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
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1页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FTGF05026.1—20051目的明确零部件技术认证的适用范围、各部门的职责、认证程序,使零部件技术认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零部件技术认证的有效性,确保我厂车辆产品质量的提高。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车辆类产品的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3引用文件FTCXF08采购控制程序FTGF014.2供应商日常绩效评价管理办法4术语技术认证:通过对供应商技术文件完整性、有效性的审查和实物质量的试验、检测,确认其零部件技术水平和质量现状是否满足福田公司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过程。5职责5.1汽车研究所5.1.1汽研所技术管理科负责技术认证工作的归口管理、组织、协调,并出据认证结论。5.1.2各专业室负责提出认证的方式、内容、依据的标准,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认证、审查,下发试验任务书;提供认证所需的有关参数和技术文件,并对零部件专项试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5.1.3汽研所技术管理科负责与供应商签定《零部件技术认证协议》。5.1.4汽研所试制车间负责对检验样品的抽样、组织实施认证、对外委托检测及样件清退的工作,并负责对需装车(机)验证零部件的整车装配及验证工作。5.2财务部负责零部件技术认证费用的收缴、管理、结转。5.3制造二部、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的协调工作。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2页6流程6.1认证范围6.1.1需进行技术认证的零部件详见附录B《技术认证零部件明细》。6.1.2对于附录B规定之外的零部件,专业室或厂有关部门提出需进行技术认证时,按6.5.1的规定审批后也可实施认证。6.2技术认证的方式6.2.1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认证,要求供应商提供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或对供应商的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会签认可。6.2.2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的认证是通过零部件专用试验台对零部件性能、可靠性进行检测或对其关键尺寸及材质进行检测。根据零部件的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a)一级认证:由我厂委托行业权威机构或公司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根据我公司的有关标准及双方会签认可的技术文件、企业标准进行全面认证检测。b)二级认证:由我厂委托行业权威机构或公司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根据生产、市场质量状况,依据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项”、“重要项”的认证检测。c)三级认证:对供应商提供的国家权威机构的技术签定证书、检测报告、国内知名汽车厂家供货资格等原始凭证的认可。6.2.3装车动态试验是将需认证的零部件装到整车上,根据不同情况,随整车进行性能或道路可靠性试验。6.3技术认证的原则6.3.1全新开发,包括同步开发零部件(对安装尺寸改变不影响其性能的除外)除按第6.2.1条的规定进行技术文件和资料认证外,根据不同的零部件使用条件必须按第6.2.2-6.2.4的规定单项或组合进行认证。6.3.2对利用社会资源选型或局部改进的产品,对实物质量的技术认证除了可以按第6.3.1的规定进行外,也允许通过验证供应商提供国家权威机构的技术鉴定证书或检测报告的形式进行。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3页6.3.3对于重复布点的零部件,无论是体系内还是体系外的供应商原则上都必须进行技术认证,并不允许低于新产品开发阶段进行的认证级别。6.3.4对于同一厂家供应的同一类型的零部件,选代表性零件进行技术认证。6.4技术认证的时间6.4.1批量生产产品重复布点零部件的技术认证应在汽研所接到《供应商产品质量验证报告》开始,首批样品试装前完成。6.4.2新开发产品专用零部件在完成布点申报手续,S1样车评审通过后开始,并在生产准备完成前结束。6.4.3质量改进的零部件在改进方案确定后开始,试装验证之前完成。6.5技术认证的程序6.5.1技术认证的申请对需技术认证的零部件由该零部件模块负责人填写《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见附录C),确定认证的方式及要求,经项目经理(专业室室主任)签字,报汽研所所长长批准。由技术管理科下发计划实施。6.5.2技术认证的计划6.5.2.1对于重复布点零部件,工厂制造一(二)部、采购部定期分车型集中制定布点计划,并送达汽研所。汽研所接到正式下发的重复布点计划后,按本办法的规定填写《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并按6.5.1条进行审批。6.5.2.2技术管理科在接到批准的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后,下达零部件技术认证专项计划;按紧急采购程序实施的零部件,在供应商办理产品质量验证程序时,技术管理科也可根据供应商产品质量验证报告单及经批准的《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给试制车间下达《零部件技术认证通知书》(见附录D)(三级认证除外),同时专业室根据技术认证的要求,向试制车间提供试验任务书。6.5.3对于需外委检测或需进行装车(机)试验,由技术管理科按认证专项计划或认证通知书的要求与供应商签订《零部件技术认证协议》(协议一式两份,责任供应商、技术管理科各一份)。并填制《零部件技术认证费用收缴(扣除)通知书》,供应商经办人到财务部门办理缴费手续。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4页6.5.3.1与供应商签定从货款中扣除认证费用的,财务部门根据《零部件技术认证费用收缴(扣除)通知书》,在签完协议后的15天之内,协调有关部门扣除配套厂家的认证费用。6.5.3.2直接缴费的供应商,供应商持《零部件技术认证费用收缴(扣除)通知》,按认证费用协议要求到财务部交纳认证所需的费用。