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PMSF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甲基磺酰氟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甲基磺酰氟化学品俗名:苯甲磺酰氟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英文名称:PMSF;alpha-Toluenesulfonylflu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CASNo.:329-98-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苯甲基磺酰氟99%329-98-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危险品标志:F,T,C;危险类别码:R11-34-25-23/24/25;安全说明:S7-16-45-36/37/39-28A-26-27。侵入途径:眼睛,皮肤,呼吸道。健康危害:苯甲基磺酰氟是一种高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烧伤皮肤,眼睛和消化道。可引起消化道永久的损坏。对呼吸道的刺激可引起喉咙痛、咳嗽、气短和肺部水肿。环境危害:燃爆危险:不燃,但可能在加热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有腐蚀性的有毒气体。与金属接触可能会产生易燃的氢气。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下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子,用大量的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严重者立即送医。眼睛接触:提起上下眼睑,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不允许受害者摩擦或闭上眼睛。吸入:立即离开现场转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呼吸困难,立即给氧。不能使用人工呼吸。严重者立即送医。食入:不要诱导呕吐,如果受害者有意识,立即饮用2-4杯牛奶会清水,严重者立即送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建规火险分级:丙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氢氟化物。灭火方法: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储存注意事项:2-8℃,避光。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前苏联MAC(mg/m3):TLVTN:TLVWN:接触限值: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穿戴带虑毒盒的口罩。眼睛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身体防护:穿适当的防护服,防止皮肤接触。手防护:穿适当的防护手套,防止皮肤接触。其他防护:操作完成后做好个人卫生。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至微黄色粉末。pH:熔点(℃):92-95℃相对密度(水=1):沸点(℃):11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分子式:C7H7FO2S分子量:174.19主要成分: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106℃爆炸上限%(V/V):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V):自燃温度:燃烧性:燃烧可能产生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有毒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非常不稳定,容易分解。可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二甲苯和石油醚。主要用途: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剂,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例如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也可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有效浓度为0.1-1mM。其它理化性质:易潮解,对湿气敏感。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稳定。禁配物:氧化剂,强碱。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聚合危害:不可能出现。分解产物: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氢氟化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RTECS:XT8050000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IMDG规则页码:包装标志:包装类别:II包装方法:运输注意事项: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29-98-6(CASDataBaseReference)其他信息:
本文标题:PMSF安全技术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1766 .html