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学考选考地理课目适应性考试试卷版含解析
页1第页2第页3第浙江省学考选考绍兴市适应性试卷分析二、试题解析1.D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极光是太阳日冕层中的带电粒子流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地球并与极地上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发光现象。故答案选D。2.B本题考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的三维导航与定位,其中就包括对海上船只进行实时监控定位。故答案选B。3.A本题以土壤为例考查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气候暖湿,微生物活动旺盛,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被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故答案选A。4.C本题考查滩涂(海滩、河滩、湖滩的总称)湿地的重要价值。滩涂的重要价值包括:水产养殖、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故答案选B。5.A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个别环节的影响。“海面城市”的建设即对城市部分下垫面进行相应的改造以增强降水时下垫面的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功能,“海面城市”的建设将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故答案选A。6.D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评价。围湖造陆与市内河道建坝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地下水开采应合理适度不宜一禁了之,城市铺设透水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是一个相对可行合理的措施。故答案选D。7.C本题考查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会影响风力的大小,本题所设的情境中,摩擦力差异不大,影响不同海域风浪大小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故答案选C。8.A本题考查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来分析和描述相应的事实,这与本题干的情境刚好吻合。故答案选A。9.B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坑,而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流水溶蚀地貌。故答案选B。10.C本题考查天文观测的选址条件。射电望远镜主要是接收宇宙空间中各类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人类活动稀少有利于减少对无线电波的干扰。喀斯特地貌的天坑地形可以减少建设的工程量,石灰岩地区利于地表水下渗,可以减少雨季积水对射电望远镜的破坏。材料信息显示“大窝凼”位于山区,地势较高。故答案选C。11.D本题考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原因。在总人口上升的基础上,劳动年龄人口却呈现减少趋势,说明退休人口群体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从我国人口现状看,青少年比重短时间内不会明显增大,且增大与否不会很快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变化;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保持相对稳定,并没有明显下降。国际人口迁移(含出国留学)数量相对较小,其影响不会十分明显。故答案选D。12.B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产业政策的调整。缓解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调整人口的生育政策,二是减少劳动力的需要。故答案选B。13.D本题考查不同形式的产业联系。图示铝工业的主要部门间的工业联系属于典型的生产协作联系。故答案选D。14.B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空间布局的区位因素。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铝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吸引了众多铝材加工企业的集中布局。故答案选B。15.D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定。美国加州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加之北水南调工程给予其灌溉水源的保障,促进了该州地中海式农业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央大平原,乳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的城市集聚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区。故答案选D。16.C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州南部地区作为调水工程的受水区,随着地表水和灌溉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其地下水位上升,加之该区域蒸发旺盛,易引起严重的土地盐渍化。故答案选C。页4第17.D本题考查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答案选D。18.A本题考查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答案选A。19.A本题考查工业部门的合理布局。①地位于盛行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大气质量好),且临近机场(利于产品外运),适合微电子企业的布局;化工企业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水污染,④地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污染影响较小),位于河流的相对下游(供水便利且对城区水污染影响小),且临近铁路(水路交通便利),适合化工企业的布局。故答案选A。20.C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物流园的建设有利于相关企业的空间集聚,从而能降低企业的成本,加强企业协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该城市把大部分物流园建在郊区的主干道附近,有利于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故答案选C。21.D本题考查板块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岩浆侵入频繁,地热能丰富。故答案选D。22.B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分层。该发电厂利用的热能来源于软流层的岩浆。故答案选B。23.D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故选答案D。24.D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纪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故答案选D。25.C本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与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大城市易出现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心区盛行上升气流,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高处凸),郊区盛行下沉气流,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低处凸)。故答案选C。26.(10分)(1)西南(偏南)(1分)冷锋(1分)(2)寒暖流交汇(1分)(3)多个河段水能丰富(多个河段落差大)(1分)高耗能(1分)(4)煤炭(1分)新兴工业及服务业(1分)(5)F地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1分)G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27.(10分)(1)沙漠广布(1分)地形(高原山地)(1分)气候(高寒缺氧)(1分)(可对调)(2)工业化(1分)农业(第一产业)(1分)(3)资源(1分)劳动力(1分)(可对调)(4)青藏地势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1分)28.(15分)(1)差异:A城市比B城市年降水量小很多。(1分)原因:A城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1分)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终年降水少。(1分)B城市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沿岸暖流增湿作用,全年降水丰富。(1分)(2)低纬海洋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高;(1分)秘鲁寒流经过,水汽遇冷水面易凝结成雾;(1分)该地大气较稳定(易出现逆温),雾不易扩散。(1分)(3)逐渐变短(1分)8月5日至21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1分)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正午影长逐渐变短。(1分)(4)地处板块消亡(碰撞)边界,岩浆活动频繁,易形成有色金属矿产。(1分)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露天开采,植被破坏,土地退化;(1分)地下采矿,造成地表塌陷;(1分)矿渣堆放,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1分)29.(15分)页5第(1)A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1分)地势低平;(1分)人工开凿运河。(1分)(2)特点:水域面积减少,河网密度下降。(1分)河道泥沙自然淤积;城市化建设,填埋河道;农业围垦。(2分,答出其中两点)(3)差异:A地洪涝;(1分)B地滑坡、泥石流。(1分)原因:A地为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B地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1分)(4)上海可利用新融入地区资源、劳动力优势,向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1分)拓宽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引领作用;(1分)实现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全面升级,并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1分)新融入地区可利用上海科技、人才、资金、管理优势,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1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1分)三、问题与建议1.基础知识不扎实。例如选择题4、7、8等试题得偏低,反映出考生对滩涂湿地、风形成的根本原因、GIS的功能等基础知识在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偏差,知识漏洞比较明显。建议: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梳理考试标准,巩固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2.区域认知能力偏弱。例如选择题15、21和综合题26、27题,得分较低,反映出考生区域空间判断能力薄弱,区域认知能力差。建议:重视区域认知能力的训练,强化学考规定的区域(1个大洲、1个地区和1个国家)的空间感知,并将系统地理的主干知识落到区域空间之中。3.审题析题能力偏弱。考生许多试题的得分偏低,固然与其基础知识和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审题析题的能力密切相关。如第4题,“滩涂湿地”显然与“湿地”的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保持水土”和“航运”明显不符合其功能要求。考生在其它试题(特别是加试题)的解答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建议:加以答题指导,引导考生领会命题意图,依据材料信息进行针对性地应答。4.地理综合思维偏弱。地理加试题往往以现实问题为情境,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区域认识、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探究区域环境特征及区域发展问题。如28题以“里约奥运会”为背景入题,要求考生分析探究区域内降水差异、夏季多海雾原因、正午物影的变化、有色金属矿成因及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分析解答需要考生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综合思维进行推理分析,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建议: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选择特征区域,运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主题”探究性复习。
本文标题: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学考选考地理课目适应性考试试卷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1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