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6四川省高三文综模拟历史试卷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页2016年四川省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其目的是()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B.打击官吏贪污腐败C.削弱地方政府权力D.破坏宗法血缘关系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原因是他们之间有着宗法血缘关系,从政府选任官吏的角度考虑,目的应是防止他们结党营私。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和史实,排除。故选A。2.李贽在被捕后接受讯问时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与此思想精神类似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打倒孔家店!”C.“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D.“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于圣教有益无损”可知,李贽并不反对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也是承认《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神圣权威。二者思想精神类似。A项表述把孔子奉为神圣,不符合李贽主张,排除;B项表述全盘否定孔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3.明中后期出现了“缙绅给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择偶标准开始转变C.奢靡之风甚为流行D.传统观念遭受冲击考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的发展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2页能力。根据材料文字“缙绅给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可知,缙绅阶层婚嫁观念由门当户对到惟财是计,传统观念遭受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扩大了题文的范围,“开始”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4.在古代中国,统治者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制定了一整套法律,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这反映了()A.专制理念与平等理念的冲突B.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C.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更替D.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的背离考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尊女卑的观念”属于儒家思想,“法律”属于法家思想的体现。根据材料文字“统治者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制定了一整套法律”可知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B。5.吕思勉在1923出版的《白话中国史》中,将岳飞塑造成一个“军阀”形象。但在1935年却遵国民党党部训令,还原了岳飞“抗击外敌”的形象。这主要是基于()A.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B.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C.结束军阀混战局面的需要D.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需要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由此判断,题文中岳飞形象的变化是基于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A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故选A。6.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原有经济体制尚未得到突破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遭到排斥C.发展计划经济成为唯一方式D.经济体制改革在稳步中推进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C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3页7.毛泽东在1960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和平共处是没用的”,至少,我们“和帝国主义没有和平共处,只有冷战共处。”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在“冷战”的环境下无法推行B.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C.为适应阶级斗争需要而被抛弃D.受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干扰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和帝国主义没有和平共处,只有冷战共处”可知,只是将“帝国主义”排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外,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发展与周边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时提出的,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中“被抛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正确。故选D。8.表1反映了()A.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的开始B.中共领导的多党制民主形成C.中共对建国前民主构想的实践D.中共对苏联政治体制的照搬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组成体现了民主联合政府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对建国前民主构想的实践。A项表述中“开始”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共领导的多党制民主形成的标志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表1内容是中国国情的体现,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9.在古代雅典,官员一般实行一至两年的短任期,其意图是()A.增加全民担任公职机会B.防范个人权利滥用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4页C.保证政府政策的延续性D.促进民主政治完善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官员一般实行一至两年的短任期”可知其意图是防范个人独裁专制,权利滥用。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短任期”是民主政治完善的表现,不是意图,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揭示了()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取代C.西方社会宗法观念的缺失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原因考点:文学的主要成就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的主要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是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11.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B.农村经济的衰败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800-1890年”间英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人口百分比不断下降,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百分比不断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A项表述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5页符合史实,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12.有学者指出,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这种变化()A.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和所学知识可知,题文中的“货币体制”指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A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B项表述中“阻碍”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中“缩小”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二、解答题(共6小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的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这种身份特点,使他们成为了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他们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团练,大多还自任头领,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控制、操纵。他们通过出租土地,控制租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捐款救灾,稳定当地民心,减轻官府的压力,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摘编自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材料二英国乡绅不是一个阶级,它是若干社会等级的混合体和总称。15世纪后,地方实权落到大多由乡绅出生的治安法官手里,治安法官除维持乡里治安外,还执行司法事务,监督价格标准,规定工资限度,惩罚盗贼和流浪者,管理公共事务和福利等。每20个乡绅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是新加入者,有一半的乡绅家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家族历史。乡绅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上升到上层社会的阶梯,所以,发财致富之后,越来越热衷于把子女送到大学去接受教育。大量出身于乡绅家庭的知识分子,逐步分享了贵族的政治权利。由于乡绅所具有的新的经济特点,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据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简论》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英两国乡绅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中英两国乡绅的不同作用及原因。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1)特点:成分复杂;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较高文化水平;承担地方管理职责;维持乡村秩序稳定。(2)不同作用:中国乡绅没有促进社会转型,英国乡绅促进了社会转型。原因:中国:地方自主权较小,乡绅权利有限;作为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深受旧思想束缚;受自然经济影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英国:地方独立性较强,乡绅掌握实权;重视教育,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新的经济特点。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二,从成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经济实力、文化水平、对地方的管理等角度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6页概括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本文标题:2016四川省高三文综模拟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9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