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2014年陕西省《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单选题)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年陕西省《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单选题)1.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A.孟子B.苟子C.杨雄D.老子2.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3.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属于()。A.艺术教育B.自然教育C.社会美育D.教育美育4.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5.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A.“六艺”B.《四书》和《五经》C.《学记》和《理学》D.“七艺”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6.终身教育是()。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7.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杨贤江8.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A.专业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9.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A.古代斯巴达教育B.古代雅典教育C.古代印度教育D.古代罗马教育1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A.夸美纽斯B.苏霍姆林斯基C.加里宁D.马卡连柯13.《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15.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6.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探究法18.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A.多元教育B.终身教育C.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19.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A.洛克B.格赛尔C.孟子D.威尔逊20.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21.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大规模创办的办学形式是()。A.私学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B.公学C.书院D.官学2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且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公正评价权B.名誉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哲学家培根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英国哲学家洛克24.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A.学生管理B.教学管理C.生活管理D.人事管理25.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26.“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的影响。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C.复合决定论D.心理决定论2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28.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29.一次测试后,老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试属于()。A.安置性测试B.形成性测试C.诊断性测试D.总结性测试30.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兼爱”和“非攻”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参考答案及解析1.C【中公专家解析】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2.B【中公专家解析】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3.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美育就是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而实现的存在于全部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美育。师表美就是教育美的一种。4.B【中公专家解析】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5.B【中公专家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6.D【中公专家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终身化;二是教育的全民化;三是教育的民主化;四是教育的多元化;五是教育科技的现代化。7.C【中公专家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教育即生活。8.D【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法》第l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9.B【中公专家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10.C【中公专家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11.D【中公专家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2.C【中公专家解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词原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13.B【中公专家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说: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而难以理解。14.C【中公专家解析】《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15.A【中公专家解析】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6.D【中公专家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17.C【中公专家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18.D【中公专家解析】全民教育是近l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19.A【中公专家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C【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21.A【中公专家解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22.D【中公专家解析】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拥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隐私,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23.A【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24.B【中公专家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主。25.A【中公专家解析】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26.B【中公专家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严师”和“棍棒”即为外在压力。27.D【中公专家解析】“十年”、“百年”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28.A【中公专家解析】课外活动不可能代替课堂活动,课外活动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29.C【中公专家解析】诊断性测试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能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30.A【中公专家解析】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思想,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技术的传习。文章来源: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本文标题:2014年陕西省《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单选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5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