工整美观。四、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题回顾•2013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2012年: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2011年: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与08年类似)•2010年: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2009年:我和——一起——•2008年:“脚步”或“脚步”或“脚步”•2007年:最好的奖赏•2006年:根据有关诗句自拟题目作文•2005年:(1)另一种——(2)我看见了——五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启示:•特点:•1、都可以写成记叙文。•2、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身边的事。•3、多数以命题或半命题形式呈现。•启示:•根据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可以发现:中考作文其实主要就是考一篇记叙文。所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把握中考作文的主动权,就可以占领中考语文的生死阵地!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我们老师讲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课文中找几段经典的描写分析一下,让学生模仿。课堂效果不错,一写作文就没用。•2.大量的片段作文训练,也不乏精彩的文字,但都是一些散乱的珍珠。•3.弄一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照猫画虎”。•4.一周一篇作文甚至几篇作文,劳民伤财,搞得师生疲惫不堪。•原因:写作训练脱离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生活:•生活范围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自然),核心内容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因此,中考作文不会离开这个大的范围和方向。在初三第二学期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写好和这三个方面有关的三篇作文。这样,面对中考作文题,首先有米下锅就不慌,其次,训练时精雕细琢过的文章稍加改造就能用上(特差的学生可以原文照搬)。•注意:每个学生一定要自己写、自己改,才能避免雷同。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训练的针对性:•写不好作文,有共性的原因,也有个性的原因。课堂上要解决的是共性的问题。如记叙文写作的系统知识、记叙文评价的基本要求、记叙文修改(升格)的基本方法等。个别辅导要解决的是个性的问题。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要求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低层(25-35分):语言通顺、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中层(36-43分):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结构巧妙。•高层(44-50分):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结构精美。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科学性:•科学性就是要按照作文的规律来训练。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来做——•1.基础性积累工作。包括生活材料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和写作知识积累。这个工作是初三第二个学期之前要完成的工作。•2.作文升格训练。除了常规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基本训练之外,还需要训练学生运用基本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渲染、对比、烘托、穿插、铺垫、伏笔和照应等。七、我的作文训练思路•1.强化入格意识。•写文章就像建房子,第一步是画图纸(审题、立意),第二步是打桩立架子(构思文章的行文结构,理清两条“线”,即情节线和情感线),第三步是选材料、砌墙(具体的写作过程),第四步是搞装修(调整、修改、润色)。•2.分步分点训练。•当学生对一篇记叙文的整体格局有了了解之后,就要开始分步分点训练了。分步分点如下:①定好调——②写好背景——③构思有变化情节线——④添加情感线——⑤交代事件背景、缘由——⑥写好铺垫、伏笔和照应——⑦议论、抒情,升华文章主题——⑧扣题、以不变应万变。中考高分记叙文训练的基本程序1.给内容定一个积极的调②如影随形的情感线(随情节变化而变化,提升文章主题)①轻波微澜的情节线(写好变化、详略和细节)4.抒情、议论,升华主题(扣题)3.写两条变化的“线”(对比、烘托、照应)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定调、渲染、伏笔)5.修改、润色1、给内容定一个积极的调•中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走题、偏题现象不多,但是,很多同学选择了消极、灰色材料,导致扣分严重。因此,首先要定一个积极的调。•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可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一旦把它们写进作文里面就不一样了:它一定是赋予作者感情的,它一定是表现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的载体。因此,当我们决定要写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定好一个积极的感情基调。不是负面的材料不能写,而是考场上不能写,主要的原因是不好把握,很容易引起“核爆炸”。考场是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地方,是不能冒险的地方。1、定一个积极的调•★作文中的常见问题:•1、把老师写成暴君、魔鬼甚至怪兽。•2、把母亲写成泼妇、悍妇,人见人憎。•3、把同学朋友写成自私小气的小人等。•4、社会上的人没有一个好人都是坏人。•所以,一定要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要把生活中最美丽、最感人的东西展现出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要高度重视。它是高分作文的首要条件!!!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生活材料中提炼出积极的主题呢?《回家》“定调”思路示例•★积极方面:•1.浅层理解: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2.一般理解: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或父母身边。•3.深层理解:家是有亲情的地方。所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亲情是回家。家也是有爱的地方。因为有“爱”,其他的地方如学校、老师的家、同学的家、甚至一个陌生人的家等,也可以是特殊的“家”。•消极方面:•描写家庭的冷漠、暴力等。1、定一个积极的调•★例:材料•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老师的误解•朋友的责怪•生活的磨难•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片落叶•……•★思考方法•1.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要从正面去思考。