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cha_6_酶的分离纯化
第5节酶的制备酶的分离酶的纯化酶的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或溶液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或溶液中的过程。也称为酶的抽提。酶提取时首先应根据酶的结构和溶解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一般说来,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酸性物质易溶于碱性溶剂中,碱性物质易溶于酸性溶剂中。酶都能溶解于水,通常可用水或稀酸、稀碱、稀盐溶液等进行提取,有些酶与脂质结合或含有较多的非极性基团,则可用有机溶剂提取。5.3酶的提取提高温度,降低溶液粘度、增加扩散面积、縮短扩散距离,增大浓度差等都有利于提高酶分子的扩散速度,从而增大提取效果。为了提高酶的提取率并防止酶的变性失活,在提取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好温度、pH值等提取条件。5.3.1酶的主要提取方法提取方法使用的溶剂或溶液提取对象盐溶液提取0.02~0.5mol/L的盐溶液用于提取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酶酸溶液提取PH2~6的水溶液用于提取在稀酸溶液中溶解度大,且稳定性较好的酶碱溶液提取PH8~12的水溶液用于提取在稀碱溶液中溶解度大且稳定性较好的酶有机溶剂提取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用于提取那些与脂质结合牢固或含有较多非极性基团的酶大多数蛋白类酶都溶于水,而且在低浓度的盐存在的条件下,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这称为盐溶现象。5.3.2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温度:0~10℃pH值:避开等电点,防止酶变性提取液的体积:3~5倍。含酶原料的颗粒体积小。其他:适当搅拌、适当延长提取时间5.4.1沉淀分离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种物质,使酶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与其它溶质分离的技术过程。沉淀分离方法分离原理盐析沉淀法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在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等电点沉淀法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以及不同的两性电解质有不同的等电点这一特性,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有机溶剂沉淀法利用酶与其它杂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某种有机溶剂,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复合沉淀法在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使它与酶形成复合物而沉淀下来,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选择性变性沉淀法选择一定的条件使酶液中存在的某些杂质变性沉淀,而不影响所需的酶,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5.4.2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在离心分离时,要根据欲分离物质以及杂质的颗粒大小、密度和特性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离心机、离心方法和离心条件。常速离心机又称为低速离心机,其最大转速在8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力(RCF)在1×104g以下,在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主要用于细胞、细胞碎片和培养基残渣等固形物的分离。也用于酶的结晶等较大颗粒的分离。高速离心机的最大转速为(1~2.5)×104r/min,相对离心力达到1×104~1×105g,在酶的分离中主要用于沉淀、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等的分离。为了防止高速离心过程中,温度升高而造成酶的变性失活,有些高速离心机装设有冷冻装置,谓之高速冷冻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的最大转速达(2.5~12)×104r/min,相对离心力可以高达5×105g甚至更高。超速离心主要用于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纯化;样品纯度的检测;沉降系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等。5.4.3过滤与膜分离过滤是借助于过滤介质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过滤介质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滤纸、滤布、纤维、多孔陶瓷、烧结金属和各种高分子膜等,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过滤非膜过滤:采用高分子膜以外的物质作为过滤介质膜过滤:采用各种高分子膜为过滤介质5.4.4层析分离层析技术,亦称色谱技术,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层析分离方法层析方法分离依据吸附层析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分配层析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解离基团(活性基团)对各种离子的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凝胶层析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亲和层析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层析聚焦将酶等两性物质的等电点特性与离子交换层析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实现组分分离5.4.5电泳分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电泳方法按其使用的支持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纸电泳薄层电泳薄膜电泳凝胶电泳自由电泳等电聚焦电泳颗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主要决定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量,同时受颗粒形状和颗粒大小的影响。此外,还受到电场强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及支持体的特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5.4.6萃取分离萃取分离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技术。萃取分离中的两相一般为互不相溶的两个液相。有时也可采用其它流体。按照两相的组成不同,萃取可以分为: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反胶束萃取5.5酶的组合分离纯化策略Resolution(分辨率)Speed(速度)Capacity(容量)Recovery(回收率)设计分离纯化工艺的基本要求5.6酶的浓缩、干燥与结晶浓缩与干燥都是酶与溶剂(通常是水)分离的过程。在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离心分离、过滤与膜分离、沉淀分离、层析分离等都能起到浓缩作用。用各种吸水剂,如硅胶、聚乙二醇、干燥凝胶等吸去水分,也可以达到浓缩效果。蒸发浓缩是通过加热或者减压方法使溶液中的部分溶剂汽化蒸发,使溶液得以浓缩的过程。由于酶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性失活,故酶液的浓缩通常采用真空浓缩。即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使酶液在60℃以下进行浓缩。在固体酶制剂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便于保存、运输和使用,一般都必须进行干燥。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吸附干燥
本文标题:cha_6_酶的分离纯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5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