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时训练
1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时代主题1、2、3、5、13、14易、易、易、易、难、难国际新秩序4、5易多极化趋势6、7、13、14易、中、难、难综合国力的竞争8、14中、难我国外交政策1、3、7、9、10、11、12、13、14易、易、中、易、易、易、中、难、难一、选择题1.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在元首层面达成了不重蹈“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战略共识,新型大国关系因此上升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层次、新阶段。这说明()①中美两国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④中美两国都尊重彼此的正当利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①错误;中美两国不重蹈“修昔底德陷阱”,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②符合题意;两国重视合作共赢,说明共同利益促进国家合作,③符合题意;④否认了美国时常侵犯中国合法利益的现实,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2.从“命运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回顾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外交思路,致力于树立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意识,可谓其外交理念中的一大亮点。这一外交理念()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有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③提升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④着眼共同利益,消除利益差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A本题考查时代主题。材料强调共同的利益,没有涉及反对霸权主义,排除③。各国利益存在差别,这是无法消除的,排除④。通过注重共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可见①②正确。3.(2015大同三模)联合国安理会于2015年2月23日举办了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中国提出的“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不要对立;要公平,不要强权;要共赢,不要零和”四点主张,得到了各方积极回应。材料体现了()①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我国提出四点主张,体现了①;材料没有涉及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②与材料无关;安理会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题,体现了③;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利益问题,④与材料无关。24.(2015黄冈调研)“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说明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①努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④坚定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国家利益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D材料说明要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①不符合题意,④观点不正确,应该是尊重他国正当利益。5.(2016浙江余姚中学月考)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人类共存之道与和平之策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C.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解析:B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还面临着问题,解决途径就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不要以为多极化已形成,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敌人”,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出现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这说明()①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②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根源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A此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美国将欧洲、日本等视为自己潜在的敌人,可见欧洲和日本势力的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故①正确。美国这样做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故②正确。此题主要涉及美国与其他力量中心的关系,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问题,故排除③。国家抗衡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存在分歧,故排除④。7.(2015衡水模拟)历史上,新兴大国与既有大国之间由竞争走向冲突甚至对抗,似乎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明确提出,中美要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其依据是()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中国与美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④中国与美国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解析:C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排除①;中美要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与④无关,舍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8.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持续深入发展C.把维护网络安全作为对外交往的重点D.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国力3解析: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材料正说明这一点,选D。A、B、C与题意无关,不选。9.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利益。可见()①中美利益一致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美国全力支持中国发展④维护本国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C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不等于两国利益一致,①错误;中国和平崛起符合美国利益,这是美国支持中国发展的原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中美有合作也有冲突的事实。10.(2015长春质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时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这一原则()①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②是《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③是世界各国坚持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④同样适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以重要的国际会议为切入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故②说法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应坚持的原则,但是仍有个别国家不遵循此原则,故③说法与事实不符,应排除。11.(2015南京、盐城联考)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约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11月8日,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这说明()①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世界多国的积极支持②多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③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④我国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建设性作用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解析:A材料说的是对外支持,并非国外对我国的支持,也不能说明我国对外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排除①③;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是基于本国自身利益,②正确;我国出巨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说明我国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④符合题意;选A。12.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表重要讲话时,习主席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习主席明确表态,“中国为和平而来”。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的善意之举,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建立维和待命机制、提高非洲维和能力建设的庄严承诺,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维和行动”,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如果让你就此写篇报道,标题应该是()A.联合国:以和平与发展为宗旨B.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C.和平:难以改变的趋势D.世界:和平成为共识解析:B材料没有强调联合国的作用,排除A;材料主要说明我国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世界和平,B符合题意;C错在“难以改变”;材料没有涉及各国都珍爱和平的信息,D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多次发生化学武器袭击,危机不断升级。美国认定化武袭击是叙政府军所为,准备武力打击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国际社会对此大都表示反对:中、俄坚4决反对美国对叙动武;英、德等10多个欧盟国家表示不参与美国对叙的军事行动;最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对叙利亚的化学武器进行核查和销毁,将叙利亚局势从战争边缘拉回到和平轨道,为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提供新的机遇。材料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中国积极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拉回到和平轨道。(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怎样履行大国的责任。解析:第(1)问考查时代的主题和多极化趋势。各国关注叙利亚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通过多国角力叙利亚问题,可见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第(2)问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回到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是时代的必然要求。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叙利亚局势回到和平轨道,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在美、俄、中、欧盟等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得以实现,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①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反对对叙动武,支持和平解决叙化武危机,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我国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处理叙利亚问题,根据是非曲直决定我国的态度和政策,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坚持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材料二2015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英国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边英国各种隆重欢迎习近平一行;隔着浩瀚太平洋的美国却很烦躁。看看地图就知道,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国再也不是那个“站在北京望南京”封闭软弱的“东亚病夫”。(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外交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英美对中国不同态度的原因。解析:第(1)问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我国外交政策得到积极响应,从我国的角度看,在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
本文标题: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2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