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姓名:振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谢光亚20090501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作者:振佳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谢光亚.振佳.XieGuang-ya.ZhenJia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2.学位论文孙涛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道路2006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汽车制造业将直面国际挑战。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相关的系统的研究却很缺乏。为此,研究外国大型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竞争战略,如何提高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吸引外资,加快技术引进,为中国汽车最终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加速实现在2010年前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建成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来说,是迫切需要而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面临的发展环境,国际化经营的方式,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国际竞争力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化发展建议。本文在介绍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的时候,采用了理论研究方法,而在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现状时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具体说明。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比较详细的说明了外资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的方式和影响等,同时通过指标体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将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的方式分为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技术合作国际化四类,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第二,通过对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的指标分析,建立起用来衡量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第三,研究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分析环保性技术在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3.期刊论文李金金.金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化战略浅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2)在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的同时,中国作为汽车制造业后起国家,如何做好承接国际转移的准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利用钻石模型时其国际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我国汽车企业走向世界提出一些战略建议.4.学位论文窦兰中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采购管理研究2007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零部件,如果没有强大的零部件产业作为后盾,就不可能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可以说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零部件业的竞争。零部件采购管理是汽车制造业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采购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尽管采购管理如此重要,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零部件采购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本文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着重分析。本文首先从采购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总结目前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概括了采购、采购管理的概念及特点,指出采购管理的内容及目标。其次,为了反映我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汽车零部件采购开发模式、零部件采购系统中采购策略的制定、成本控制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分析比较欧美日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特点及优势。最后,基于汽车零部件采购开发模式,零部件采购流程中的关键部分:零部件采购策略、采购信息化管理、采购库存管理、物流运输及采购绩效评估,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零部件采购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着重从我国汽车零部件采购的现状出发,分析零部件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汽车制造业科学改进零部件采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5.学位论文刘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2005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实际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系统分析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以及形成发展的基础条件,并采用进出口数据分析法,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和净出口指数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及其分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示性”地初步反映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的产业(行业),并加以归类分析。此外,本文还选取了部分典型的制造业行业,如轻型制造业、钢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指出了其国际竞争的优势及差距。最后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6.期刊论文武秀娟.王江.WUXiu-juan.WANGJiang汽车制造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国际经贸探索2005,21(6)WTO后过渡期到来,中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简述了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护汽车业而设计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提出几点中国汽车制造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建议,提出应借鉴国外的保护性措施,构建一种有效的管理体制,提升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7.学位论文卢昕中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2008汽车业作为一个产业关联性强、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价格弹性高、规模经济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现代产业,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2006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727.97万辆,成为国际汽车发展史上第三个产量达到700万辆级的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累计销售718.35万辆,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虽然我国的汽车业发展迅速,但我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却还很弱小。在2006年以前的10年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业近年来无论产量还是销量都保持了高速增长。但2004年以来,国内汽车制造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日渐严重,单车利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汽车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仍然局限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层面,缺乏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汽车业的先进国家作了对比,并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该产业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产品的能力。本文以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结合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现状,与先进国家进行对比,和吉利集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做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利用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从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产业集群三方面来培养与增强我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主要建议有:一是对我国汽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组对策;二是通过对先进国家整零关系的学习,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整零关系;三是构筑强大的产业集群,以达到真正的规模经济。8.期刊论文郭彬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携手攻难题更上一层楼——记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论坛-数控机床市场2006,(11)几年前,国内汽车工厂大量采用国外装备,建厂成本巨大,在汽车发展初期的暴利阶段是可接受的,而且大量先进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轿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并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但在汽车价格竞争激烈的今天,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制造成本,随着汽车工业进入微利阶段,我国企业将无力长期支付高昂的进口设备价格,低成本造车,低投资建厂已经成为汽车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对具有低成本优势的民族品牌汽车装备需求越来越迫切.可以说,装备本地化是企业生存竞争的需要,依赖进口生产线制造中国车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因而,依靠自主创新,站在飞速发展的国际汽车制造技术前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在这个背景下,工博会期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论坛.机械工业联合副会长张小虞、朱森第等专家领导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装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如何携手共进的见解和体会.9.学位论文迟欢玲入世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影响2003该文的中心内容是中国入世给中国轿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作为汽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轿车产业,近半个世纪以来都受到高关税低配额的保护.随着2001年底中国入世,轿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入世给中国轿车市场带来的是更低的关税,更多的进口配额,更少的投资限制以及更公平的市场竞争,即最终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中国轿车产业正在利用作为幼稚工业争取到的5-6年的缓冲期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使之适应世贸组织的要求.首先,它修改了所有与世贸组织的要求和中国所做出的承诺相违背的法律条款和规定.其次调整了产业结构.由于跨国汽车集团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汽车厂商急需形成几个有规模的汽车集团与外商抗衡.因此,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对组织结构调整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05年形成2-3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尽管这些大型集团的建立待以时日,但它为国内汽车厂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轿车产业的产品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目前轿车产业正集中精力开发经济型轿车,并减少了对私人购车的限制.对经济型轿车的消费需求已经被看作是带动整个汽车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轿车产业在入世后的适时调整也给中国轿车市场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新车型接连上市,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国内外厂商间合并重组增多.这些都是市场竞争直接作用的结果.同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中国轿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被一些问题所困扰.例如: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生存;如何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如何在加速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等等.尽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仍在商讨之中,但国内汽车厂商已经意识到以上问题的严重性,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中国轿车产业的入世浪潮中生存下去.10.期刊论文董昭江跨国战略联盟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税务与经济2004,(6)汽车制造业是近几年我国工业行业中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汽车业的发展得益于战略联盟的应用.我国企业尤其是汽车业应当重视跨国公司的这一发展新趋势,不断开拓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形式,以提高我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要注意防止联盟的陷阱.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f4519cf-ce5e-44be-a132-9e1f01392833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