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5备考-(历史)名校解析分类汇编N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
N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目录N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N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3N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N1N2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5分)【知识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答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据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体系的内容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美国和世界从“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角度回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的角度归纳出“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的答案;第二小问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信息从“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思路表达。参考答案:(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1分)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2分)(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1501)】23.“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知识点】N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答案】C解析:依据“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得出其共同原因为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雅尔塔体系的特点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ABD项俱发生在雅尔塔体系形成后,故本题选C。【思路点拨】在复习中一是要把握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趋势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二是要注意热点,如针对亚太局势联系美日关系的演变、朝鲜战争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160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1501)】17.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知识点】N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答案】A解析:从表格材料中的援助战略涉及到中国的复兴经济,是长期贷款。世界银行是长期贷款,侧重国际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复兴经济和全球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短期贷款,侧重金融,稳定国际汇率维护货币体系正常运转;C、D两项不具备到材料援助战略的功能。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解读,并对世界银行的功能准确的把握。N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H2I1N240.(25分)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后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材料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阶段时期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中期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最终形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当今全球化二战后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材料三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摘自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内容(1)结合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7分)(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最后阶段有哪些显著变化。(12分)(3)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6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答案:(1)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分)。理由:用于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是用于贵族或社会上层消费的奢侈品,并非用于民间生产或商业。(4分)(2)新特征:丝绸之路是以东方(中国)为中心(2分);世界市场以欧美为中心(2分),侵略扩张(2分),把各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变化:由欧洲主导逐步发展到美国主导(2分);由对外殖民扩张(暴力掠夺)逐步过渡到用经济手段控制为主。(2分)(3)特点: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2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分),各国确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2分)。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宋代”可知经济特征最重要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原因”材料一中“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可以看出用于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是用于贵族或社会上层消费的奢侈品,并非用于民间生产或商业。(2)注意回答时要体现“新特征”主要是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则以欧美为中心,是资本主义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二战后控制世界市场的手段是: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之前的变化是由欧洲主导逐步发展到美国主导;由对外殖民扩张(暴力掠夺)逐步过渡到用经济手段控制为主。(3)从材料中“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共同合作”、“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等处看出我国希望的模式是: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各国确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N1N2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
本文标题:2015备考-(历史)名校解析分类汇编N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5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