6.5.4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认证专业所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包括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已有近期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及社会同类厂家的供货证明等)、准确性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在技术管理科存档,车型项目经理(或技术管理科科长)在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上“技术文件和资料完整准确”一栏签字,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认证完成。6.5.5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的技术认证6.5.5.1对需要进行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技术管理科接到零部件技术认证通知书后与供应商签订认证协议,协商送样、抽样事宜(认证样件除新产品试制件外,均应采取随机抽样),并安排相关部门实施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工作。6.5.5.2试验结束后,试制车间将报告转交技术管理科。技术管理科组织专业室对其进行审查,车型项目经理(或专业室室长)在《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上“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结论”一栏签署意见。6.5.6装车动态试验6.5.6.1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随试验样车进行;6.5.6.2对于重复布点零部件,对确需进行道路可靠性试验的,尽量在正在进行试验的样车上搭载,若厂家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可与汽研所签订协议,单独安排;对于同一车型技术认证的零部件累积到6个件以上或每两个月统一安排一次装车试验验证。6.5.6.3试验完成后由试制车间主任在《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上“装车动态试验结论”一栏签署意见。6.5.7在新产品可靠性试验过程中,配套件出现的质量问题及供应商整改措施作为试制车间实物认证结论的证据之一。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5页6.5.8技术管理科根据专业室和试制车间的意见在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上上作出认证结论,经项目主管所长批准后连同认证检测报告一起存档,认证结论通报工厂质量、制造二部。6.5.10对于第一次认证不合格的零部件,供应商对产品进行改进并提供有关整改措施的书面材料,经有关部门认可后,供应商可提出再次认证的申请,经汽研所所长批准后,可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第二次技术认证。若认证再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6.5.11技术认证完成后,不论结果合格与否,试制车间都应将旧件退回责任供应商以便分析原因,必要时请采购部协助。7其它本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实施,同时原办法废止。8附录附录A:零部件技术认证流程图附录B:技术认证零部件明细(车辆类)附录C: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附录D:零部件技术认证通知书附加说明:本办法提出部门:汽研所技术管理科本办法归口部门:汽研所本办法起草人:何烈秋本办法审核人:本办法批准人: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6页附录A:零部件技术认证流程图YY专业室提认证申请技术管理科下达认证计划或认证通知书专业室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查试制车间,实施认证,提供认证检测报告财务部收缴、扣除认证费用技术管理科审查签署意见汽研所所长签署认证结论认证结论通报厂质量控制部、制造二部技术管理科与供应商签订《零部件技术认证协议》专业室、试制车间作出初步结论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7页附录B:技术认证零部件明细序号零部件名称基本认证要求所属组别备注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装车验证Ⅰ级Ⅱ级Ⅲ级1.发动机总成√√底盘部分2.离合器总成√√3.变速器、分变速器√√4.传动轴总成√√5.中央制动器√√6.前桥总成√√7.后桥总成√√8.制动器总成√√9.制动、离合总泵√√10.板簧√√11.独立悬挂√√12.制动管路(钢管)√13.减振器√√14.扭杆弹簧√√15.油箱√√16.消声器√√17.散热器总成√√18.转向器√√19.分离轴承√20.转向传动机构√√21.方向盘√√22.车架√23.轮辋√√24.轮胎√25.举升油缸√√26.油路控制阀√自卸车27.齿轮泵√28.取力器√29.空滤器总成√√30.变速操纵软轴√√31.真空助力器√√32.发动机悬挂软垫√√33.制动软管√√34.驾驶室翻转锁止机构√车身部分35.车门铰链√36.座椅经济型√标准型√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8页序号零部件名称基本认证要求所属组别备注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装车验证Ⅰ级Ⅱ级Ⅲ级37.后视镜√√38.门锁总成√√车身部分39.全车密封条√40.内饰件√41.安全带总成√42.货箱举升机构及锁止机构√43.整车玻璃√44.玻璃升降器总成机械√√电动√√45.仪表台总成√√46.继电器√电器部分47.闪光器√48.调节器√49.报警装置√50.传感器√51.组合开关√52.收放机√√53.空调总成√√54.刮水器√√55.暖风机总成√√56.洗涤器总成√√57.里程表软轴√√58.全车仪表√√59.电喇叭√60.全车灯具√61.全车线束√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9页9附录C:零部件技术认证申请报告单编号:QR04—028B车(机)型序号零部件号零部件名称生产厂家认证申请要求:技术文件、技术资料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一级认证二级认证三级认证发动机台架试验装车动态试验模块负责人意见项目经理(专业所所长)意见项目主管院长意见技术文件、资料完整准确:项目经理(技术管理科)签字:零部件性能检测、可靠性试验结论:项目经理(专业室主任)签字:装车动态试验结论:试制车间主任签字:技术管理科意见:技术质量科签字:技术管理科科长签字:汽研所意见:汽研所所长签字: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共15页第10页附录D:零部件技术认证通知书汽研所技术管理科:兹有厂(公司)来我所办理零部件的技术认证,现请你科与该厂家签订技术认证协议,并按规定的级技术认证标准组织认证样件,实施认证。于年月日完成认证工作,提供认证报告。专业室年月日
本文标题:FTGF05026.1-2005零部件技术认证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4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