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长方体表面积集体备课doc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应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丰富对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展开图,课件,剪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基本功训练二次复备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哪些特征,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昨天我们结识的朋友—长方体,它要去做客,请大家帮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结合具体情境展开教学,引入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三、交流预习,质疑问难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方体的花外衣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感受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刚才我们想对长方体的那些部分进行包装?生:长方体的6个面。师:那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师:老师手中有一个展开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师:说得对!请你把你刚才涂色的长方体,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二次复备“右面”标明6个面。2.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师: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生2: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生3:简单地说就是把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师:既然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3.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各小组先把手中长方体包装好,独立思考如何求它的表面积?(2)小组交流,一人执笔三人汇报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多。(3)交流汇报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生1:分别求出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的面积,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就是它们的表面积。S=S上+S下+S左+S右+S前+S后生2: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二次复备S=2S上+2S左+2S前生3:求出上面,求出前面,求出左面,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因为长方体六个面中,分别有三组相对面的面积相等。S=2(S上+S左+S前)生(4):侧面积加2个底面积S=C底h+2S上师:你们计算的很准确!长方体学具是一个长、宽、高不等的长方体,你们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很值得学习。生活中的长方体确实是各种各样的,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师: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4.探索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全班反馈小结: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五、运用新知,及时练习做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的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1)独立完成。(2)全班反馈。六、检测达标,巩固提高二次复备(本练一练第1—3题)1.独立完成,小组交流。2.全班反馈订正。七、总结评价,畅谈收获1.教师总结评价2.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八、布置作业课本17页练一练4-6题。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6个面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字母表示为:S长=(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表示为:S正=a²×6教学反思:二次复备
本文标题:长方体表面积集体备课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3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