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1.(2011·高考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20mC.30mD.40m解析:选B.石头在井中的下落过程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由h=12gt2可得:当t=2s时h=20m,答案为B.2.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B.1∶5C.1∶8D.1∶9解析:选D.由v=gt可知小石块在ab段运动时间与ac段运动时间之比为1∶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小石块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与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1∶9.3.(2012·浙江元济高三检测)喷泉广场上组合喷泉的喷嘴竖直向上.某一喷嘴喷出水的流量Q=300L/min,水的流速v0=20m/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A.5LB.20LC.10LD.40L解析:选B.水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喷出时,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v0g=4s,所以V=Qt=30060×4L=20L,所以选项B正确.4.(2011·高考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解析:选D.由x=v0t+12at2与x=5t+t2的对比可知: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2m/s2.将t=1s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1s内的位移是6m;前2s内的位移是14m,平均速度为142m/s=7m/s;由Δx=aT2可得T=1s时,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得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都是2m/s.D正确.5.图1-2-8(原创题)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发射塔高度为80m.一名同学在观看电视时,在头脑中记下火箭上端的位置A,如图1-2-8,用自己的手表测出火箭从开始发射到下端通过A点用的时间约为4.3s,若长征2号F运载火箭(连同“天宫”一号等)的总高度为58.3m,设火箭开始阶段是匀加速的,在初始发射阶段可认为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总质量不变,系统产生480吨的推力.请你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求出火箭在初始运动阶段的两个运动学物理量.解析:由题意知初始阶段火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58.3m用时4.3s,设其加速度为a,则x=12at2∴a=2xt2=2×58.34.32m/s2=6.3m/s2,设火箭末端通过A点时速度为v,则v2=2ax,∴v=2ax=2×6.3×58.3m/s=27.1m/s.答案:见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创新题)2011年8月21日,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跳高决赛中,美国选手巴雷特夺得冠军.巴雷特的重心离地面高1.2m,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96m的高度.据此可估算出她起跳时的竖直速度大约为(取g=10m/s2)()A.2m/sB.4m/sC.6m/sD.8m/s解析:选B.人跳起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即为起跳时的初速度v0,而跳起的高度为h=1.96-1.2=0.76(m),则v0=2gh≈4m/s,应选B项.2.(2012·温州中学高三检测)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A.v1·v2B.v21+v22C.2v22+v21D.2v22-v21解析:选D.设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v,过桥时的加速度为a,由题意可知,v22-v21=2aL.v2-v22=2aL,故v=2v22-v21,所以选项D正确.3.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A.t0B.(2-1)t0C.2(2+1)t0D.(22+1)t0解析:选C.由逆向思维可知物体从b到e和从e到a的时间比为1∶(2-1);即t∶t0=1∶(2-1),得t=(2+1)t0,由运动的对称性可得从e到b和从b到e的时间相等,所以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2t,即2(2+1)t0,答案为C.4.(2011·高考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Δxt1-t2t1t2t1+t2B.Δxt1-t2t1t2t1+t2C.2Δxt1+t2t1t2t1-t2D.Δxt1+t2t1t2t1-t2解析:选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v1=Δxt1,v2=Δx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v2=v1+at12+t22.联立以上三式可得A正确.5.(2012·舟山模拟)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1∶22∶32,1∶2∶3B.1∶23∶33,1∶22∶32C.1∶2∶3,1∶1∶1D.1∶3∶5,1∶2∶3解析:选B.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位移的比是1∶3∶5∶…∶(2n-1),2s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2s与第3s的位移之和,3s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4s、第5s与第6s的位移之和,因此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为1∶8∶27,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4∶9,故选B.6.(2012·福建福州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0mB.24mC.25mD.75m解析:选C.由Δx=aT2得:7-9=a×12,a=-2m/s2,由x=v0t+12at2得:9=v0×1+12×(-2)×12,v0=10m/s,所以汽车到停下来用时t=0-v0a=0-10-2s=5s,6秒内的位移:x=vt=0+102×5m=25m,故C对.二、不定项选择题7.(创新题)2011年11月13日下午,巴基斯坦空军“雄师”飞行表演队飞行员驾驶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训练飞行.图1-2-9乙是“枭龙”战机在演练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则此过程关于飞机飞行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2-9A.飞机在前100s内的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B.在100s到200s时间内飞机静止C.飞机在200s到300s内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D.在400s时,以地面为参考系,飞机的速度大小不一定为0解析:选AD.由公式a=vt-v0t得,前100s内的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飞机在200s到300s内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0.1m/s2,故A项对;在100s到200s时间内,vy=20m/s.故B项错;在400s时,尽管竖直速度vy=0,但vx不一定为零,故D项对.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解析:选ABC.由x23-x12=x34-x23可求x23,故C正确;由Δx=aT2可求a,故B正确;由v2=x132T可求v2,再由v2=v1+aT可求v1,故A正确,但物体原来的初速度无法求出,故D错.9.图1-2-10如图1-2-10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解析:选BC.图象是x-t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10.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x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1s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表中x为66.7解析:选BD.从表格数据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求得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v22x2-x1=7.5m/s2,x1表示思考距离、x2表示制动距离,C项错;D项有x2=v22a=41.7m,加上思考距离得表中x为66.7,D项也是正确的.三、非选择题11.航空母舰以一定的航速航行,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加速度是a=5.0m/s2,速度须达v=50m/s才能起飞,该航空母舰甲板长L=160m,为了使飞机能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多大的速度v0向什么方向航行?解析:法一: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m/s,飞机起飞过程中航空母舰所发生的位移为v0t,则飞机的位移x=L+v0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2-v20=2ax可得:502-v20=2×5×(160+v0t)v=v0+at,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求得:v0=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法二:若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零,位移为L,设末速度为v1,则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v21=2aL,解得v1=40m/s,所以v0=v-v1=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答案: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12.图1-2-11(改编题)2011年12月1日至21日,印度和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了代号为“匕首-2011”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印方参演人员全部来自印度伞兵团.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则有v2-v20=-2ah,即52-v20=-2×12.5×h又v20=2g(224-h)=2×10×(224-h)联立解得h=99m,v0=50m/s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v22g=5220m=1.25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v0=gt1,t1=v0g=5010s=5s,t2=v-v0a=5-50-12.5s=3.6s,故所求时间t=t1+t2=(5+3.6)s=8.6s.答案:(1)99m1.25m(2)8.6s
本文标题:201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6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