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年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西方经济学:(40分)一、解释下列经济范畴(每个3分,共15分)1.负效用(disutillty)【才思教育解析】指人们消费一种商品或劳务时,如果没有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反而给人们带来了不舒适或痛苦的现象。人们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会使得人们某一方面的欲望得到满足,从而该种商品或劳务就具有效用。但随着消费者消费的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数量逐渐增多,其得到的效用不一定越来越大。例如,吃东西时,最初的一两个单位的食物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效用,但当消费者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量,当连续吃下的食物达到一定限度后,即使再多消费一个单位的食物,带来的已经不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不舒适比如腹胀之类,这时的食物对这个消费者来说具有负效用。由此可以看出,负效用一般是在消费者消费商品得到最大满足程度之后出现的,因为这时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得到的总效用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如果再继续增加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就必然产生负效用。负效用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因为不同的消费者在消费同一商品时得到的效用量或者达到最大总效用时的消费数量可能不同。在西方经济学中,人们一般用负效用和效用相结合来说明消费者的行为或者社会总体的福利。2.隐含成本(implicitcost)【才思教育解析】指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资源(包括企业家的劳务,自己所拥有的资本等)相联系的成本。它反映的是这些资源相应的可以用在别处的这一事实,应该包含在厂商的总成本之中。在计算厂商总成本的时候,如果忽略了厂商的隐含成本,将会使决策严重失误。3.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才思教育解析】指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定义的一个社会评价标准:当社会中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这个社会就处在一种理想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微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运用效率。它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运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作用,从而避免浪费现象。即用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品。第二个层次是宏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它是指如何在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与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能够全心全意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做到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运用资源,就可以认为这个经济体系是高效率的,也可以说,这种效率就是帕累托效率。4.投资: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主体是企业单位、政府、居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5.自然失业率(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才思教育解析】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二、简答题:(10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才思教育解析】(1)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经济活动中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等的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其资源配置对此进行必要的干预。首先、市场机制不适应于公共产品的有效生产,政府的首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第二、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社会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应该鼓励那些能够带来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活动,限制那些带来负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但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第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包含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在内的复合体,是不完全竞争。政府全心全意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通常采取替代市场来组织公共事业的生产来防止或通过价格管制的办法来纠正自然垄断,制定反托拉斯法对市场垄断加以限制。第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社会必须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却不能解决公平问题。政府可以普遍采用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收入分配。第五,市场经济不能解决宏观的经济波动与失衡。因为市场机制注重的眼前利益和个体的微观利益,市场的调节作用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容易导致宏观总量失衡、长期发展受阻。国家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2)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经济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如信息失灵、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等。制定公共决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存在着多种障碍和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真正做到正确合理。同时,公共决策是各种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难以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政府有不断扩张的倾向,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逐年扩大,增加了决策成本。由于政府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应,一方面因缺乏竞争、没有追求利润的动机,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可能用公共产品交换私人产品从而获取个人利润,产生腐败。总之,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样,同样会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资源配置低效、社会福利减少和政府开支的增长等一系列弊端。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功能必须由除政府、营利的机构个人或者企业之外的第三者(通常是非营利机构,大学是典型的非营利机构)来承担。
本文标题: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7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