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文化生活模拟综合试题精选30题
12014文化生活模拟综合试题精选30题1.第三组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Y市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特别关注对城镇原有文物古迹、民宅、地方戏剧、传统手工艺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并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开发当地民俗历史特色旅游线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进宽带、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以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建成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农村文化站(院)和农家书屋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00多个;广泛开展“新农民、新生活、新家园”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Y市文化建设的措施对该市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12分)1.①保护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城镇文化软实力;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路线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城镇居民收入;③科学技术影响文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文化场所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益;④主题创建活动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谐文明风尚,为城镇化提供正确的方向、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每点3分,共12分)2..材料一“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材料三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10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应有的作为(4分)2.(1)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对传统“贵和”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并注入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元素;(4分)创新“贵和”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在外交实践中践行“贵和”思想,提升其影响力;(3分)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3分)(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本领3..材料一: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343106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42520约7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材料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3.(1)问题: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走出去”步伐缓慢,文化创新能力不足,青少年文化道德素养亟需提高。(2分)认识: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②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④思想道德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4分,只要选择一个问题谈认识即可):4.材料二:2010年7月,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辽宁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1)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辽宁建设文化强省的措施。(12分)24.措施: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②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创新文化内容与形式,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③发展有地域特色文化。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⑤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发展主体的作用,增强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任意一点措施得2分,总分8分)5.近年我国某省出版集团坚持“跳出出版做出版”的经营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跨界对外贸易的新路:控股成立跨国出版集团,大量引进介绍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旅游类的图书;在做好图书出版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录入、印制外文图书、动漫加工外包等“文化服务贸易”和加入中国元素等附加值的“文化装备”上,甚至是直接进行实物出口和资本投资,既延伸了产业链,也使得图书版权输出有了更多的嫁接渠道。2012年,该集团的版权输出数量从2005成立之初的5个发展到801个,连续6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蝉联版权输出第一,而且大大提高了版权输出的质量。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12分)5..①发展经济,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③创新文化体制,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④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人才,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科技水平。(12分,每点3分。)6.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⑴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对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10分)6.答案:①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3分)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文化创造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决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全盘西化”。(3分)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决不能妄自尊大。(4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0月13日,《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在孩子们中影响颇深的动画片遭到央视点名批评。这引起某校高三学生的关注,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论点论据正方:应该批驳在《熊出没》中,熊大熊二每次都能躲过子弹,光头强被强电流电了能不死;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据统计,灰大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等等,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情节常让家长汗颜。反方:不应批驳《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自2005年6月推出后,最高收视率曾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此外,该片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海、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1)你支持哪方的观点?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7.(1)(12分)正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影响人的思维方式。(2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2分)因此,要创作播映健康、文明的动画作品,使动画片成为未成年人的良师益友。《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现象。必须予以批驳。(2分)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2分)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等等,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情节,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2分)反方: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2分)《喜羊羊与灰太狼》3推出后,收视率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并在境外的热播。这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我国国产动画片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2分)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2分)《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2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分)《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国产原创动画片,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有利于中华文化交流与传播。(2分)8.(10分)实现中国梦,必须建设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于每年春节期间在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访演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8..(10分)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依靠先进科技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③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创新业务形态,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④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⑤坚持文化“走出去”与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每要点2分,只要答出5个要点即可,最高10分)9.材料一:“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10分)9.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分)②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分)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2分)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分)【评分说明】其它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0分。10.2012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调查活动,同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
本文标题:2014文化生活模拟综合试题精选30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7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