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2课时)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形成的重要理论、代表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髓等。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及重要理论的学习,结合必修一、必修二所学知识,进而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深远影响。学法指导1.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因此,学习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体会毛泽东在思想领域的创新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进一步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温故知新: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回顾情况,相机进入本课时学习。【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82-85,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三目“毛泽东思想的发展”A:(1)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就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形成哪些重要理论(注意著作)(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时间文章内容实践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指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2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A:(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精髓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4.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3组学生板演预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近现代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请注意阅读“资料回放”综合思考)?【4组学生板演预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2】请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相关知识综合思考,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5组学生板演预测】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科学实践和探索;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条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三、毛泽东思想发展1.发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转变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问题;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解决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2.其他: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国际战略和外交、统一战线等。【检测反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6组学生板演预测】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3(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发表于哪一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材料二在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上分别提出什么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组学生板演预测】发表于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新的变化,指出其变化之处,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主要有哪些?【1组学生板演预测】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宗旨:追求社会平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注意:应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进行点评,特别是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解析】(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可以直接概括出来,即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发表于1945年4月抗战末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其中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和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材料二中文字“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说明《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3)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其发展宗旨是追求社会平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教学后记如何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失误问题,既是一个敏感问题,也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毛泽东思想理解为毛泽东一个所有思想行为,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困惑。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2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