•2.坚持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始终看到积极的一面。•3.坚持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联系,由果及因是不错的思考方法。•4.坚持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要感谢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苦痛和不幸。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一篇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的,都离不开人物描写。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给人物的出场交代一个合理的背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的。这种背景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它的作用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伏笔或铺垫)。好的环境描写还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下面我们以“回家”这个最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例进行实例分析。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示例:•☆人物活动背景选择的思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它们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择得好,看似偶然的事件可以成为必然,也是为表现人物和主题做伏笔,对推动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很有帮助。•时间1: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时间都要上课,假如选择这其中的一个时间段,就必须说明原因。•时间2:周一到周五某一天的旁晚或晚修之后(走读生是可以的)。•时间3:周五放学之后。•地点1:校园里。地点2:公交车上。地点3:私家车上。地点4:单车上。地点5:走路回家的路上。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确定相应的情感基调。•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情感表现涉及到文章的主题、构思和写法,是要综合考虑的。但是,我们可以先假设一种情感基调:如喜悦、痛苦、悲伤、焦急、郁闷、愤怒、憎恨等。具体选择哪一种基调需要根据文章的构思而定,并在背景描写中体现出某一种情感。•这样说起来还是很抽象的,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例子吧。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1(喜悦之情)•又是一个期盼的周末。•深秋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火辣辣的了。一路上微风吹拂着我的脸,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笔下写过的“像母亲的手”。马路两旁的树微微地摆动着,像是向我点头微笑。骑了10几分钟单车回到家门口的时候,竟也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中堂中学初二12班吴乔羽《回家》开头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2(无奈之情)•冬日的清晨,阳光已经从窗外照进房间,洒在我的身上。我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时钟,还有几分钟就是八点了。我伸了个懒腰继续享受着我的懒觉。•回家的感觉真好!•——中堂中学初二12班黎溢轩《回家》开头。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3(焦急之情)•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的目光不时地投向教室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已经是入秋的傍晚了,教室里的风扇却依然和盛夏一样呼呼地搅动着热风。平时我很喜欢的班主任甜美的声音此时却像一个老妇人的絮絮叨叨。•——《回家》修改文的开头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生动?——选点和变点。•环境描写也好,人物描写也好,写得丰富和生动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很多同学不是完全不会写,而是没有找到描写的角度变化、层次和方法。只要学会了最简单有效的“选点和变点”的描写法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方法介绍和示例后文详谈)训练示例•话题:春雨•训练要求:1.以“春雨”作为描写内容,抓住“春雨”的某一个特征写一段人物活动的背景。2.描写时要注意运用“抓特征选点变点、加修饰运用修辞”的描写方法。3.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4.不少于80字。5.时间:五分钟。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第一步:抓特征——“春雨”的特征是什么?联系生活、结合学过的古诗词选择一种来写。•1.“春雨贵如油。”(解缙《春雨》)•2.“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3.“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4.“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杜牧)•5.“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6.“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韦应物)•主要特征:细密连绵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第二步:运用背景描写方法扩展与丰富内容•总写一笔:春雨下个不停。(总)•分写几点:①雾霭笼罩着田野。②榕树更绿了。③小花长得挺精神。④我走在校园里……(分)•问题分析:上面的内容体现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和选点变点的写作方法。但是,字数不合要求,语言也不生动。怎么办?•——加修饰运用修辞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总写一笔:(初稿)“春雨下个不停。”•(加修饰)细密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用修辞)像无数条细丝飘洒下来,似乎要把整个天空包裹起来,把所有人都变成蚕茧似的。•如果你想表达更加郁闷的心情,也可以这样写:•细密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有一只巨大无比的蜘蛛在布织着一张天罗地网,似乎要把所有人都网罗进去。•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修辞方式。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分写几点:(初稿)①雾霭笼罩着田野。②榕树更绿了。③小花长得挺精神。④我走在校园
本文标题: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备考丘火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9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