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6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6.1系统实施的概述6.2程序设计6.3编码标准6.4系统开发工具6.5系统测试6.1系统实施概述系统实施是新系统付诸实现的实践阶段,也是取得用户对系统信任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根据新系统设计报告的要求,进行组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等。6.1系统实施概述系统实施的步骤主要包括:①按照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②建立数据库系统③程序设计④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录入工作,然后进行测试⑤人员培训、系统切换和运行。6.1系统实施概述◇物理系统的实施企业的MIS,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支持各种业务工作并能随着业务变化或拓展而重构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应用系统。物理系统实施的内容包括:1.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物理系统(性价比、可扩充性,技术支持)2.物理实施的环境要求(温度、湿度、无尘、不间断电源)3.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officeFoxProVBPowerBuiderSQL)6.1系统实施概述◇网络系统的实施MIS通常是一个由通信线路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组成的网络系统,MIS网络有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网络系统的实施的主要内容:通信设备的安装;电缆线的铺设;网络性能的调试等工作。6.2程序设计◇系统程序设计1.编程思路整个系统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开发方法(从某个功能模块开始、逐步扩充)2.注意事项(1)尽量使用通用的标准方法,这可降低开发成本、减少编程工作量,同时便于系统的调试、维护及二次开发;(2)编程不是目的,应利用一些良好的开发工具、成熟的程序模块,以更好更快地完成编程任务。6.2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原则可维护性指当系统需求变化时,容易对程序进行补充或修改。可靠性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应便于处理。可读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效率程序的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等。但片面地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因为效率与可维护性、可理解性通常是矛盾的。6.2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应符合软件工程化思想,即应利用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这不仅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而且便于将来的维护和修改。具体是:从整体上,应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具体编程中,则应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6.2程序设计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首先确定上层功能,然后,经过层层分解,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功能较单一的功能模块。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模块的独立性应尽可能相互独立,以便于模块独立开发。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中包含的子模块数要合适。模块功能要简单底层模块一般应完成一项独立的处理任务。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在一个上层模块中,供各模块引用。6.2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顺序结构由一系列依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构成。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选择结构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6.3系统开发工具(1)常用编程语言类:C语言、C++语言、COBOL语言、PROLGO语言、OPS语言(2)数据库类:XBASE系统(3)程序生成工具类:FoxPro、VisualBASIC、VisualC++、CASE、PowerBuider(4)系统开发工具类(5)客户/服务器(C/S)工具类:FoxPro、VisualBASIC、VisualC++、Excel、PowerPoint、Word、PowerBuilder、Enterprise(6)面向对象编程工具类:C++(VC++)、Smalltalk6.4系统测试◇测试概述系统进行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步骤,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测试的定义应该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则是失败的测试。测试的策略和基本原则:测试用例应该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还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该做的事;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测试用例,直至该系统被废弃不用为止。测试人员应避免测试自己设计的程序;测试用例应分别考虑输入和输出;测试数据的选取应考虑各种不同情况;检查程序是否执行了规定以外的操作;注意保留测试用例;对已发现的错误模块要足够重视。测试的基本原则人工评审软件的文档或程序,发现其中的错误。手续简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手段。(1)代码审查:通过阅读程序发现软件错误和缺陷。(2)静态分析:主要对程序进行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接口分析和表达式分析。1、静态测试6.4系统测试即测试,有控制地运行程序,从多种角度观察程序运行时的行为,发现其中的错误。测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误,而不可能证明程序没有错误。20次BA520条路径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可分为黑盒法和白盒法,在不同的测试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交叉使用这两种方法。(1)黑箱测试不考虑系统内部结构而运行系统,以检查在一定的输入下,系统的输出是否与期望相同。黑箱测试补充介绍白箱测试(2)白箱测试不仅要完成前者的内容,还要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如何通过系统内部设定的结构,达到输出的。6系统切换系统切换就是指以新系统替换老系统的过程,即老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运行6.5系统切换在指定的时间点,停止原系统的使用,启动新系统。•转换简单,费用最省•风险较大,应有一定的保护措施。1、直接切换法老系统新系统t切换点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2、并行切换法老系统新系统并行运行t并行切换法的特点是风险小、安全系数大开销大,费用高(需要同时运行2套系统)用户随着并行期的延长而失去热情,甚至拒绝使用新系统隐含假设:原系统是正确的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之前,分阶段地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3、试点过渡法(逐步转换法)子系统1子系统1子系统2子系统2这种转换方式心理、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适合于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大型复杂系统。系统切换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新系统的投运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的整理与录入工作量特别庞大,应及早准备、尽快完成;2、系统运行时会出现一些局部性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系统是成功的(系统测试的不完全),如果出现致命的问题,则说明系统设计质量不好,整个系统甚至要重新设计。3、系统切换不仅是机器的转换、程序的转换,更难的是人工的转换,应提前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MIS的开发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管理方式的变革,人员必须适应新系统管理的要求)
本文标题:6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1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