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必修一(人教版)章节检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卷)
2015必修一(人教版)章节检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测试内容:(1)物质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P-35K-39Cl-35.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的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A.KOHB.NaHCO3C.HClD.CH3CH2OH2.(原创)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溴是非电解质,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氯化钠是电解质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5.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6.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7.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A.溶液、胶体、浊液B.浊液、胶体、溶液C.胶体、浊液、溶液D.浊液、溶液、胶体8.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空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9.(原创)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醋酸CO32-+2H+=H2O+CO2↑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3H2↑C.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2H+=H2O+CO2↑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9.D解析:A选项错误,醋酸是弱酸,写化学式;B选项错误,生成亚铁离子;C选项错误,碳酸钙难溶于水,写化学式;D选项正确,由于要求刚好至中性,钡离子不足量,硫酸根过量。10.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固体NaCl中没有离子11.(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溶液胶体胶体的某些性质B.纳米级粒子与胶体粒子的直径大致相当C.胶体属于介稳定系D.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只能用丁达尔效应NaCl溶液NaCl固体(图2)(图1)12.(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则CO2属于电解质B.电离不需要通电C.离子反应方程式只能表示某个反应D.离子反应只能在水溶液中进行13.氢氧化铁胶体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A.稀硫酸B.酒精C.饱和硫酸钠溶液D.磷酸钠溶液14.(改编)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石灰水与二氧化碳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D.Ca(HCO3)2与NaOH1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铜被氯化铁溶液腐蚀的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也能与铁反应2FeCl3+Fe=3FeCl2;当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有铁有铜D.无铁无铜16.(改编)氢化钠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NaH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NaH+H2O=NaOH+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中有2个电子转移B.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1.D.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H2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17、(5分)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A.CaO、Na2O、CO2、CuOB.H2、C、P、Cu;C.O2、Fe、Cu、ZnD.HCl、H2O、H2SO4、HNO3(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B;CD。(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18.(8分)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A.Na2O2+2HCl=2NaCl+H2O2B.Ag2O+H2O2=2Ag+O2+H2OC.2H2O2=2H2O+O2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3)H2O2体现酸性的反应是(填代号)。(4)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9.(6分)由A和B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试判断,A、B分别是。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7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右(写出最佳答案)(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沉淀2,沉淀3;(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21.(8分)根据教材中的分类方法作答:(1)(4分)根据交叉分类法,请用斜线将下面框图的酸与酸的分类连接起来:(2)(4分)根据树状分类法,请将: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填入下图的方框中。22.(8分)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1)碳酸氢钠;(2)氢氧化钡;(3)氯酸钾;(4)硫酸氢钠23.(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Cu2+,Ag+溶液沉淀1溶液沉淀3+C+B+A沉淀2物质混合物纯净物H2SHClH2SO4H2CO3一元酸二元酸无氧酸含氧酸(1)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2)海水中含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粗盐提纯中往往加入过量氯化钡除去硫酸钠钠,然后再加入足量碳酸钠,最后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参考答案:1.D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离子。2.C解析:注意题干的两个条件酸性和无色3.B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是在沸水中4.C解析:电解质判断本质上是看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否电离,不是看溶解性也不是看导电性。首先必须是化合物,然后一定条件下本身能电离的是电解质,本身不能电离的是非电解质。5.B解析: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6.B解析:Na2CO3、NaCl、Na2SO4都不能与硝酸反应。7.A解析:溶液均一、稳定,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浊液不稳定。8.D.解析: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常见物质所属类别。10.C解析: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电解质电离后离子才能自由移动而导电。11.D.解析:D选项错误,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12.B解析:A选项错误,CO2是非电解质;B选项正确,电离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不是通电;C选项错误,离子反应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相似的反应;D选项错误,离子反应不一定在水溶液中进行,有些在熔融状态下的反应也是离子反应。。13.A解析:氢氧化铁胶体加硫酸电解质会发生凝聚,所以开始出现沉淀,但由于是碱会与硫酸中和生成可溶性硫酸铁溶解。14.B解析:A选项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过量时沉淀溶解;HCl与Na2CO3的反应也是分步反应的,也与量多少有关;酸式盐与碱的反应也要考虑过量问题。15.B解析:由于铁能置换出铜,三价铁先跟还原性强的铁单质反应,所以不会出现有铁无铜。16.C解析: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但属氧化还原滴定,反应中有1个电子转移,C选项正确;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水不能写氢离子,D选项错误。17、(5分)(1)ACO2;BCu;CO2;DH2O(2)是18.(8分)(1)D(2)C(3)D(4)Ag2OH2O2K2CrO419.(6分)K2CO3CuSO4(可对换)Cu2++CO32-=CuCO3↓20.(1)AgCl,Cu(OH)2,BaSO4(2)Ag++Cl-=AgCl↓Cu2++2OH-=Cu(OH)2↓21.(1)H2S二元酸、无氧酸;HCl一元酸、无氧酸;H2SO4二元酸、含氧酸;H2CO3二元酸、含氧酸(2)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2.NaHCO3=Na++HCO3-;Ba(OH)2=Ba2++2OH-;KClO3=K++ClO3-;NaSHO4=Na++H++SO42-23.(1)Ag++Cl-=AgCl↓(2)SO42-+Ba2+=BaSO4;CO32-+Ca2+=CaCO3;CO32-+Ba2+=BaCO32H++CO32-=H2O+CO2↑
本文标题:2015必修一(人教版)章节检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5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