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cp研究-中国农牧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趋势2016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展望中国农牧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四个阶段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要素驱动资本驱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中国农牧业正处于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未来10年,中国只要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不折腾,政治、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质量可能会更好,将会大大地改写整个国际经济格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未来10年饲料业、养殖业、农业发展趋势如下:一、未来十年饲料工业的走势010302产量缓慢增长微利时代企业数量减少预估2025年饲料产量达到2.5亿吨5年内:利润50元/吨10年内:利润20元/吨(相当于当前台湾水平)7000家—2000家—1000家(目前)(5年)(10年)1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50%2前20名企业占总量60%前50名企业占总量80%3小规模散养户迅速减少市场更加集中:原因有三:二、未来十年养殖业的走势养殖业五化时代畜禽良种化1设施现代化2生产标准化3防疫制度化4粪污资源化5绝对量增加,比重降低“量增”进入“质变”与欧美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差距缩小生猪业走势数据来源:BOABC,农业部•农业部预计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将达到7.20亿头,至2025年出栏7.41亿头,复合增速约为1.62%,至2025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年出栏万头猪场)养殖比重将达到16%。•我认为2025年中国生猪出栏将达到8亿头。单位:千头中国未来十年生猪出栏走势肉禽业的走势消费结构改变冰鲜取代活禽不可逆转;分割产品、熟制品、低温加工制品市场份额逐步增加。产量缓慢增长2015年1825万吨;2020年2000万吨;2025年2200万吨。行业集中度加大加工10亿只企业会有5家加工5亿只企业会有10家鸡肉比重略下降鸭肉、鹅肉、鸽肉市场需求扩大,鸡肉在禽肉消费中的比重略有下降。蛋禽业的走势生产结构优化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产量增速放缓2015年2999万吨,2025年3300万吨,比2015年增长10%。行业集中度加大存栏1000万羽规模企业会有5家存栏500万羽规模企业会有10家存栏300万羽规模企业会有50家存栏100万羽规模企业会有100家奶制品的走势消费升级加快2020年5758万吨,较2015年增长14.9%;2025年6320万吨,较2015年增长26.2%。产量稳定增长2015年3890万吨;2020年4200万吨,较2015年增长8%;2025年4500万吨,较2015年增长15.7%。奶制品进口增加中国会出现全球最大的奶制品企业水产品的走势消费持续增长2020年7203万吨,年均增速1.4%;2025年7542万吨,年均增速1.1%。生产增速放缓2020年7180万吨,年均增速1.3%;2025年7498万吨,年均增速1.1%。未来10年,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随着资源约束趋紧,水产品产量增长空间将受到限制,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比较收益下降,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已成为水产品生产关注的重点。三、未来十年农业的走势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未来农业的五个转型1、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2、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3、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4、从机械化农业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5、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0102030405产业化的问题资源有限和利用无限的问题重组整合的问题资源整合的问题生产过剩的问题06中国企业短命的问题四、未来10年要关注的六个问题未来10年:中国农牧业将进入创新驱动和资本驱动的发展阶段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轨迹,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原料种植到饲料工业,再转向食品工业,从动物的能源转向人类的能源。【一】产业化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不管他消费什么产品、消费什么服务,你都能够盈利的时候,你才能够保证你的利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要有系统性的思考。【二】资源整合【三】资源有限和利用无限动物信息安全资源植物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发展动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发展农业信息化与精准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发展未来10年,农牧业科技将发生显著变化:未来10年,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美国曾经发生过的产业资本疯狂投资而导致生产过剩,中国也出现了“倒奶”现象。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四】生产过剩未来10年将是农牧业重组整合的10年,成功的并购企业,要有正确的心态与思维方式。敬畏之心。研究并购规律,珍惜从自己与他人并购经验中学习的机会,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导向。并购决策必须首先在战略上是对的,与组织内在、环境外在的大势相匹配。统合平衡。在企业成长的大格局下评估和分析并购的价值,结合有机成长和并购成长两种模式的优劣,以长补短,动态平衡。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坦诚沟通,寻求共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创价值。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坦诚,勇于承诺与信任,提供支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五】重组整合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在法国有196家,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日本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外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抛开体制等外部环境因素,短命企业病因有四:【六】中国企业短命1、先天不足————导致发育畸形。2、心浮气躁————导致虚火过旺。3、不守规律————导致昙花一现。4、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做企业像做人一样,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成功的!提高技术含量品种+营养+环境产业组织职能重新定位重点战略选择公司产品/市场产业重组农民合作社政府品牌营销服务规模+标准产业化经营战略原则现代农牧业发展战略模式银行未来要探索的发展模式•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经营提供代耕、代种、代收;对病虫害统防、统治;粮食收获后的烘干、储藏等全程或“菜单式”服务。基本形成“耕、种、收等主要作业环节靠社会化服务,日常田间看护和管理靠承包农户家庭成员”的经营形式。•这种农户加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形式,看似一家一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变化不大,但它却明显扩大了农业生产各主要作业环节的服务规模,为农户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实现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大规模应用开了先河,表现出了相当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实现了坚持、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符合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要求的一种有效形式。农牧企业的宗旨利后代正大集团成功之道:自始至终奉行谢国民先生的“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三利”经营哲学。用人品制造,用道德经营。ThankYou
本文标题:cp研究-中国农牧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趋势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7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